1959年版的電影,羅馬帝國的形象幾乎和剛剛過去不久的軸心國類似,特別像希特勒領導下的德意志。但在21世紀的此時,我一邊看一邊心裡嘀咕:羅馬帝國強迫征服地人民效忠、不許擁有自己的信仰和民族認同,征伐妨礙利益的鄰國,不就是川皇對異議者和他國的恐嚇壓迫?昔日羅馬,今日美帝。
電影中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攜手合作,透過馬車比賽小小打擊羅馬人的優越感,抒發被壓迫民族的情緒,特別令人慨歎。此刻的現實,已經不可能有此場景。
「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擔負世人的罪」。結尾是個人的得救與釋然,留下的是仍不知道民族的前途將會如何?還要等待數百年基督教才會從內部瓦解羅馬帝國,而猶太人並不在這故事中。
但福音派還是會繼續喜歡這電影的。毫無違和感,把猶太人的故事和現代的基督教文化完全銜接。就像電影一開始,把四福音不同來源不同敘事的耶穌誕生故事混成一個,牧羊人和三王都出現在有牛有驢的廄內。這套故事深深影響人們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