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門先看到的是無米樂的海報,桌上擺著藺草編織的小東西和藍染的作品。今年深受歡迎的紀錄片無米樂是在本地拍攝的,藺草編織和藍染則是當地社區復興中的傳統技藝。
心裡很可惜他們怎麼不把草編和藍染的東西當紀念品賣?
這房舍是當地醫生梁耀明的故居,目前收藏著傳統農具和生活用品等等,都是由居民無償提供。雖缺乏解說牌與現場解說,但是收藏品的隨性擺放,讓人感覺像是進入一個真正的人家,只是暫時主人不在家而已。
我特別喜歡大通舖上的搖籃。
這個文物館的規模不大,但是若要細細看每件收藏品,也是可以花上一兩個小時。
這個灶不錯吧。小板凳也引人發思古之幽情。彷彿看到一個小媳婦用稻草引火、燻得眼淚汪汪的情景。
現在要看人穿棕簑可不容易。
這個樸素可愛的農村文物館,位於南85線公路上,墨林村的中心地帶。可由台1線後壁陸橋旁轉入直行,或由172縣道轉85線。
在文物館拿了一份社區簡介,才知道墨林村在日治時期是模範聚落,有戲院、販仔間(旅店)、撞球間、酒家,也有商店街。今日商店街雖尚存,盛況不再,很難想像曾經是個熱鬧的商業區。
社區介紹中,離文物館不遠還有三級古蹟阮家古厝,是難得一見的店舖型街屋。目前阮家後人還在此成立一個刀劍文物館。下次有機會再去瞧瞧。
「棕」簑=鬃?
回覆刪除個人以為棕簑是正確的,因為棕簑是用山棕的葉鞘做的。用「鬃」的理由可能是形容如髮鬃的質感。
回覆刪除這個灶有些趣味!
回覆刪除一般家庭多用單口灶,除了主要的灶面爐口,後面還會開個小口,放茶壺煮茶或是小鍋煮湯讓灶腹中的火燄分流來煮,最後面才接上磚造的煙囪。
大家族才會用到雙口(聯)灶,雙口灶的煙囪多設於中間,兩邊灶腹相通,可用長鐵夾分撥餘火支援。
judie拍的這聯灶,卻把煙囪落在單邊,右邊灶的排煙肯定不良,是不是這戶人家有側室,活該得多燻點煙啊!亂猜的......
另,鐵鑄灶門已被缷走,可惜可惜!
哇,heuss竟然對老式廚房如此了解!
回覆刪除這個灶可能是有人捐出來,放在這展示館中,重裝時沒有注意這些細節吧。在同一廚房中,還有另外一個灶,我沒有拍成。那個灶好像連煙囪都無。
圖中灶的灶門一般都是鐵鑄的,經年累月高溫環境下很容易鏽壞,所以無灶門應不覺奇怪,兩灶孔中間小洞是放火柴的地方,此乃借爐灶保持火柴的乾燥,美中不足的是收集的配件少了吹氣竹管及清灰土的扒子,煙囪位置應在兩灶之中間,各有一通氣孔通煙囪0後來因應稻米生產倍增,稻殼殼容易取得,而有改良式的灶出現,是在灶口加裝漏斗及一連接漏斗斜放在灶體的鐵片,燃料(粗糠)就在碾米廠,從此不再受天候影響家庭煮飯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