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9日 星期四

賴永祥文集1-7冊出版

《賴永祥文集》1-7冊出版分享會
時間:11月20日下午2:00-3:00
地點: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事務所(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2F
主辦: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會歷史委員會、台灣教會公報社


與談學者: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翁佳音老師
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
鄭仰恩老師
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查忻老師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會歷史委員會主委
王昭文老師


《賴永祥文集》五、六、七冊出版。這三冊主要收錄賴教授的台灣史研究著作。
賴永祥教授比曹永和教授更早投入台灣早期歷史研究,但後來他專注於圖書館學,退休後又將興趣主要放在台灣教會史。他的台灣早期歷史研究成就,應該再度被看見並給予評價。
台灣歷史博物館、台灣教會公報社、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委員會,合力進行《賴永祥文集》的出版。今年能完成三冊,加上前兩年出版的四冊(主要內容是《教會史話》),呈現賴長老對台灣歷史研究的貢獻。
11月20日在長老教會總會事務所二樓,有一場出版談話會。

電影:親愛的房客

 去看了電影「親愛的房客」。

沒有想到故事的發展是圍繞著一場疑似命案展開。很難忍受有人被冤屈的情節,前半段咬著牙關硬撐下去看著,因為聽說會有溫暖結局。
喜歡基隆海港的氛圍和合歡山(?)的高山景觀。
有一兩個景我心裡唱起「港邊甘是男性傷心的所在」。
莫子儀演得真好。兒童演員白潤音也很出色。陳淑芳阿姨就不用說了。還有吳朋奉演警察。
故事是動人的,但不知為何感覺壓抑,即使劇中人流著真實的眼淚,觀者的感動仍有限。
在咬著牙看的前半段,忍不住會盤點觸及的社會議題:有房住但金錢困窘的中年人、繼承房地產的誘惑、非血緣家人社會難接受、同性戀者的被歧視困境、執法者的偏見、用藥文化、久病者的醫療自主權、安樂死、台灣人在中國討生活.....,林林總總,有點多。
主題,覺得是「不被了解的愛」,牽扯到財產就覺得人性本惡,執法者多疑的眼光,包裝成為孩子著想的好意,然後總是有人要受苦。幸好孩子有了解他的愛。
結尾很好。用一首歌把觀眾都壓在椅子上動彈不得,乖乖看完全部字幕演職員表。

2020年11月17日 星期二

動人的美展:不朽的青春

 昨天去北師美術館第一次參觀「不朽的青春:台灣美術史再發現」展。這是一批難得一見的台灣早期畫家作品,策展單位從各處借來展出,做了研究,有些畫還做了修復。

很難形容在這展場中的感動。離開時買了展覽的畫冊,很想一次又一次看這些畫和雕塑,想像藝術家們的青春,孜孜不倦創作的生命。
這不僅是一個展覽,而是台灣美術史、台灣精神史的重要時刻。
策展團隊非常仔細研究每個作品,寫文章,辦講座,拍攝紀錄片。
有很多資料可以輕易搜尋到。
先簡單記下感動時刻。希望還有機會再去看。一次不夠啊。
然後,我一邊看一邊在心裡和貞文聊天,好希望她一起欣賞這些我們年輕時代就非常喜歡的畫家,也想一起認識那些以前不知道的畫家。她一定會非常快樂。
公視的「藝術很有事」有播出畫展相關紀錄片,好看極了。
追尋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史系列之一
探尋未竟的山水—臺灣美術史系列之二

2020年11月13日 星期五

周末看電影

好不容易忙完今年的重頭戲工作坊,今天可以玩耍。看了電影院的片單,考慮之後,還是想看日本動畫「海邊的異邦人」和英國電影「狄更斯之塊肉餘生記」。 對不起國片鄭有傑的「親愛的房客」,再找時間看囉。
BL動畫「海邊的異邦人」好好看。沖繩海景氛圍美極。一片海景不同時間的光影,月光藍天晚霞等等,九重葛和珊瑚藤花瀑,軟枝黃禪成叢長在路燈下,這些不斷出現卻不重複的景,看一次感動一次,很值。故事簡單合理,感情真摯。滿意。
主角駿,逃離北海道的家,跑到沖繩民宿餐館打工,一邊寫小說。他個性很機車,主動撩了剛成為孤兒的高中生實央,卻又在三年後實央來找他時遲遲不敢擁抱愛。但這種真實不完美的個性,構成故事動人之處。
看了維基解說,漫畫很受歡迎,故事已經到他們一起回北海道共同生活,周邊的人物更複雜。我沒有太大興趣追漫畫,還是先沉浸在動畫美麗的背景中吧。
看電影時,前排兩個看來是中學女生,還有一男生。小女生看到激情場面都好激動,全身扭動咯咯笑。這種片她們還約男生一起看。腐文化無性別?雖然不了解現在年輕人的思路,但看到這樣的場面覺得挺可愛。

