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9日 星期三

為什麼沒傳染

台灣一關一關過,連續零確診、傳染率低。明明是好事,某些名嘴卻開始散佈疑惑,「有親密接觸怎可能不傳染?」(主要針對海軍艦上感染者下船後找女朋友,目前為止沒有女朋友確診,還有之前有位酒店公關接觸者很多,也沒有人被感染)。這些言論多少流露偷窺意淫心態,主要意圖增強民眾對防疫中心的不信任感。 可是同時,這些人相信中國在武漢之外的大城市控制得好,確實阻絕了社區傳染。 這邏輯?如果中國可以控制,台灣為何不行?如果台灣如此透明的防疫工作都有隱瞞,是否中國更多隱瞞?
這疾病確實很詭異,還有很多難解之處。

2020年4月28日 星期二

雅嵐的肉桂捲

雅嵐昨晚九點多開始揉麵團,要做肉桂捲。幾個禮拜前她很興奮買了烤箱,就是想作肉桂捲。
花很多力氣揉麵,用烤箱設定發酵。近11點她把麵團拿出來桿平、塗上自己調製的黑糖肉桂醬,捲起來,再切成一塊塊,入烤箱。
我11點多就沉沉睡去。醒來看見烤箱中還有多個肉桂捲。雅嵐加熱一個給我吃。相當美味。皮脆脆的,裡面麵團很有嚼勁。肉桂味不會太濃。

有這樣的室友真好。

去年珮君更愛做各種料理,吃到很讚的咖哩、炒米粉,好像還有其他的,但記不清了。

2020年4月26日 星期日

理事不理事

禮拜五參加台灣歷史學會的理事會,這屆最後一次,總算可以卸下理事。兩年前是何義麟學長拜託我,才出任理事。其實什麼都無法做,只是配合著開會。去年選出陳儀深當理事長,同時他當上國史館館長,所以學會資源比以前好。看來經營順利。秘書處是吳三連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大家也都熟門熟路工作著。雖然不必做什麼,當理事就是心理有壓力。能下來覺得開心。

晚上還有真促會的臨時理事會,要處理之前會計代墊支出的問題。覺得好煩。前會計代墊工作人員薪水,據她說本會欠她三十多萬,但是沒有清楚的單據。監事決定不承認這項債務。此事已經討論很久,希望可以做出決定。

對真促會已經沒有參與的熱情。日前連續發出兩個聲明,針對促轉會職責提出呼籲,但促轉會完全不回應,行政院也無聲音。可見我們作為一個民間倡議團體,已經失去影響力。

我認為促轉會該監督,但我們如何批評才會有效果?民進黨比國民黨執政更傲慢。

28日補:
臨時理事會討論很久,做出艱難決定,同意監事會的結論。後續若需要協商,授權理事長處理。
也討論了促轉會監督之事,但沒有結論。大家認為很可能走向常設化,但無法有實質作用。

去程搭丞儀的車,在快速路上看到金光燦爛的夕陽,很美。

晚上在推特寫了一段:
荷蘭慶祝國王節,駐台辦事處送台灣的防疫中心3,999朵橙色鬱金香,向醫護人員致敬。
今日傍晚看到今光燦爛的夕陽和晚霞。 橙色真是幸運美好的代表色。
今天是第15天本土病例零確診。政府啟動捐口罩給外國:護臺灣助世界。
感覺很春天很暖。



打鼠

禮拜六,培苓說我們來大掃除找老鼠。中午我和她一起清理、翻動屋子各角落。原本想說這樣沒什麼用,結果在她移到客廳、堆放很多包包的浴缸中,出現一隻老鼠!我們合力把浴缸搬到門外,把老鼠倒出來、趕出去。覺得很有成就感。
不過應該還有一隻在。
今天清晨我起床上廁所時,在廁所看到,趕快關門,想打他,但他躲到洗臉槽下面,不見了。我把廁所門關上。早上雅嵐說看到老鼠屎,是紅色的,應該是吃了老鼠藥開始出血。
上上禮拜我們從里長那裡拿到老鼠藥,粉紅色作成巧克力狀,我分成五份放在不同的地方。等了快一個禮拜他們都沒動。但是前幾天我發現所有的藥都不見了。起先還以為雅嵐把藥收起來,並不是。看來是老鼠把藥都叼走,可能全吃了。
現在就等為這隻收屍。
感覺不舒服。

27日補
早上七點多,雅嵐發現有隻老鼠死在陽台,可能是我們趕出的那隻。她勇敢地用報紙和塑膠袋收拾牠。接著她又繼續找另外一隻,果然在浴室的架子上找到,已死。她又勇氣十足的處理了,還把架子洗乾淨,消毒。
有這樣的室友實在很感激。
老鼠的事情告一段落,多日緊張不安終於解決。

台灣的疫情,昨天零確診。本土感染已經連續14日零確診。感覺可以放心了。大流行的機會並不大。
只是,因為各國封鎖造成的經濟衰退、糧食緊張等問題,才剛開始。



2020年4月22日 星期三

濕冷

四月下旬氣溫還在20度以下,天氣涼冷,又下雨。很想賴床不出門。但仍乖乖按時上班。
因為防疫而入門量測體溫,竟不到30度!明明身體冒著汗。也可能因為測到已冷的汗所以這麼低。

2020年4月21日 星期二

阿中部長印象

阿君那裏有在紐約的朋友留言,質疑她太信任政府的作為。
我留了以下的話,並搬回自己牆上:
此次海軍敦睦艦隊傳出疫情,確實是個破口。軍隊長期習慣掩飾問題,這下子爆出來,顯見防疫指揮中心對軍方的要求沒有落實,當然政府有責。
單純對陳時中部長的表現,我個人目前為止是欽佩的。因為他還是很誠懇面對問題,帶領團隊就專業所能做的努力去做。
事情發生了,除了究責,還是看後續處理的方式和能力比較重要。
台灣的疫情指揮中心是在高度監督下,每日做著艱難的決策。除了媒體輿論,六都市長、各部會、立法委員等等,還有急功好利的行政院長,都不斷給予壓力。
我不認為指揮中心的決策都是最好的決策,指揮官的言論也不是都沒問題。但起碼至今陳時中部長給予社會的防疫教育,從知識到道德,都是值得肯定的。

動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