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一家移民美國算來近三十年了,和許多移民家庭一樣,為了在新環境立足而經歷相當艱辛的過程。在台灣時,姨丈任職於公家單位,阿姨在中學教書,生活很單純。移民之後,原本的學經歷全派不上用場,他們試著投資做生意,後來開了一家賣雜貨的小店,每天工作十分勞累,生活非常節儉,不斷努力開源節流。阿姨後來做炒麵、做三明治來賣,很受歡迎。他們也曾遭搶、遭騙,咬著牙關撐過難關,省吃儉用, 把孩子栽培長大,讀完大學,各自成家立業。
幾年前,姨丈決定退休,把店盤掉,買下一幢附有大院子的老屋,開始享受畢生勞碌的成果。
雖說要享受退休生活,但是他們仍然非常樸實、節儉,很像台灣鄉下的老人家。他們在院子裡種滿各式蔬菜水果,姨丈擁有一艘船,不時出海去釣魚,兩三個大冰櫃中滿滿都是魚。他們很少買新衣新鞋,從不上館子,姨丈竟然一雙皮鞋穿了二十多年,因為只有上教堂時才穿。
說到教堂,這個家庭的社交圈最主要就是一同移民的親戚(姨丈的兄弟姊妹)和教會的朋友。姨丈家原本就是敬虔的長老教會信徒,在美國艱辛而單純的生活環境,加強了家族的內聚力,也加強了宗教信仰的重要性。我的表弟妹們就在這種敬虔的信仰態度、保守的道德倫理觀、樸實節儉的生活習慣中成長。
大表妹嫁給同是台美人的教會友人,已有四個孩子,她採取Home School的方式在家教育,這是很多敬虔派的基督徒所採用的方式,因為怕學校教育會教孩子太多不該知道的東西,也怕孩子在學校跟其他孩子學壞了。
小表妹嫁的是大學裡認識的猶太裔基督徒,他一直到中學都在Home School,敬虔保守,一心想成為宣教師,正在接受訓練。他們也已經有兩個寶寶了。
表弟娶的是菲律賓裔的女孩。住得離父母不遠,時常和他爸爸一起去釣魚,父子間每天通電話,話題都是魚。
看著這些樸實敬虔的台美人,覺得他們好像活在某種時空膠囊中,驚訝於他們似乎都不受快速變遷的文化和價值觀感染。喜歡他們的善良、友愛、真誠,欽佩他們對傳統價值的堅持,但不覺得想要將自己的生活和他們交換。
大約三十年前,父親也曾動念移民美國。他的哥哥在那裡已建立自己的事業,並幫助其他手足辦綠卡,他相當鼓勵這位小弟弟也辦辦看,但是母親一點興趣也沒有,我們也對巨大的改變感到恐懼,最後沒有辦成。
父親是嚮往「美國夢」的,特別在那威權統治的時代,言論比較真誠時就可能成為情治單位監視的目標,一個自由的國度,吸引力真是大。姨丈一家也是懷抱追求自由獨立的夢想,走上移民之路。
我的表弟妹的確是在一個比較安定、自由的社會中成長,但是他們卻對多元文化沒有太大興趣,過著單純幸福的生活。我們經歷了近三十年台灣社會的劇烈變化,體會到威權統治下的苦悶,經歷著民主化過程中種種喜悅與創痛;我們每年遊賞台灣好山好水,也眼見大地河流如何遭到嚴重污染及破壞。這不是一個理想社會,不是自由夢土,但是經歷這些,卻讓我們對人、對事、對社會文化,有了更多元的理解,有了更多的好奇。越來越覺得這些經驗是寶貴的,而台灣在混亂中所呈現的生命力,真的很難在別的社會中發現。
我愛我在美國的家人。不過,真的深深感到,台美人和台灣人,有很大的文化差異啊。
爹爹在美國拍了很多不錯的照片,有興趣者請到這裡去欣賞。
看到這篇真興奮。剛好這次要去美國發表的論文,就是討論有關第一代台美人的鄉愁喔。研討會後,也會分別再飛東岸、西岸拜訪兩位前輩,希望多搜集一些台美人在海外的文學運動的資料,我想,很多斷裂應該要把它連結起來。...........
