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4日 星期六

「上 默劇」──身體的詩意獨白

 

身體的詩意獨白 --- 展演與工作坊


那不可說的 身體都說了

可說的 將靜默留給身體

靜默的身體 詩的起源

----------------------------------

能夠了解默劇身體行動與生活間的聯繫是開啟內在意識與淺意識活動的第一扇門;開始進入默劇欣賞與表演的門櫺,真是觸及生命之美。

這次,讓自己有個機會得以真正的感覺當下自我的融化而不再去尋求任何理性的解釋。

六場演出 / 工作坊將於陽明山平等里「上默劇」表演工作室進行,願與山民及都會雅客共享此會。

備自然飲與茶點,適初冬微寒意

山林野趣,細水階石,鳥語蟲鳴,幽淡殘花香

------------------------------------------------------------

場 序


  1. 山野洞天-都蘭都藍篇 / 希巨蘇飛 11月24日 (六) 午後2:00入場

  2. 關雎葛覃-雅樂詩經篇 / 陳玉秀 11月24日 (六) 晚間6:00入場

  3. 香冷金猊-唐語宋詞篇 / 柳松柏  11月25日 (日) 午後2:00入場

  4. 白底金邊-歐情巴洛克 / Franch Bernáde 12月01日 (六) 午後2:00入場

  5. 無境無盡-西風東漸篇 / 孫麗翠  12月01日 (六) 晚間6:00入場

  6. 我心幽然-無掛礙篇 / 孫麗翠  12月02日 (日) 午後2:00入場

(這是原先預定的場次,但是可能會有所調整。希巨蘇飛挪至12月2日)

--------------------------------------------------

地點:台北市士林區平等里平菁街6710號 「上 默劇」山上工作室


  • 開車請由故宮前的至善路直行至外雙溪後,遇明德樂園,續行約半分鐘後,於左邊斜線上山,至平等里。

  • 公車由士林捷運站一號出口之左邊街口等候小19路往平等里內寮,請提醒司機於平等派出所站停車讓下,後繼續延平菁街行至67巷,約5分鐘可到。

小19公車時刻:12:00、12:40、13:20、14:00、15:00、16:00、17:00

  • 迷路可電 2861-2597

  • 活動需預約,每場不超過20人


預約電話:2861-2597

預約傳真:2861-7496

E-mailshangorientheatre@gmail.com

2007年11月22日 星期四

《柏林日記》讀後

這本日記讀來令人難以放下。日記作者是聰敏活潑的女孩(她的暱稱是蜜絲),特殊的家庭背景使她比同齡少女更為早熟,很有見識。日記中經常流露幽默感,即使在物資缺乏、天天處於空襲轟炸壓力下,她仍然可以在苦境中找到笑的可能。不過,在「7月密謀」的肅清行動之後,她生了大病,而戰爭最末期的日記已看不見那個充滿活力的少女,只剩處於掙扎、焦慮中的逆境求生者。


比較引起我注意的內容:


1. 歐洲貴族階級的生活與文化,在二次世界大戰中逐漸消融。作者在這方面頗有意識。她詳盡描寫巴伐利亞王子和霍亨索倫家公主的婚禮,因為「誰知道戰後會是怎麼樣?」


2. 盟軍「恐怖轟炸」的一手見證。這個重創平民的作戰計劃,激起德國人的愛國心,對削弱軍事力量卻沒有太大幫助。(以前都只知道倫敦大轟炸讓邱吉爾的決戰立場受到廣大支持,卻不知道盟軍以更大的火力重創柏林,造成比倫敦多數倍的平民死亡)。


3. 蜜絲的個性:一個有活力、年輕、漂亮的女性,身邊圍繞許多男朋友。但她並不輕浮。相當謹慎、有思想。她的好友羅瑪莉‧申博格公主,則是活力充沛、大膽得近乎魯莽,很精采的人物。


4. 最讓人讀得喘不過氣來的部分,是她描寫了牽涉到反希特勒密謀的人們,特別是她在外交部的上司亞當‧特洛,以及周邊非常多的親朋好友。她下筆很謹慎,編輯此日記的弟弟說她姊姊始終未透露她對反希特勒密謀到底涉入到什麼程度、什麼時候開始知道,但肯定比她寫在日記上的多很多。


