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17日 星期三

打書!推一本台灣史教科書(二)

第七章   戰後台灣政治及經濟的變遷  導言

本章主要介紹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臺灣在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下的政治變遷、以及經濟發展的概況。在政治上,從威權政治朝向民主化,從遷佔式政權轉變為本土政權,和中國的關係從敵對到尋求對等談判,至今仍面臨重重考驗。在經濟上,由農業社會躍進為工業社會,成為貿易王國,維持高度且穩定的成長,人稱「臺灣奇蹟」。但是過度發展也帶來破壞自然生態和環境惡化等問題,是否能建立「可續性發展」,是當前的重要課題。

臺灣在戰後由中華民國接收,民國三十四年(1945)十月至民國三十八年(1949)十二月間,是為中華民國的一省。從日本統治過渡到中國統治初期,臺灣人民原本歡欣鼓舞歡迎祖國,但是接收人員充滿征服者心態,施政宛如日治時代總督獨裁政治再現,加上經濟蕭條和失業等問題,不幸爆發官民衝突的「二二八事件」。政府血腥鎮壓「二二八」,臺灣人的精英階層因而弱化,加深對政治的恐懼感,有利於政府的進一步控制,但也擴大了外來統治集團和本地社會的矛盾和衝突。

民國三十八年(1949)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遷到台北,以臺灣、澎湖、金門、馬祖為實際統治區域,宣稱仍是中國唯一合法政權,以反共復國為國策,欲建立臺灣為對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基地。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重建後,形成以蔣中正為首的獨裁威權體制,凍結憲法而以「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為基本法,長期實施戒嚴,並以維護國家安全為理由,實行「白色恐怖」來鎮壓所有反政府傾向的思想和行動,製造了相當多的政治冤案。另一方面,為有效掌控臺灣本地社會,乃透過地方選舉而培植依賴國民黨的地方派系,形成臺灣特殊的「威權侍從體系」,又積極擴大黨和外圍團體的組織,吸納年輕人加入,徹底「黨化」整個國家社會。

中國國民黨在台灣的威權統治並非完全沒有阻力。臺灣社會在日本統治時期即有民主政治的概念和社會運動的經驗,即使經過「二二八事件」的打擊,一九五○年代仍有少數菁英和來自中國大陸的自由主義分子合作,推動成立反對黨,但未成功。一九六○年代臺灣獨立運動在海外興起,國內也有「臺灣自救宣言」事件,顯示臺灣本地社會期望政府本土化與民主化的呼聲。一九七○年代中期「黨外運動」成形,在民意壓力下,政府進一步開放中央民意代表名額。民國六十八年(1979)年在「黨外運動」高峰期爆發「美麗島事件」,政府逮捕多位「黨外運動」領袖,但民主運動卻未因此而停下腳步,反而迫使政府更快速走向民主化。終於在民國七十五年(1986)年「民主進步黨」成立,隔年蔣經國總統解除長達三十八年(1949-1987)的戒嚴令。解嚴後臺灣的政治繼續由威權逐步過渡到真正的民主,其過程包括國會全面改選、終止「動員戡亂時期」、修憲、總統直選、第一次中央政府政黨輪替等。

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呈現分立國家的狀態,在戰後的冷戰世界中並非特例,民國三十九年 (1950)美國繼續支持中華民國乃是為了防堵共產國家的擴張。但隨著世界局勢的變化及中共的打壓,中華民國的國際處境越來越困難。民國六十年(一九七一)中華民國喪失聯合國席位,邦交國也紛紛轉而和中共建交,臺灣只能盡力發展和非邦交國的實質外交。

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雖然一直處於敵對狀態,但是民國四十七年(1958)「八二三砲戰」後不再有軍事衝突。民國七十六年(1987)後雙方開始民間接觸和貿易往來,臺灣對中國的經濟依賴也日漸加深。但中共並未放棄對臺灣使用武力,始終以飛彈對準臺灣,並矮化臺灣的國際地位,不肯在對等原則下和臺灣進行談判。中國併吞臺灣的企圖旺盛,為臺灣的前途投下一道難以閃躲的陰影。

戰後初期臺灣的面臨嚴重通貨膨脹,後來進行幣制改革,加上美國的經濟援助,才使台灣社會安定、政府財政健全、經濟得以發展。不過美援也造成了臺灣經濟上依賴美國的結構。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推動土地改革,實施「計劃式自由經濟」,早期國營企業掌控許多重要產業。一九六○年代中期以後開始出現出口導向的產業發展,臺灣由農業社會快速邁入工業社會,並躍居為亞洲四小龍之一,被喻為「經濟奇蹟」,其主要的功臣乃是活潑的民間企業。隨著經濟高度成長,和威權政治相配合的「黨國資本主義」遭到挑戰,不得不走向經濟自由化,並透過制度化、國際化,提供更完善的投資環境。不過另一方面,高度依賴國際貿易體系的「經濟奇蹟」,近年受到新興經濟區域(中國)的競爭與吸收,遭到很大的挑戰,一九八○年代以來的經濟高度成長已經趨緩。