回覆刪除對啊,台美人和台灣人文化差很多,這個從台美人第一代、第二代觀察也就已經有很明顯的差異了,我覺得日後應也需要有更多這方面的研究或報導出來。很多台美人的經驗很值得提供給島內的台灣人...分享、照鑑、反省。
我也要拍多點照片回來。英文很差...緊張中.... ^^
這是個很有趣的家族史紀事﹐但也是個重要卻常被忽略的人口移居 (human migration)
回覆刪除的議題。大部份關心台灣時事和前途的人﹐只在意在台灣發生的事情﹐認為移民的
事不屬於對本土的關切。這樣子的想法是關閉文化流動改變的立場﹐在台灣多元的
歷史上這種立場從來沒有生效過。以前國民黨政府教育下對大陸神州的文化懷舊回
朔﹐無視當代本土文化的合成更新﹐導致跟現實環境脫節﹐就是個眾所皆知的例子。
研究人口移動有個簡單的理論﹐是去觀察push-and-pull 效應。就是說看移民移出
的國家是什麼生活環境促使這些人離開。也同時看移去的國家是什麼條件吸引這些
移民﹐而且最後還使這些移民決定長久定居於彼。剛開始吸引移民的條件﹐不見得
是使這些移民後來決定長住而且認同的條件。台灣對外大量的移民有不少失敗的例
子﹐比方 '80 年代對中美洲貝理斯Belize 的移民﹐因為當地產業不興﹐沒有前景﹐
後來就幾乎沒有台灣人留在那裡﹐要不是回台灣﹐就是移到其他國家。同樣的例子
也發生在阿根廷﹐因為當地人種族歧視的問題沒有妥善處置﹐加上通貨膨脹嚴重到
幾乎不能控制﹐所以很多台灣人又轉往巴西或乾脆移到北美。
澳洲和加拿大是很奇怪的例子。當地適合移民從事的職業機會其實不多﹐雖然移民
的人不少﹐但是很多是所謂”空中飛人“的家庭。也就是雙親分開﹐小孩大都跟著
媽媽住在該國家受教育﹐父親在台灣或是中國賺錢。等到小孩長大﹐小孩又離開到
美國求職。父母到了空巢期則回去台灣﹐沒有在這兩個國家養老的例子也不少。
目前台灣的移民和移民的子女比較融入當地社會的國家可能是美國和日本。我對日
本的情況不了解。就美國而言﹐已經有要做移民口述歷史的呼籲。做移民的口述歷
史也牽涉到如何取決歷史觀點的問題。到底是要按照移出國﹐也就是所謂母國的歷
史觀點﹐還是按照移居國﹐也就是認同新國家的歷史觀點。這兩種觀點產生的歷史
敘述完全不同。移民出了母國﹐沒辦法緊跟著母國的文化脈動﹐如果又沒有努力融
入當地社會﹐只知道母國的歷史觀點﹐談的就是一些人文懷舊﹐都只說到如何”回
饋“母國 (北美大部份從事台獨運動的人士就是這種基調)。沒有也不會敘述跟當地
社會和其他族裔互動的關係。
相對的﹐如果是採納移入國的文化歷史觀點﹐就逐漸的不再把自己看做是寄居該地
的出外人﹐卻是將自己看成是該社會裡某個族群的成員﹐關心和紀事的重點就在於
當地的文化適應﹐如何跟當地的人共事相處﹑爭取維護種族平權﹑兒女教育﹑和如
何降低親子間的文化隔閡等等。Judie 描述的親戚可能是接納基督教福音保守主義
的人﹐實施 home schooling ﹐不讓兒女上一般的公立學校﹐排斥跟非基督教的其
他文化觀點交涉。這是一類的台美人﹐但也許不是大多數隨從主流文化的台灣移民。
許多原本在台灣就是長老教會的信徒﹐到美國後雖然成立台美人教會﹐第一代移民
還用母語做禮拜﹐但是加入主流教派的美國長老教會 (正式名稱是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he U.S.A)﹐在文化和政治態度上並不保守。
研究台灣在各國的移民對台灣來說是個很重要的課題。研究這些人為什麼決定離開
台灣﹑認同其他國家不再回來﹐聽起來好像很多餘沒有用。其實﹐這種觀察和研究