「7月密謀」指的是籌劃多時的推翻希特勒計畫,參加的人包括軍方人士與民間人士,他們準備以暗殺的手段除去希特勒,建立新的德國政府,希望和同盟國和談時能爭取較好的條件。可惜的是,1944年7月20日施陶芬堡上校在一次會議中放置炸彈的行動並未殺死希特勒,但最初傳出的訊息是希特勒已死,所以原先策劃好的各地軍隊與政府機構的接管工作部分已經進行。很快地希特勒僅受輕傷的消息傳出,反希特勒政變失敗。納粹政府發現這起行動並非突發的個別行為,而是牽連層級甚廣的密謀,開始展開肅清行動。到底有多少人因此事件而遭害?估計被處死者可能有100-200人,而被捕或受到調查者高達2-3萬人。

蜜絲的上司亞當‧特洛是外交部高級官員,在密謀中的角色是努力想與盟軍建立和平談判的共識,若刺殺希特勒成功後,他是臨時政府的外交部副國務卿人選。他在7月25日被捕,後於「人民法庭」審判(遭到嚴重刑求)。另外,在當時提供她住處的葛瑞弗‧俾斯麥也是密謀者之一,被捕後關押許久,幸逃過一死。

在友人紛紛被捕後,蜜絲一方面假裝對此事一無所知,繼續每天的工作,一方面則為朋友及自己擔心受驚。在亞當‧特洛和葛瑞弗‧俾斯麥被捕後,她和羅瑪莉‧申博格努力打聽消息,試圖透過各種關係去營救他們,但都歸徒勞。最後她們也不得不在親友勸說下各自躲到安全的地方去。這兩位女性的勇敢實在令人動容。


蜜絲一直期望亞當‧特洛能活到戰爭結束,不願相信他的死訊。但是大部分的人都告訴她:進了納粹的牢房,是早死早解脫。因密謀被捕者多半遭到極為殘忍的刑訊,死刑是以鋼絲慢慢絞死,實在是太可怕了。

蜜絲對反希特勒密謀的看法也很值得注意。她當然支持反納粹,但是她對國際間的現實似乎比她的上司了解得更深。她認為同盟國不會因為希特勒消失就對德國友善。或許身為流亡者,她切身感受到政治的現實與無情,深刻體會戰爭對人性善意的摧毀力量。


以下摘錄自《柏林日記》,看看蜜絲的想法:


p.256

1944年7月19日(施陶芬堡伯爵採取行動前一天)

其實我和他們之間存在一項最基本的歧見:因為我不是德國人,所以我只在乎一件事──除掉那個魔鬼!我從來不別在乎以後的事。他們因為愛國,都希望能夠同時設立某種過渡性政府,拯救德國免於滅國。我卻不相信盟軍會接納這樣的過渡政府,因為他們根本拒絕分辨「好」德國人和「壞」德國人。當然,這是盟軍所犯的大錯,或許我們都得為這個錯誤付出慘痛的代價。


p.269

1944年7月22日(密謀失敗,已有多人被捕處決或自殺)

亞當若有所思地說,他不知道是不是該寫篇文章讓倫敦時報發表,解釋這批人所代表的理想。我不同意這個想法,因為德國人的直接反應會認為,這些人都已被敵方買通,尤其現在計畫又失敗了,輿論更不會支持他們。

我們整夜沒睡,一直聊天,同時聆聽屋外若即若離的各種聲響。每次聽見汽車放慢速度,我都可以從他臉上看到他心裏想什麼......


p.290

8月8日

盟軍方面的廣播毫無道理:他們不斷指名道姓,報導他們認為參與密謀的人士,很多人根本還沒被政府通緝。

我以前常警告亞當‧特洛這種情況一定會發生。他總希望盟軍會支持「正派」的德國,我卻一直強調到了這個地步,他們只想摧毀德國,不管是什麼樣的德國,絕不會費心思去區分「好」德國人和「壞」德國人。



