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禮拜是受難週,4月16日復活節。台南神學院今年以「苦路十四站默想」作為受難日禮拜,透過讀經、詩歌、行動劇、圖畫與裝置藝術等形式,帶領全校師生一起思考如何與主耶穌同行苦路,在台灣的情境中與受苦的人同在、做見證。
神學院過去幾年學生們熱衷演受難劇,效果很震憾,但是往往流於情緒激動、沒有清楚的神學詮釋,在激動過後沒有產生信仰的反省與累積。因此今年試著用安靜、提供思考的方式來過這重要日子。
禮拜由第一站「耶穌被判死刑」展開。第四站「耶穌與他的母親訣別」由一位同學講述二二八受難者張七郎家族的故事,紀念「來不及道別的受難者」。第五站同學以傳遞一支大十字架的方式來體會古利奈人西門幫耶穌揹十字架的心情。第六站朱麗芳、李茂忠兩位同學以默劇演出一位婦人為耶穌拭去血汗的場景,全場都十分感動。第七站「耶穌第二次跌倒」,負責的同學蕭怡君藉照片讓大家回憶921大地震中台灣人所受之苦難與愛心的表現,並製作台灣圖,讓大家上前把自己手中的紅心貼在圖上,象徵願意把愛散布到台灣各角落。
在教堂裡的禮拜告一段落後,會眾走到校園中,按照先佈置好的十四站苦路一一停留、聆聽、默想。第十一站「耶穌死在十字架上」,地點設在舊院長公館的廢墟上,黃清立、楊昆霖兩位同學設計了一個「十字架門」,象徵十字架之路就是窄門,走到這裡時必須穿過這門,然後來到十字架下默想、禱告。第十三站則採用遠藤周作的小說《深河》作為圖像主題,表達基督徒對世上在苦痛羞辱中死亡者的關懷與同在。在教堂中,則朗頌了潘霍華的詩句:「基督徒在上帝受難之時,與上帝站在一起」。
最後一站「埋葬」則回到南神禮拜堂前的玫瑰園,一起吟唱新聖詩126「在莓內有一蕊美花」,並手牽手高喊:「我們相信,上帝的愛會贏過死!」結束這場禮拜。
「苦路」(Via Dolorosa)是指耶穌被判死刑後到被釘十字架、埋葬的經過,教會傳統上將之分為十四個段落,有些教堂中或教堂周邊都設置苦路十四站的圖像,以供信徒默想。苦路默想讓基督徒得以不斷重新思考耶穌受釘的意義,產生新的行動回應基督之愛。
補充資料:
苦路十四站
阿們
回覆刪除好感動~
回覆刪除這樣的分享好像我也置身於禮拜中。
謝謝Judie
謝謝您的報導!
回覆刪除這次的受難週禮拜果然結合時事與生活,
讓基督的受苦與我們的生活連結。
我記得過去在南神的日子,受難週一整個禮拜學院都很安靜,
連在路上碰面的學長姐,也都小聲問安;大家的穿著也都很素色。
回想起來,真令人感動。
哇
回覆刪除連結的圖作太讚啦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