是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反過來才知道如何改善台灣的各種人權條件來使人認同本地﹐
幫助正在移入的人適應目前台灣的生活方式。關懷外籍勞工和外籍新娘﹐就需要這
種移居跨文化的經驗和研究﹐才知道實際上如何著手﹐而不是存好心卻不曉得如何
幫忙。台灣的人口結構正在進行重大的改變。再十年後差不多超過 15% 的人口都會
跟外籍聯婚的家庭和子女有關聯。這從台灣的歷史上來看根本不奇怪﹕台灣一直是
個人口不斷移入或移出的地方﹐文化現象也從來沒有固定下來。台灣的族群認同問
題﹐就是在人口移動間沒有妥善處理好的歷史問題。
Tony說的對:「台灣的族群認同問題,就是在人口移動間沒有妥善處理好的歷史問題。」
回覆刪除我對移民問題知道得很少,甚至不知從何談起。不過,全球人口流動的移民現象,是全球化趨勢中不能不注意的一環。
初步覺得,鄉愁是移民現象中最容易被看見的,卻不是最核心的問題。Tony提到的人口移動推拉效應,可能是比較實際的切入點。
慣常的移民統計只在移入國做。基於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的考量﹐移入國都建立保有
回覆刪除申請定居和審核入關的記錄﹐以供定期統計移入人口﹐估計國家整體人口的結構。
但是移出國就沒有那麼嚴格追查其移出的人口。通常只有出境記錄﹐如果出境的人
沒有在短期內返國﹐或在外沒有跟有邦交國家的台灣使館或辦事處接觸﹐台灣政府
(是內政部主管出入境人口調查﹐不是外交部) 就不知道出境後這人在國外停留的時
間和輾轉在那裡落腳。在台灣只跟其他少數國家邦交的情形之下﹐台灣政府要追蹤
移民出去的人﹐其實非常不容易。
至於國內人口普查﹐也不見得能夠全盤掌握算出移出的人口。台灣承認雙重國
籍﹐而且移民的情況﹐跟Judie 的家族一樣﹐很少是全家族移出。大都是家族裡的
幾個家庭移出。這些人為了跟在台灣的親人朋友保持來往﹐方便以後回台灣旅遊﹐
都沒有辦理放棄台灣國籍。所以還可能把戶籍寄託在親戚家﹐只加註“出國”。所
以即使台灣的戶籍登記從日治時代起﹐比較起其他國家算已經做的很好﹐但在計算
移出人口方面還是很困難。
考慮人口移居的推拉效應時﹐常犯的缺點是只在人口的統計上打轉﹐而不質化
深入訪談移居的動機和理由。移居的理由通常有多層﹐移入國經濟力的吸引其實並
不造成永久移居的結果﹐在中國或東南亞的臺商就是典型換地挖金的例子。就算當
事人通常宣稱移民比較”好發展“﹐聽起來是經濟的因素﹐有趣的是這說法背後都
有些個人主觀的原因﹐通常是基於個人成長的經驗﹐跟自然環境和教育文化的變遷﹑
還有家庭關係有關。問題是過去台灣政治不自由和來自中國長期的軍事威脅的確是
明顯的助因﹐個人成長中如果有不愉快的經驗﹐往往就會動用心理防衛機制﹐沒有
面對真正問題﹐把隱藏的心結全數歸罪到政治議題。
這樣的觀察並不否認有人真是因為受到政治迫害而移民。當然移民還必須具備
客觀條件﹐比方能申請到移入國的長期居留身份和獲得工作機會﹐而不只是留學或
短期攷察。但是在這些因素都控制後﹐卻不見得所有受到政治壓迫的人都決定移民。
所以還有其他微觀的心理因素加成﹐才讓人決意離開故鄉尋找另一片新天新地。如
果這些個人 / 家族史沒有被探討﹐我們就一直不會反省﹑不能看清楚我們的文化環
境裡到底有什麼成份促成人們離開。這些成份也許有好的一面﹐比方像我們的先人
過台灣海峽到台灣開天闢地重新開始的拓荒精神﹔也有可能是負面﹐比方是我們上
一輩的人太過重視集體性的社會期待而不尊重個體自由發展的權利﹐加上短視近利
的競爭環境和過度開發自然﹐減少了優質的生存空間。