交戰的雙方,只有你死我活,沒有把對方當人看的平常心,也沒有所謂的正義可言。當同盟國把德國整體當成對手時,即使同樣以摧毀希特勒為目標,德國的反希特勒行動還是很難與同盟國成為聯合陣線,因為國家這重殼凌駕一切。我想讀這本書最令我感到「有學到」的就是這一點吧。

雖然如此,仍由衷敬佩那些願意參與反希特勒行動的人,也很感動於他們為保全自己國家所做的種種努力。在集體癲狂的時代,力阻狂輪,知其不可而為之,才是真正的愛國者吧。

附帶一提,我所喜愛、敬佩的神學家潘霍華,他和其兄與姊夫都參與了反希特勒密謀,也為此而犧牲。執行暗殺行動的施陶芬堡是巴伐利亞的天主教徒,與他一起行動的副官海夫騰中尉是虔誠的基督徒,起先因為宗教信仰的緣故而不贊成使用暗殺手段,後來卻成了行動執行者。

看過一齣好萊塢早期電影《將軍之夜》以七月密謀為背景,但主題並非這段歷史。該電影相當好看。另外,聽說今年阿湯哥籌拍《七月密謀》,由他自己出任主角,遭到史陶芬堡家族反對,不知道後來發展如何。

田園秋深

田埂 

所以,讓田空著休息,或許也是一種智慧。放空吧!

狂草

殘餘的稻秧,在風中如狂草。

大頭茶落花

泥地上落葉已腐,大頭茶花在凋萎前留下美麗的最後身影。

2007年11月20日 星期二

【轉載】關於台灣阻擋中國籍WTO上訴機構成員的幾點觀察

To Block or not to Block, That is the Question:
關於台灣阻擋中國籍上訴機構成員的幾點觀察



作者:七月流火

出處:http://tempestiam.blogspot.com/



背景:二00七年十一月十九日,在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部門關於中國籍律師成為上訴機構成員的投票上,台灣表達不加入共識的立場,由於台灣之反對,中國籍律師無法順利成為上訴機構成員。該律師係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首席談判代表之一,並負責中美及中國與歐盟間的雙邊貿易談判。


幾點觀察:以下分成國內層面以及國際層面加以討論:


就國內層面而言:


首先,世界貿易組織作為台灣最重要的國際組織,整個台灣對於WTO的瞭解,甚至於對於相關議題的報導,稀少的程度,已經到了一個危機程度,此外,台灣這次在WTO裡,阻擋中國籍律師成為上訴機構成員,可以說是,台灣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為最重要的舉動,媒體對於這個議題的關注,有非常大的改進空間。


其次,這個決定涉及的兩岸議題,隨著立委選舉,以總統大選來臨,很難期待,在總統選舉之前,台灣在這個議題上讓步,因此,中國或許可以期待,如果二00八年總統選舉,馬英九當選後,可以改變態度。

第三,台灣法律人才的培養,雖然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經五年,從談判加入關稅貿易總協定到世界貿易組織,到正式成為會員,已經十多年,台灣在國際經貿法律人才的養成上,還是相當貧瘠,除了語言能力欠佳之外,法律論證能力也是個很大的缺失。固然,人才的培養是緩不濟急,但是,不投入多數人力訓練相關領域人才,這種人才匱乏的窘境,將永無改善的一天。


就國際層面上:


第一,中國可能的報復,隨著北京奧運來臨,中國一直希望在國際場合上,正式宣告自己成為國際舞台的重要角色,除了聯合國,國際法院,世界貿易組織的上訴機構成員,則是中國最重要的一步。即令這次台灣阻擋中國成為上訴機構成員是對於中國之前甚多不友善舉動的反制之一,但是,中國隨後的報復是可以預期的,但,就國際政治局勢來說,台灣能輸的相對有限,畢竟,台灣受制於中國阻擾不是新聞,而,就這個角度來說,中國付出的代價,相對來的大。