塊肉餘生記也還不錯。節奏明快,幾個鏡頭、幾句對話就帶出人物的個性和角色重點。頗成功的改編。 比較特別的是使用多元族群演員,感覺有點像歌舞劇漢彌爾頓,主角是演過貧民百萬富翁,南亞面孔,最後和主角結婚的阿格尼斯是黑膚美女,阿格尼斯的爸爸則是東亞臉孔。
導演前作是「史達林死了沒」,所以我以為這齣也走黑色喜劇路線,是有不少令人哭笑不得的地方,但那是狄更斯原本就安好的梗。頗欣賞的一個改編是,關於主角和帶著小狗的朵拉的愛情,朵拉原本在故事中是新婚後不久病逝,電影則讓她突兀出現在追究尤利亞希普的場面上,然後她自己說她並不適合在這裡,要作者(也就是主角)把她刪除掉。為了精簡人物,最後抓到尤利亞弊端的是阿格尼斯,這也符合本片提倡平權的意義。





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

電影:飲食男女

 文化部和中影合作,在金馬獎頒獎前後,每晚八點可以在Youtube看電影。昨天播映的是李安1994的飲食男女。

這部片子當初放映時我沒有看,後來看過很多評論介紹,但始終沒看電影。

故事講的是名廚朱先生和他的三個女兒,住在大而舊的木造宿舍中,禮拜天他會用心準備許多大菜,給女兒們吃。電影開場就是做菜的場面,展現刀工及各種烹飪技法。都是精緻的功夫菜,讓人看得一直流口水。

餐桌上的交談是困難的。大家都一直打斷別人的話。然後總有人站起來說:我有事情要宣布。一場場的餐桌戲,消息都是震撼驚駭。先是二姊家倩宣布買了房子要搬出去,再來是小妹家寧宣布已經懷孕,要搬去和男友同住(從好友那裏搶來的男友,年輕的陳昭榮,很可愛),然後二姊買房被騙,但打算去阿姆斯特丹任職。大姊家珍是保守的基督徒,在男子中學教書,喜歡上體育教練,她原本很壓抑,編造大學失戀的故事,似乎心如止水,其實暗潮洶湧,終於她改變外表造型,主動突破曖昧,在餐桌上宣布她已經結婚,搭上丈夫的摩托車而去。最震撼的是老爸,原本女兒們以為他會和年齡相當的梁伯母共度晚年,但老爸宣布的是耀和自己女兒差不多年紀的梁錦榮結婚。最後留守這個老家的,是最早想要離開的二姊。

電影的主角是老爸(郎雄)和二姊(吳倩蓮),他們演得真好。大姊楊貴媚也非常精彩,氣場強大。但是老三和男友看起來就覺得有些尷尬。歸亞蕾演講著上海話的梁伯母,張艾嘉演錦榮,都演得很自然精準。

電影有很多有趣的細節,到處嘲諷。街頭的摩托車陣、擁擠的公車、植物園內練功的人們,感覺很親切,留下1990年代的生活風貌。

只是我有疑問,每次做那麼多菜,四個人吃不完,怎麼處理?



2020年11月8日 星期日

美國大選拜登宣布勝利

台灣時間 11月8日凌晨過後不久,美國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宣布已經獲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當選美國總統。他獲得超過7400萬張普選票,是歷史新高。他的副手哈里斯(賀錦麗),是第一位女性副總統,又有黑人及印度血統。

但是民主黨在眾議院只有微弱多數,參議院似乎也無法得到多數。未來很多政策推動會很辛苦。

民主黨沒有如預料那樣大勝,拜登能贏,應該是建立在很多人非常討厭川普。還有大企業及世界主要國家希望恢復舊秩序,在他們熟悉的結構中運作。

川普還不願認輸,宣布要打法律戰。但分析者認為法律戰翻盤的機會非常低。

共和黨前總統小布希已經發文恭賀拜登。

好人幫聚

 難得的好人幫聚。前天禮拜六開始。幫主開車,接我和BD南下。沿路停了兩個休息站玩耍,比預計晚一個小時才到民雄。
禮拜六重點:吃薑母鴨,訪問七星藥局。收穫:喝到「民雄風」咖啡。至鎧激動想念黃啟瑞,說上次看到我們幾位就是在黃啟瑞臉書,我們到花蓮旅行的那次。晚上住中正大學的致遠樓會館。

禮拜日上午去拜訪三秀園。誤解導航訊息,在溪口陳井寮繞了一圈,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外祖父家族的村,覺得很想去再探探。到昨晚才想起外祖父是大林排路村。但是為何對這溪口陳井寮感覺熟悉?
三秀園很精彩。傅恩弘做了很好的解說,陪我們兩三個鐘頭。

禮拜日的重點是:三秀園、阿君在員林了新家、彰芸牛肉火鍋。又岔去土庫吃了鱔魚花枝羹和當歸鴨麵線。

吃吃玩玩,還有許多有趣的談話。有時間再記。


動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