Judie 提到臺美人的樸實對照台灣社會的浮華就是一個可以再挖掘的議題。同
樣的情形其實也發生在我上面提到的台灣移民在貝理滋 (Belize) 。最後一次大量
移民失敗的事件是1995 年閏八月中國會攻打台灣的謠言﹐造成大約一萬台灣人集體
移民。但是這些人只存逃難心態﹐捲款到該國買地﹐要炒作房地產﹐並不由衷欣賞
貝國豐富的天然資源 ( Belize 擁有西半球最大的淺海珊瑚礁岩﹐現正積極發展潛
水和海洋公園有關的觀光業)﹑馬雅文化遺產﹑ 和單純的農業生活。所以到貝國幾
年後發現土地炒作不起來﹐缺乏白領工作﹐連國內製造業都不夠供應該國人民所需﹐
必須依靠進口﹐就幾乎有高達90% 的人移回台灣和轉往其他國家﹐現在在那裡的台
灣移民大概不到1500人。相對的﹐歐洲門諾會信徒﹐大部份是德國巴發利亞的農人﹐
移民到貝國後建立了自治區(貝國政府提倡種族多元政策﹐非常開放)﹐長久居留下
來農耕﹐建立合作經濟生活自給自足﹐營造出世外桃源﹐被稱作是中美洲的德國村。
台灣人在巴西和巴拉圭的移民生活雖然比在北美和澳洲辛苦﹐但是其實比較常態。
那裡的台灣人大都開農牧場或是超級百貨商店﹐因為當地人不像北美和紐澳地區那
樣看重外表膚色﹐很多在巴西的台灣移民的子女﹐已經和當地人結婚建立家庭。
我們的親戚和朋友多少都有人向外移民。把這些人移出台灣在他國發展的故事遺
漏﹐其實跟遺漏掉移民到台灣的人的故事一樣可惜。鄉愁和移民前在故鄉沒有做妥
善的心理了結(psychological closure) 有很大的關係。前國民黨支持者在中國內
戰後逃到台灣﹐就是被迫遷徙﹐不是自願移民的教科書例子。但這種情形在兩岸開
放老兵返鄉後已經有所改變。已經有許多人不再回去中國﹐和其第二代認為台灣才
是故鄉﹐但心態上仍要把台灣認為是中國生活經驗的延伸來保有認同的延續感。很
多在海外的台灣移民也用這種心理機制處理歷史感﹐只是把中國換成台灣。懷鄉這
問題可以挖掘下去探討為什麼認同沒有全然轉移﹐而不是只繞在沒有前瞻性懷舊的
表象。這樣向前看的歷史和社會研究﹐才能反過來幫助台灣建立對移民友善平等的
公民社會﹐解決族群衝突和消除阻礙現代化國家進步的力量。
我們台灣人有沒有全球眼界﹐跟我們如何看待移民議題(不公平對待外勞的事件
和欠缺營造實用多語的生活環境證明我們還需努力) 很有關係。台灣自古就是移民
的“故鄉”﹐有人移出離開有人移入歸屬﹐所以這句話是同時說到兩面。一個真正
國際多元文化的社會反而不容易被某一族群和文化宣稱獨佔。這對埋頭從事台灣本
土文化運動﹐或剛好相反懷日認中看美的人﹐都是要求平衡思考的呼聲。
夏季國外旅遊的季節又來到。我們是不是只停留在走馬看花欣賞異國文物的心情﹖
或是用與我不相干的心態看待在各地方討生活的台灣移民﹖或是只跟他們一起回顧
懷念小時候經歷但是早已不存在的社區﹐企圖尋找早先“只屬於台灣”單一獨特的
歷史經驗﹖哪個和誰的台灣呢﹖西班牙﹑荷蘭﹑日本﹑中國﹑是原住民還是漢人的﹖
我覺得處理台灣歷史的胸懷都不只是這樣。台灣歷史的經驗如果不能幫助人從這個
萬花筒般的世界﹐透視共存的人性和單純認定作為一個人的尊嚴﹐那我們永遠都只
在陳列文化櫥窗﹐照著簡單歸類的方式給別人和自己購買套上認同的服飾。
Tony這一大串話說得真好!特別是有關懷鄉心情形成之因的討論,及移民心態史的探討方向。
回覆刪除最後這句結論大大值得推薦:
>>台灣歷史的經驗如果不能幫助人從這個萬花筒般的世界﹐透視共存的人性和單純認定作為一個人的尊嚴﹐那我們永遠都只在陳列文化櫥窗﹐照著簡單歸類的方式給別人和自己購買套上認同的服飾。