第二,要不要繼續阻擋,繼續阻擋面臨的是國際壓力,除了外交上的壓力外,也會面臨造成上訴機構運作不善的指摘,當然,對於,會員正當行使自己權利,在法律上是沒有疑義的。再者,由於該律師係中國的首席談判代表之一,台灣的疑慮並非沒有根據。另一方面,不繼續阻擋所面臨的難題在於,中國籍律師成為上訴機構成員後,對台灣的不友善程度,可能以百倍程度倍增。因此,在已經第一次阻擋的前提下,沒有理由棄守。


最後,美國的態度,以這麼重要的事件來說,台灣的決策想必與美國事先溝通過,很難想像這樣的事件,沒有獲得美國的支持,台灣會貿然舉動。當然,目前行政體系諸多決策,出乎常人意料,也不是件新聞。


最後一個觀察點在於,這次上訴機構成員,多數是從各國的貿易官員中獲得推薦,上訴機構的中立性,可能會進一步受到質疑。尤其經過這次台灣與中國的紛爭之後,要將WTO推向規則導向,揚棄之前外交式的權力政治取向,則更蒙上陰影。


2007年11月16日 星期五

看〈杜鵑山的回憶〉好感動

自1991年起,就知道原舞者的存在,欣賞過〈懷念年祭〉(買過包裝很樸素的一捲錄音帶,至今還常拿出來聽。也因為這次演出才知道卑南族的音樂家陸森寶)、〈年的跨越〉(記得同去的朋友從此對鄒族文化著迷不已,隔年特地上山參加Mayasbi)。

這次觀賞〈杜鵑山的回憶〉,心裡一直浮現初看〈懷念年祭〉的種種感受。〈懷念年祭〉演出陸森寶的創作及卑南族傳統祭儀,當時的舞台比起今日樸素單純許多,那音樂的感動力量卻深留心中久久不散;〈杜鵑山的回憶〉同樣展現了高一生的歌曲創作和鄒族傳統歌謠,表現手法比十多年前要複雜許多,努力呈現高一生個人生命史與鄒族社區近百年發展史,提供給觀眾的東西很多,有點來不及吸收,一景一景不斷觸發種種情緒感受,雖然有些部分的演出令人感覺有點突兀、多餘,但整體看下來,還是深深地感動了。

會去看這場演出,吸引點之一是原舞者,但更重要的是:這是高一生的故事。

1993年回嘉義幫忙二二八口述歷史的工作,接觸到高一生的家人,記下了一些高一生及其家人的故事,對這個人的思想與行動充滿了好奇,也對他悲劇的一生無限痛惜!高菊花的遭遇,則是另一個讓人震驚的故事,想到就心痛。多年下來,高一生的事蹟開始廣為人知,他的音樂創作獲得重視,傳記已經出版,而現在他的故事要搬上舞台。這個歷程,是台灣民主化、去戒嚴的歷史縮影,也是高一生家人及鄒族人重新認識自我、重建認同的漫漫長路之一站。能夠目睹這歷史平反的一刻,讓我在演出正式開始之前就已經紅了眼眶。

原舞者這場演出,跳脫原本以「原住民傳統樂舞」為長的特色,呈現出原住民現代化歷程中的面貌。日治時期接受師範教育的原住民菁英,熱愛貝多芬的交響曲,以日文書寫的含帶濃情蜜意的詩句,創作日本味濃厚的音樂但搭配鄒語歌詞。接受多元的文化養分,不斷融合新的素材,不抗拒也不害怕外來文化,但牢牢站穩在自己的認同之上,主動爭取創造更好生活條件的機會,這是高一生作為鄒族領袖的眼光,也是促成台灣社會不斷進步的力量。

全場演出高潮不斷,最多喝采之聲的大概是高菊花在美軍俱樂部唱歌的場景。鄒族少女成了演唱西洋歌曲的紅歌手,台前風光,但背後卻是遭到政治迫害、為幫助家庭、不得不遠離他鄉求生存的辛酸。在山上帶著弟妹唱著父親所作的歌謠,下一幕化身為瑪麗蓮夢露裝扮的歌姬,唱出拉丁歌曲和英語歌。全場又叫又吹哨的,喝采聲不斷,似重現了當年的紅牌歌手。但我一想到高菊花的真實人生,淚水又不禁滾滾而下。

高一生被捕後,與妻子在夢中相會、對話的場景,內容取材自兩人的書信,寫得很動人。可惜演出手冊僅有大略介紹,而未將對話完整錄上。所以,非去現場看不可!