經濟的成長雖為臺灣人民帶來富裕的生活,但是工業化的代價是環境破壞日益嚴重、自然資源逐漸枯竭。臺灣的河川大部分都遭到污染,水資源不足,過度開發使生態環境遭受嚴重壓力。一九八○年代以來環保意識逐漸抬頭,反公害的抗爭時有所聞,而針對核能發電廠的長期政策辯論與反對行動,持續至今。兼顧環保與經濟的平衡發展,已是當今共識。

第八章   戰後臺灣社會及文化發展  導言

臺灣社會近六十年的發展是快速而劇烈的,由農業社會邁入工業社會,傳統逐漸流失,社會與文化的各層面都經歷了「現代化」的衝擊,並在「全球化」趨勢中與世界經濟、文化體系緊密結合。

一九八○年代之前臺灣社會變遷的特色,是威權政府對民間社會的強力控制,社會文化各部門都在政府掌控之下。之後政治方面走向民主化,乃是由於經濟成長促成臺灣社會出現新興中產階級,社會力茁壯而推動了政治改革。政治改革也帶來社會的進一步開放、改革。

臺灣社會變遷的方向是:富裕化、多元化。這並非臺灣獨有的成就,一九六○年代全球的經濟規模擴張,臺灣及亞洲其它幾個國家在全球的經濟體系分工中,得到高度發展的機會。臺灣的發展較特殊之處是:未出現嚴重的貧富差距和階級矛盾。

在這六十年當中,臺灣人口成長相當可觀,伴隨工業化趨勢,人口集中於都市,大都會興起,個人原有的社會關係和支援系統(親屬、鄰里)起了變化,家庭結構也有所改變。由於就業機會眾多,女性就業率相當高,也改變了傳統社會的倫理觀,走向兩性平權的社會。

戰後的臺灣教育普及率相當高,國民小學就學率幾達100%,臺灣已成為無文盲的社會,學校數、學生數、教育經費都足可傲人。教育在「量」上看來很有成就,但若談到「質」方面就很難如此肯定。教育長期處於黨國體制的控制之下,作為政治意識形態的工具,教育內容僵化且飽受種種限制,整齊劃一的制服和髮式、統一的教材、大同小異的校園建築,學生在「黨化教育」和軍訓化管理之下,被教育成馴良的國民,個性被壓抑,人格遭扭曲。升學主義則是臺灣教育之癌,千萬學子擠大學窄門,為了在競爭中求勝,補習教育因應而起,學子則成為考試機器。1990年代中期以後,教育改革啟動,臺灣教育在短短幾年內有了許多的改變,包括廢除大學聯考、廣設大學、大學自治,但引起不少爭議與反彈。

戰後臺灣文化與藝術的發展,和政治、社會發展的方向是類似的。由政府主導走向民間自主,由一元走向多元,由中華文化中心主義走向本土化與全球化。在威權統治時期,文化與藝術只能為政治服務,必須配合反共國策和發揚中華文化的目標,政府透過種種控制手段,來掌握文化與藝術的創作走向。邁向民主化之後,文化政策有很大的調整,以協助民間、開發民間力量的方式,鼓勵多元的文化藝術發展,「發揚中華文化」的目標也改為「發揚本土文化」。在藝文的實際發展上,本章以文學和電影兩個領域為例,說明戰後臺灣文化藝術的發展與成就。

5 則留言:

  1. judie姐,應該來看你寫的第八章.
    先等我把書買來吧,導言之中很多名詞的界定和重要概念的解釋,都是要看內文才能見真章的.

    回覆刪除
  2. 我覺得有些名詞,例如白色恐怖,黨化,似乎應該要更小心地使用,甚至以陳述當時社會現象或統治手段的方式將重點點出
    而不要出現在導言中,反而應該在內文裡把脈絡理清後才交代這些名詞,甚至連白色恐怖這外來語如何開始使用的都該說清楚
    尤其更因為是大學教科書,更應該小心地引用各方看法讓學生可以有自行詮釋這些歷史的空間而不該又是填鴨了
    當然小學課本也早就該把這樣的觀念放進去了!不過這是題外話了

    回覆刪除
  3. 在內文章節中有做名詞界定與由來。導言中先使用,就是因為無法做太多陳述,故先用這些名詞畫個大概。

    回覆刪除
  4. 我的重點就是這個
    就是因為畫個大概反而會窄化許多人,或說已經有既定立場的人,的看法
    許多人就是因為這樣斷章取義的,所以我才認為應該陳述事實
    比如說這句「實行「白色恐怖」來鎮壓所有反政府傾向的思想和行動,製造了相當多的政治冤案。」
    或許直接寫鎮壓所有反政府傾向的思想和行動...也沒有離你所要陳述的有太大的差異
    因為已經有很多人用這些名詞亂扣帽子了

    不過我只對名詞的使用有意見,而且其實也算是挑剔
    當然這也是我持著我既定的看法來看你的看法
    所以,就也只是說出我的意見希望陳述的方式能夠更中性罷了!

    回覆刪除
  5. Jayson的指教甚有理,往後我會更加留意這些特定名詞的使用。

    回覆刪除

韓國戒嚴又解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