台灣研究者運用各種文化研究理論,試圖討論「台灣性」,我覺得比不上社會心理學對心態史研究的幫助。
「台灣性」的追求仍是形塑台灣文化的重要力量。如何避免「台灣性」界定的僵化,是需要更多務實認真的論述的。
可是,很多台美人沒有融入當地的生活,觀念和訊息提留在他們離開台灣那一刻接受的時間點,在溝通上,有時會有時間感的差距。
回覆刪除對不起,我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和台美教會的互動的感受,曾在某兩大州,光是推現代中文譯本聖經,就推不動。
回覆刪除謝謝版主 Judie 的回應。我只是把自己作為一個移民的親身經歷說出﹐希望和台灣
回覆刪除社會人文的研究者們教學相長。
Treelight 說的是事實。其實不只是台美人的社群﹐其他很多移民到美國的人都經
歷融入當地社會的困難。美國的情況有其特殊性。種族歧視的問題在六零年代金恩
博士領導的民權運動之後雖然已經在公共場合(學校和就業單位)消除﹐但是法律並
不能控制私人的想法。現在歧視的問題變得很弔詭(subtle)﹐有時候不容易判斷人
際衝突到底是人格不合還是歧視致使。歧視不見的就是白人對釉色人種。亞洲人對
黑人或相反的歧視﹐也很嚴重﹐只是大家平時不說出口﹐打著尊重隱私的理由﹐裝
得很文明﹐就是彼此不相往來。在這議題上﹐其實以前欺負人的白人學習改善得比
較多﹐新近移民的亞洲人和其他的族裔如果沒有真正了解以前民權運動的歷史和觀
念﹐用膚色判定人的情況比白人更不自覺。不信你有技巧的問你們最近移民到美國
的親戚朋友﹐看他們有沒有在消除偏見的事上自己有所反省和努力。你會發現只有
少數的人有﹐年紀越大的人越糟﹐可見我們台灣以前的教育在這方面都沒有在教導﹐
看到膚色深一點的台灣原住民或是外勞﹐戲謔稱呼人家番啦猴子或什麼印度阿三的
都不以為意。這要是在美國被人聽到﹐既使不是被罵的當事人都有可能把這種言辭
公諸大眾﹐一被加上種族歧視者(racist) 的標誌﹐大家就紛紛避開這種人﹐公司也
可能把這種人辭退﹐免得橫生枝節。
但是另一方面也都不是族群偏見導致台灣移民有困難融入美國社會。亞洲集體性的
文化和美國移民社會自然形成個人主動獨立的文化之間的衝突﹐也會讓台灣的移民
無所適從。亞洲人的群居性很高﹐什麼都要整群的人才做﹐沒有自己同樣可以社交
的朋友就好像要命一樣。既然自己人窩成一堆﹐就沒有機會去接觸其他人﹑甚至是
其他的移民。
這種自己人窩在一起的情況如果是宗教團體﹐竟然還有神學做理由﹐情況就越差﹐
把排斥不同的文化看做理所當然。所以有不少基督教或猶太教保守團體在美國﹐就
是這種種原因加在一塊。以前歐洲宗教改革﹐法國的加爾文主義者因為新舊教衝突﹐
不少人因為英國改教成為英國國教﹐脫離羅馬梵第崗教皇﹐就逃到英國或是德國去。
英國國教在制度上雖然脫離舊教﹐神學上卻跟天主教妥協以保持英國社會的穩定。
所以英國又有改革宗清教徒的抗議﹐認為改教不徹底 (這其實就是基要的宗教態度
)。這些人舉家外遷到荷蘭﹐發現荷蘭竟然比英國更“開放墮落”﹐不能長久待下去﹐
後來就是那五月花號到美國的故事。這些加爾文主義的清教徒到新英格蘭後建立殖
民地﹐竟然實施政教合一的高壓統治﹐迫害不信教的女人﹐當女巫燒﹐也迫害猶太
人﹑天主教徒﹑和重洗派 (門洛會和浸信會)基督徒。有一個長老會的牧師叫Roger
Williams 實在是受不了這些自以為敬虔卻迫害其他團體的清教徒﹐決定跟他們決裂﹐
遷移到新英格蘭南方﹐也就是現在麻賽諸瑟州南邊的地方建立新的一州﹐叫羅德島
(Rhode Island)﹐立法宗教自由庇護上述那些被迫害的宗教團體。
這個美國開國的故事充份說明移民自由的地方存在有一個基本的問題﹕如果有人擁