劇中唱了夫婦倆喜歡的日語歌曲〈海濱之歌〉,把美國民謠〈白髮吟〉改編為鄒語,提到高一生對古典音樂的愛好,忠實反映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文化趣味。其實,也反映出高一生留給他的子女的文化遺產。

高一生之子高英傑是這場演出重要的資料提供者,親自教導團員們學習高一生的歌曲,自己也參加了演出。他讀出高一生的書信,作為場景串連的重要銜接說明。最後,他帶頭演唱〈千風之歌〉,代表高一生對這世間所愛的一切釋然的告別。


杜鵑山、長春花、春之佐保姬這三首歌,應該是全劇的重心吧。

杜鵑山,高一生心目中自己鄉土的代名詞,一首充滿對故里之愛的歌曲。長春花,在這場演出中用來代表高菊花,可視為高一生對子女之愛與期待(同時也是對鄒族人全體的愛與期待)。春之佐保姬用來表達高一生對妻子的愛情,及妻子對他無盡的思念。

今天早上重翻演出手冊,心裡還是漲得滿滿的。

高一生的故事,還可以一直講下去,用不同的方式去訴說。

謝謝原舞者,把我們帶到了塔山的高度,眺望玉山,緬懷一位先覺者走過的路。通過這樣的展演,或許有機會讓我們登上更高之山峰,看得更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些摘記:


杜鵑山

自從離開了杜鵑山
時時刻刻懷念那個橡樹林
想念那山,真想念那山
拆散的白雲啊!不知漂到哪裡去?

夜裡夢見了杜鵑山
橡樹林的影像漸漸模糊不清
那山竟然看不見了,真想念那山
可愛的藍鵲,現在不知飛到哪裡去?

杜鵑山就在那個方向
楓葉即將改變顏色的時候了
想念那山,真想念那山
烏鴉向著老巢歸去了吧!

(共五段,錄1、2、5段)


高一生家書

「我的魂不在台北,每夜都在家裡的小房間陪伴妳,妳不會寂寞的。想到春之佐保姬這首歌嗎?想起來的話,請用妳的感情去唱,我想妳最適合這曲子。」

「有一天我無疵的身神定會回到你們的懷抱哩,使你們很愉快地生活起來。我敢打賭我們的團圓很快會來臨,祝你們明朗。」

「物品讓人取去也無所謂。我的冤情日後必會昭明。取用縫紉車之前,我特別想穿妳縫製的衣服。一件白的襯褲(冬天的物品不衛生),像短褲那樣附有繫帶,下面是西裝褲的樣式。白色的方巾(四尺左右)一條。田地和山野,隨時都有我的魂附守著。水田不要賣。」(最後一封信,暗示即將被處決)


背景快速了解:

杜鵑山迴旋曲(繪本)

2007年11月12日 星期一

心基地‧深秋的田水

深秋田水的白匏子倒影 

田邊的白匏仔樹,好像從水裡看起來更美。


深秋的田水 

樹影與水中的落葉,使我的腳步膠著甚久。


深秋的田水

在這片泥色灰影之中,還有綠意。仔細看,有很多種不認識的植物悄悄占領了休冬的田。


 深秋的田水

開著小藍花的好看植物,還未去查到底是什麼。

深秋的田埂

深秋田水裡的藍天,讓人開心。


心基地記事:

彩葉‧心基地

心基地‧割稻

殘念!玉蘭樹倒了

心基地‧耘田

心基地‧秋耕

秋意‧遺落三帖

2007年11月11日 星期日

宜蘭設治紀念館

宜蘭設治紀念館

最近看過不少重修的日治時代建築,宜蘭設治紀念館的確整建得相當好。庭園的設計也很有氣氛。

除了參觀館內的資料之外,在庭院散散步,可能樂趣更多。

很喜歡那些被苔蘚染綠的黑瓦。

宜蘭設治紀念館 

連舊圍牆都保留下來,維持紅磚露出的模樣,很令人高興。

宜蘭設治紀念館 

這邊的外牆砌法很特別,很好看。


宜蘭設治紀念館


2007年11月10日 星期六

初訪福山植物園

福山水生植物區

這邊的才是落羽松。水杉與落羽松的差別:水杉的葉對生、落羽松的葉互生,兩者都會在秋冬變色、落葉。

 
小鷿鷈

池塘中生長著許多水生植物。開著小黃花的是台灣萍蓬草。水裡有長得很大的草魚、台灣馬口魚等等。很會潛水的小鷿鷈不大怕人,就在離岸不遠處覓食,一邊高聲呼叫,數一數這群就有7隻,另一邊還有一群。原本就很愛小鷿鷈,一次看到這麼多,真是開心。
 
台灣山菊

水池畔,一叢姚金孃前面開了不少台灣山菊,是這季最搶眼的顏色。 

山蘇、書帶蕨 

福山植物園聽說一年有兩百多天是雨天。出遊當天陰涼偶有細雨,到福山後遊逛到半途開始下較大的雨。連續多天下雨而有這種天氣,已經很感激了。

由於雨多,這裡每棵大樹上面都密密長著各式各樣的附生植物。

 江某─母樹

這棵江某,是作為採種用的母樹,身上所披的蕨類真是驚人啊。

 九芎

處處可見高大的九芎。這棵長在路邊的老九芎,姿態很有趣,很多人拍它。

福山植物園

一開始下著細雨,山霧繚繞,十分美麗。

 山豬拱痕及大頭茶落花

正值大頭茶花季,落花繽紛。前面的土痕就是山豬來拱過的痕跡。

 福山植物園小溪
 
福山植物園

後來下起大雨,大家還是挺認真聽解說。這是樹形優美的皂莢。很令人讚嘆,可惜它的全身照因雨而失敗。

蛛網

某種櫟樹

我認不出這是哪一種櫟樹。被吩咐要拍這棵樹,或許可以用來作為「櫟社」的插圖說明。

 
無人之徑 

第一次到福山植物園,坦白說有一點點失望,沒有一窺祕境的喜悅。或許因為這趟是跟著大隊人馬,停留的時間很短暫,加上下雨,並未如預期般看到那麼多野生動物,鳥兒也很少見。而且遊客還是多了些,到處都是人,無法靜靜地觀賞植物、等候野生動物。

不過,既說是初訪,就是期待下一次。

其實留在記憶深處的,是沒能拍下來的沿途景色。從員山換九人座小巴士上福山,沿路景色真是美麗。我們未在雙連埤停留,但遠望小湖與周遭菜園、山邊的老屋,感覺真好。車子在山間繞行時,見到處處是筆筒樹、正在開花的台灣樬木,澗水澄藍、激流雪白,沿途濕涼的空氣夾著濃濃的草木芬芳。下山時見白雲似巾裹著山嶺,真想停下來欣賞!

音樂家的書房

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11月8日舉行高慈美史料全宗入藏儀式,許雪姬所長贈感謝狀給李建禮、郭月如夫婦,感謝他們把高教授的資料捐出來提供研究者利用。許所長說,高慈美的史料除了在音樂史上有極大意義之外,更可幫助我們對日治時代增加更多踏實的了解,可以從女性史、家族史、宗教史、文化史等方面來切入。那個時代女性日記留下來的相當罕見,高教授在日本讀書時所寫的日記真是彌足珍貴。

高慈美史料入藏儀式


這批資料已經妥善入藏。高教授之子李建禮先生在參觀收藏情形之後,十分感動。他說,這些書籍、文件、照片若繼續放在家裡,過幾年可能損毀遺失,放在這裡卻像被當成國寶看待。

郭月如女士是高教授的媳婦、也是學生,她在三月中曾到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演講高慈美的音樂人生,從大綱中可以看出高慈美的生平梗概與特質,以及難得的婆媳加師生之情。

