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7日 星期三

【翻相簿補遊記】來吉

來吉部落入口

又令人興奮的是,看到很多盛開的百合花。


來吉

我們去探訪來吉教會,並在旁邊的「蘭后民宿」休息、尋食。


來吉教會

我們的午餐:麵包和咖啡。麵包是蘭后著名的南非媳婦做的,通常要訂才有,我們去的時候正好有一批出爐,買到一條吃。


蘭后民宿

我們還去探訪了退休的鄭靜雄牧師。雖然身體不太好,但他仍然每天認真讀聖經,做精細的竹工。他是傳統竹藝的高手,一直想要傳承給年輕人,但學的人不多,而且大多沒耐性長久做下去。但他說女兒白紫已經漸漸學得一二,甚至還可以開展覽了。


來吉


回程在阿里山公路上的一處可以覽景的咖啡座停留,懷念和教會的朋友在此休息、唱歌的場景。


IMG_1037

旅行時間:2014.7.10
地點:來吉部落
同行:父母和Karla





【翻相簿補遊記】陳義仁牧師素描展

大路觀麵店藝文空間

另外一處展場,是網路上很有名的「大路觀麵店」新設的「大路觀麵店藝文空間」。


大路觀麵店藝文空間

這裡有傳統的板條、豬腳,很受歡迎。

大路觀麵店藝文空間




大路觀麵店藝文空間


陳牧師展示他隨身攜帶的小本素描簿,有機會就畫個不停。

陳義仁牧師在急診室中的素描


旅行時間:2014.7.31。高樹。

【翻相簿補遊記】高樹新真珍

愛唱歌、愛聊天的廖先生,後面坐的是手腳麻俐整很會做料理的廖太太。


高樹 新真珍




廖先生採集、整理的當地歌謠。

廖忠華採錄客家歌謠

另一首「半山瑤」,廖先生特別說明「牛眼」就是客家話的「龍眼」。

廖忠華採錄客家歌謠


旅行時間: 2014年7月31日。
當天是為了去高樹看陳義仁牧師的畫展。

2015年6月2日 星期二

再訪謝緯紀念青年營地

謝緯營地2015

這座可愛的小教堂,平日少有人使用。這次的旅行,父母在那裡一起唱聖詩,渡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謝緯營地2015

小教堂旁一座簡單的紀念碑,其中一面記載了黃珠心醫師行誼。當這裡還是肺病療養院的時候,這位女醫師在此工作了29年,忍受偏遠地區不便的生活,默默服務病人,晚年還以一生積蓄蓋了一間房舍,準備讓繼任者住。這裡成為青年營地之後,這間「珠心館」庇護過很多人,目前是姚幹事一家的住所。


謝緯營地2015

營地的這座土角屋,是921大地震後,當時的營地總幹事賴貫一牧師建的。賴牧師參與救災行動,看到土角屋倒了很多,徵得屋主同意,搬回一些土磚,建成小屋,宣示災後重建的決心,保留祖先建築智慧。




謝緯營地2015

在樹林裡的營地建築,感覺像度假村。


謝緯營地2015

強烈日光下,樹影甚美。


謝緯營地2015

清晨,散步欣賞那棵成為營地醒目標誌的鳳凰木,冬天葉子全掉光了。



謝緯營地2015

謝緯牧師的兩句名言:「甘願做憨人」、「在我生命中最偉大的力量乃是上帝的存在」,在刻在營地的石頭上,值得年輕人深思、作為典範。

今年謝緯牧師去世45年了。長老教會在台灣設立150年。



動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