有自由去維持保守﹐會不會回過頭來威脅到別人的自由開放﹖
美國有很多文化保守的台灣人﹐認為台灣的社會太亂太開放﹐所以他們才移民到美
國去。你能期待這樣子的人在美國會主動跟其他的族群往來嗎﹖這就是所以在美國
有很多社會學上稱呼的移民正宗團體 (immigrant orthodox community)。意思
不是說這些人信奉希臘正教﹐而是說他們要保持原本他們移出時的文化﹐不願意有
所更改演進。基督教保守福音主義其實是這種拒絕聖經解釋跟着文化改變的立場。
所以很容易被移民接納﹐我認為是美國目前很大的社會問題﹐造成美國國內各族裔
和文化團體之間對話的機會減少﹐也孤立美國於國際社會﹐使美國在外交事務上傾
向一意孤行。所以“純樸的生活”的背後還是有負面的問題﹐我們不能只看一面。
在台灣移民的社群裡有困難推行使用中文現代譯本聖經跟上述有關聯﹐但是情況比
較特別。如果沒有長期在不使用中文的國家居留﹐就很難體會反省台灣漢文化和中
國文化的關係有多深。中文到底是不是台灣人的母語有很多爭議。有人認為台灣日
治時期和之前的漢文是﹐而在中國五四運動後發展出來的新文學和普通話不是。有
的台灣人認為只要跟中國文字扯上關係的﹐都不是台灣的 (純羅馬字的提倡者傾向
有這種基要態度)。不少台灣的移民是討厭以前的教育環境才移出﹐厭惡的態度涵蓋
中文和儒家道德教育。但可憐的是大多數第一代移民如果不用中文﹐使用當地語言
的能力又沒有好到能夠容易的閱讀報章雜誌﹐更別說是文學著作﹑專書或論文期刊。
不過﹐總是在中文之外多少還有所替代﹐所以能不用中文就不用。堅持還用的就是
那些還認為文言漢語比現代中文更正統的人。不然就是死守甘為霖早先翻譯的閩南
語聖經﹐不管福佬話在台灣本土的演變﹐也反對白話字現代化的改革芻議 (閩南就
不是中國嗎﹖)﹐一定要“原版”的最好。這是文化上的基要態度。這在台灣也很常
見﹐什麼中國人台灣人﹐即便彼此水火不同﹐兩者卻都一樣抱持復古最好的思考模
式。比到最後竟然還在比誰最中原正統。實在可笑。
推行現代中文聖經譯本的困難涉及這多重保守態度﹐讀者自己知道保守在有些地方
好有些地方壞。判斷的時候不能只單純考慮一種面相。
糾正Tony一個小錯誤,台語羅馬字聖經目前使用的版本是巴克禮主譯版,不是甘為霖。
回覆刪除Tony的分析實在是幫我講出想討論但又不大會講的問題,那就是部分移民的「多重保守態度」。而這種文化和宗教態度的保守性,某種程度也表現在「台灣性」的塑造工程上。這些熱心的好人們,可能促成的是偏狹淺薄的文化意識與僵化的自我認知。
我愛自由,渴望我們社會既自由又正義。我愛豐富多元的文化生活,更希望各文化之間沒有高低歧見與衝突。翻閱歷史書冊,會知道這是必須經過許多艱辛奮鬥才能享有的,而且也不是「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總是不斷有新挑戰出現。
>>如果有人擁有自由去維持保守﹐會不會回過頭來威脅到別人的自由開放﹖
答案是:當然會!
台灣正在這樣的關頭。我真的很擔心過去那麼多人投入生命奮鬥而爭取來的自由,會在社會衝突日益加深中一步步被犧牲。
我也要謝謝Tony的分析,解釋了那兩年半在美國,與台美人的互動中一種說不出來、有某種無法跨越的代溝,越想解釋,越是窒息感加重。但也因為他們的良善、單純與熱誠,所以沒有將討論,發展成爭執!
回覆刪除1949年
回覆刪除國民黨槍口對內製造了泯滅人性的
713澎湖大屠殺
這是倖存遺族血淚的回憶
天地還復有正義,遺族個個有出息
喜聞屠夫盡絕後,冤魂昭雪必可期。
霸佔台北市中心的蔣介石廟還不該拆掉嗎?