 
少女高慈美

1930年代,高慈美在日本求學時,被《主婦之友》雜誌相中,成為雜誌所介紹的代表女性。她被形容為有美麗眼眸閃耀光輝的台灣南國之花。此專欄向來取材的對象多是日本貴族階級品貌一流的千金小姐。據說此消息傳回台灣時,高再祝醫師說:「人家都說要某某爵(台語:chiok)的女兒才能刊在上面,啊我也是chiok(祝,台語與爵同音)。」這是李建禮先生提到的軼事。


高慈美是台灣第一位女性鋼琴教授。出身基督教家庭,父親高再祝為台灣第一位本地傳道人高長之子,她的夫婿李超然則是基督徒事業家、思想家李春生的曾孫。她是日式教養下成長的優雅女性、美的化身,同時是認真嚴格的老師、熱心公益的慈善家。

其生平概要,請見:

白鷺鷥文教基金會:前輩音樂工作者群像─高慈美

曾韋禎:台灣的第一位女性鋼琴教授─高慈美

2007年11月2日 星期五

秋訪九份金瓜石

九份街景 

九份和金瓜石都屬於瑞芳鎮,過去曾有光輝的採金歲月。金礦銅礦停止開採之後,隨之沒落。但是九份近日被炒作為懷舊山城熱門觀光景點,老街一到假日擁擠不堪,山路都大塞車。

hyc說,前一個禮拜有人在擁擠的老街裡缺氧昏倒。他不明白這地方開闊得很,可看的東西很多,為什麼所有的遊客都非擠到老街裡不可?

我們的行程於是從山上開始。先到高處看風景,然後到九份最早的中心福山宮。福山宮是土地公廟,開始採金的富裕時代重修廟宇,保留了土地公最早的家,形成廟中廟的景象。

九份福山宮─廟中廟


這座廟有相當多精彩的木雕、石刻,看起來應該是日治時代採金全盛期修廟時所作。覺得特別有意思的是西洋風格的引進。像這個巴洛克風味的安琪兒裝飾,或是下面那個比較寫實而不太中國的石獅。有機會很想再來細細觀看欣賞。

九份福山宮─安琪兒裝飾

 九份福山宮─寫實的石獅
 
去福山宮之前,我們造訪了小金瓜,並從路上俯瞰已經荒廢的大粗坑聚落。此地在採金最盛的時期有四百多戶人家,夜夜笙歌,號稱「小美國」(九份號稱「小上海」)。看著山谷裡的房舍,充滿了好奇心,有機會很想去看看繁華落盡的荒村。

俯瞰大粗坑聚落 

當然到九份,還是得拍張老街的照片,才算到此一遊。這是第二天清晨拍的,才會都沒有人。第一天下午大家擠到這裡找芋圓吃時,走起來很辛苦的。那種擁擠吵雜,實在是有點可怕。

九份老街 

第一天晚上我和寶姨、鴨密瓜及瘋狂喵喵夫婦,住在九份長老教會。九份教會的民宿大概是全九份最早的吧,價錢不貴,乾淨舒適,視野很好,清晨起來看海景真是美麗。

九份清晨看海

第二天的行程主要是遊金瓜石。天氣好到我們無法體會這裡長年濕氣籠罩的情況。只能從牆上密生的苔蘚蕨類、屋頂牆壁所刷的柏油,還想像一下平常這裡會是多麼溼。 

金瓜石─報時山
 

儘管有「礦山芒花節」,比起九份,金瓜石的遊客還是少很多。或許是因為我們原本就故意避開遊客較多的地方吧。

hyc的照片中常常看到令人驚訝的建築、地景、海景,原來有不少就是在金瓜石拍的,主角之一就是已廢棄的台金公司的煉銅廠,當地人稱之為「十三層」。

從十三層頂上眺望

金瓜石

 金瓜石─十三層

金瓜石的祈堂老街,才是真正有血有肉的正牌老街。採金時期曾是熱鬧非凡的商店區,現在安靜少人行,舊式的商店賣著舊式的商品,舊式生活正逐漸消失。帶著在地人深情的懷念,hyc拍出了這條老街的風味,我們這些匆匆的過客,和咁仔店的老闆娘聊著往日榮景,好奇地參觀有舊式木樓梯的小樓房,簡單留下一點紀錄。