資料轉載
原文出處:http://www.msgroup.com.tw/MiTAC-Minutes/0503Month/Book.htm
十字架上的校長─ 張敏之 夫人回憶錄
他為8000位中學生的受教權,挺身維護而犧牲,她孑然一生求助
無門,帶著6名子女忍辱力爭上游,他們為偉大的老師、母親,愛
和寬恕,留下動人心弦的畫像!
本書背景為白色恐怖首宗,也是牽連人數最多的第一大案,
史稱『澎湖案』。事端於1949年過共內戰局勢逆轉,國府計劃遷
台,山東煙台聯中校長張敏之,率8000明流亡師生追隨投奔,原
望遷台繼續學業,但因入台管制而暫轉澎湖,不意軍方因內戰兵員
漸耗,強要接收這群中學生為兵。
張校長為維護學生受教權,挺身抗爭,軍方竟以莫須有的
『匪諜』入罪┼他和一百多名師生被槍決,數千名學生被充軍後受
盡凌辱,另有不知人數、不詳姓名學生被投入海中溺斃。
張夫人忍辱帶著六名子女,走投無路、謀識不易,特務如影
隨形,嘗盡人間疾苦。幸有堅定信仰依靠及仗義之士扶助,最後一
家相繼出國,兒女都奮鬥有成,全家幸福美滿。50年後以愛和寬
恕追憶往事,感人肺腑。
本書是一本極具史料價值的口述歷史,也是一本真誠信仰的
見證集。為一位殉難的教育家與一位偉大的母親,留下動人心弦的
畫像。
壓傷的蘆葦─我那折不斷的母親
張彤 / 序文
1949 年底的一天,母親自己一個人徘徊在台北街頭,她突然發
覺失去認路的能力。在那一天,母親所受的打擊實在太大了。擔任
山東煙台聯合中學校長的父親,為了保護鎖帶領的一群流亡學生,
慘遭粗暴的軍人鎖殺害。在台北的親友見到母親都避之唯恐不及,
當時母親不過三十多歲,遺下六個未成年子女,從三歲的我到十四
歲的大姐,正寄託在南部一朋友家。惡耗傳來使她痛不欲生,輕生
的念頭在她腦中浮起。
但一想到六個孩子,母親與自小即接受的基督教信仰馬上提醒
她,要為孩子們堅強地活下去。從此,母親一人在舉目無親的環境
下,肩負一家七口的重擔。
母親,王培五, 1910 年初生於山東濟寧,抗日戰爭前畢業於北
京師範大學。在那個年代,女子受大學教育是不容易的。以後,與
父親一起在山東各中學任教,一直到與流亡學生們撤退到了台灣。
五十年代是段艱苦的日子,母親微薄的薪水得負擔全家六個子女
的生活與教育費。住在屏東萬丹中學的時候,有一次刮卷龍捲風,
風由天而降,偏選中我們家的茅草屋頂,大風掃過,連家裏僅有的
洗臉盆有被吹走了。當時物質缺乏到一家只公用一條毛巾和一隻牙
刷。那時大姐因營養不良,休學在家養病。大哥因為喪父的打擊,
對師長及社會有訪抗的心理,常在學校中鬧事。二哥從小不喜歡唸
書,每天都得母親親自逼他唸書。回首想起,這一段時間真的是在
母親的淚水及神的恩典下度過的。她每次含淚教訓子女時,總不忘
提醒我們,這位 神是照顧孤兒寡婦的的神。而詩篇六十八篇第五
節: 神在祂的聖所作孤兒的父,坐寡婦的冤者。這段經文是我家
人可以共同作見證的。
母親有堅強的個性,非不得已從不輕易開口向人求助。為一的例
外就是再子女求學或出國有困難的時候向學校借子女的學費,或請
求朋友做子女出國的保證人。
她一生貧窮卻常對我們說這是 神給她的福氣,因為她的煩惱也
比有錢的人少。
母親有過目不忘的驚人記憶力,許多傷心的往事,總是無法忘
記。見過 一兩 面的人及她們說過的話,許多年後,她都記得。許
多聖經章節及整篇的詩歌,她也都能到背如流。我常遇到一些基督
教朋友對我提起在特別的聚會中,聽到母親背誦詩歌的故事。
60 年代在大哥出國留學後,全家生活及心境開始有了轉機。
70 年代初期母親從建國中學退休來美定居。在一次前台灣陽明
醫學院院長韓偉醫生所主持的夏令會中,她對韓先生訴說父親的往
事,並說一直有困難饒恕當時陷害父親的人,韓先生對她說:「姊
妹啊!妳的冤屈實在太大了,我無法要你去饒恕這些仇人,妳向神
去申訴吧!」以後母親就不斷地向神禱告與傾吐中的到釋放。從那
時因為我們不再憎恨仇敵,而能生活中享受 神的同在與喜悅,這
是神給我們家人莫大德恩典與服氣。
今天,母親有 13 個孫兒,全在美國一流的大學畢業或肄業中。
6 個子女都在美國各地安居樂業。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母親及我們子女 6 人的經歷,印證了 神在
聖經中的應許:「壓傷的蘆葦,祂不斷折斷;將殘的燈火, 祂不
吹滅。 祂憑真實將公理傳開。」
我們做後輩的在人生的困境中,應可從神得應許及母親的見
證中得到幫助。
1949年台灣的四六事件
回覆刪除資料轉載
原文出處:http://bbs.nsysu.edu.tw/txtVersion/treasure/dpp/M.970508459.A/M.1023528612.A/M.1023529234.A.html
民國三十八年三月二十日
台大、台灣師大兩位學生共乘單車,中山路派出所警員謝延長,認為違背警章(當時自行車不得共乘的規定)前往取締,當時雙方發生誤會,引發兩校學生集結抗議
三月二十九日
台大、師院學生成立 「學生聯盟」,以「結束內戰和平救國、爭取生存權、反飢餓反迫害」為名上街頭遊行。隨後大批員警於 四月六日 凌晨進入兩所大學校舍逮捕鬧事學生,估台大有二十一位學生、台灣師大有十七、八位學生被捕,其中有七人在獄中被槍斃,不少學生失蹤,是為「四六事件」。也為此後大學校園蒙上白色恐怖陰影之濫觴。
「官方版」
根據「官方版」的監察院調查報告結論,當年(民國三十八年),台大、台灣師大等師範學院學生,有些因熱心時政及要求改革,但卻被軍警收押而遭冤屈受害,也有人因甄審不合格而未獲得學位,影響這些當事人至為深遠,所以,行政院應「查明事實、還諸公道」,並給予「四六事件」之當事人及當事人家屬補償。
「四六事件」發生後,台大因屬國立大學而不受台灣省政府管轄,也就未遭「停課整頓」,當時的台大校長傅斯年並得以派訓導長探視被捕學生,同時向地方治安當局請求依法律途徑處理學生。
但師範學院因為屬省立學校,依台灣省政府的命令「停止上課」,所有學生一律重新登記,省府並下令撤換院長,成立整頓學風委員會,經重新登記審核後,計有三十六人被除名。
當我們審視這五十年來台灣師大與整個台灣師範體系的歷史的時候,就會駭然驚訝於「四六事件」對我們所造成的影響。五十年來,師範體系的保守性,似乎是一件「不證自明」的事情,在這一個國家師資養成過程中,這個保守性不斷地透過一批批師範生的養成教育,過渡到我們的基層教育體系中,再灌輸到新一代人民的意識裡去。
「四六事件」在今天的意義
從這個觀點看,「四六事件」在今天的意義,就在於讓我們重新面對、再塑造一段屬於我們自己的師範體系的歷史,當我們從師範體系的內部與外部對國民黨政權、對陳誠、對謝東閔、對彭孟緝......這些人提出質詢的時候,我們也同時在面對我們今天所遭遇的問題。歷史之所以要不斷被重提、責任之所以要不斷被追究,是因為,所有的歷史,不僅僅是過去的歷史,而且是今天的歷史,也是未來的歷史,師大同學對「四六事件」歷史重塑的工作,師範人對於自己,應該要有不同於統治者詮釋的歷史觀,這應該是「四六事件」在今天的意義。
無意中到這部落格,看到這麼多文章和回應,沒耐心的我竟然也著迷的看到要回應,看了這篇文章介紹bass lake想起彰化中學的班長,在大學畢業後繼承父志在irving ca臺灣人教會當牧師,等下把這部落格介紹給他看
回覆刪除本文的bass lake 應垓在加州的那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