  老街租書店

煉銅業曾經是此地最重要的產業。如今工廠停工荒廢,寬闊的銅加工廠用來做室內籃球場,也是造福學生和大眾。
 
銅加工廠─工廠變球場

金水公路上最吸引人的,大概就是這個黃金瀑布吧。下午的陽光反射太嚴重,沒有辦法拍到很理想的景。很美、很特別的水流。旁邊有佈告板說水裡含砷,請大家不要使用。
 
金瓜石─黃金瀑布

從金瓜石下來,海景真是太美了。基隆嶼就在眼前,感覺很近。看到這樣的海,好開心好開心。
 
基隆嶼

解散前又跑了一個景點,到侯硐去看這個產煤裕國的看板,因為有人硬說該是國裕煤產。

在侯硐火車站附近的瑞三礦業舊廠房,已經非常破落。聽說要做煤礦博物館,不知會怎麼整修。
 
產煤裕國 

最後這張又是要誇耀這次出遊的好天氣。瑞芳各山間聚落都看到有人趁著晴天給屋頂補層柏油,在陽光下曬棉被。

曬被好天氣─侯硐車站附近 

還有一些照片,請到這裡觀賞。

11.3
補記一些沒拍、或拍不好的場景記憶:

第一天hyc帶我們去吃阿扁最愛吃的四腳亭排骨酥麵。排骨酥肉厚粉少,很有誠意的感覺,湯頭鮮美。大家都吃得很滿意。

晚餐在鼻頭角附近的海鮮餐廳。飯後到海邊拍月亮。寶姨以拍月亮來試新相機。月光明亮,不遠的海上都是漁火,不是以前看過那種暖黃燈,而是強烈的白光燈,可能是捕捉頭足目海產的船吧。我最愛吃透抽、中卷、小卷、軟絲等,儘管才吃了海鮮大餐,看著這些船竟然流起口水來。浪不小,擊打在岸邊激起一兩層樓高的白色浪花,而竟然還有人站在岩石上釣魚!東北角海岸實在很美,記得大學暑假第一次遊此地時,充滿了驚嘆與喜悅。夜間聽濤看海,又是一次美感經驗。

兩天的行程一直圍繞著雞籠山和無耳茶壺山,後者特別吸引我。原本hyc建議第二天早上去登無耳茶壺山,但是後來大家決定還是在山下欣賞即可。這座山從九份看,峰頂岩石像沒有握把的茶壺,但是從金瓜石看則像一頭雄獅,相當奇偉,有機會還是該去爬爬看。雞籠山則是從九份看像雞籠、從小金瓜看像大肚婆。

這次行程中不斷遇到有趣的貓和狗。鴨密瓜很有動物緣,竟然可以和畏怯的街貓交朋友。第一天夜裡在九份,教會斜對面有一家人正在慶生,一隻貓坐在門外專心地看著蛋糕,非常有趣。九份街上貓很多,甚麼樣的花色都有,大部分都長得很好,皮毛光亮身材肥壯。到了金瓜石,經過某鄰長家,一隻白色波斯貓跑出來搶鏡頭,後來我在flickr上也看到幾張牠的玉照。在金瓜石的小吃店吃麵,店門口也有一隻灰斑貓,長得真是神氣,睡得無比甜蜜,店主說這隻貓太吸引人,很多人都因為看到它而進門,真是招財貓啊。到金瓜石下面的聚落看海時,遇到一隻哈巴狗,主人說他已經26歲,是列入金氏世界紀錄的老狗,原本是一對,哈巴狗太太去年25歲時去世。哈巴狗的主人是軍人,我們討論起是否軍事操練有助於狗狗延長生命。

這次很可惜的是沒有很多時間觀察植物、拍攝植物。雖然那個禮拜是「礦山芒花季」開場,但是芒花開得並不算漂亮。也沒拍到滿意的芒花照片。山壁上、屋牆上滿滿的蕨類苔類,很多都不認識。第一次看到野菰,卻拍糊了。看到山間有種樹正在發新芽或開花,舉著新抽的枝條呈放射狀,很可愛,可是拍不到,也不知道是什麼,有點遺憾。回來一查,很可能是裏白樬木(白刺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