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3日 星期三

鄉土好滋味──金桔農莊

過中正大學大門,路開始變窄,在那交界處,有一條小路通往金桔農莊。經過一小片鳳梨田,穿過竹子搭的牌樓,就進入了一個靜謐安詳的農莊。右邊是波羅蜜樹構成的綠蔭,左邊先看到一個古老的穀倉,後面是大片金桔樹、桑樹,還有聖誕紅為伴的步道。再往前走,就是外觀古老的三合院,有大大的前庭,但是看起來又不是那麼「古味」,因為門窗很俏皮地用樹幹切片和樹枝莊飾著,看得出主人的用心和藝術品味。右邊的房舍屋頂被鮮豔的炮杖花遮得看不見,增添幾分熱鬧與溫暖。

 停車場的另一頭是一座可容納近兩百人的大涼亭,欄杆也以樹枝、樹輪來構成。在此陳列了一些金桔產品,以及農莊的簡介。裡面放了許多看來有點笨重的桌椅,仔細一瞧,真不簡單!這些桌子都是用舊裁縫車改的,各色各樣、各種品牌,這是女主人的另一種收藏。桌面上有一個小玻璃櫥,每個桌子都裝了不同的東西,如桃花心木的種子、阿伯勒的種子,上面又放一張經文小卡片,或是一張照片。

大涼亭半凌空搭在一片果園之上,涼亭的下面就是一間採光良好、設計得很有美感的禮拜堂。純白的門,嵌著葉子圖樣的雕花玻璃,把手用樹枝做成。教堂內,每根柱子都做了簡單的燈箱,裝飾著樹幹的圖樣。這個禮拜堂,可以當成一般的演講廳使用,主人更歡迎教會團體前來借用。近日靈糧堂教會就每個禮拜借此地做禮拜。

從禮拜堂再往下走,是一處可以當教室使用的空間,擺放著各種農村生活用品,一輛牛車,還有用枕木做成的桌椅。旁邊則是蓋得很漂亮、很有特殊風格的洗手間。

金桔農莊主體建築的三間房子被命名為:店仔、學堂、講古。「講古」就是被炮杖花蓋得嚴嚴的那間,是一間小小的博物館,陳列著金桔家族的歷史資料,以及女主人所收藏的各種昔時生活用品。在這裡,我們看到了金桔產品的得獎紀錄、蔡海標先生自撰的廣告歌「介紹民雄名產正桔餅」、他所手書的「新農場綱領」、家族老照片等等。從這些資料裡,看到了一位認真勤奮的實業家,以及祖孫三代以來兢兢業業、不斷求進步的精神。在「新農場綱領」中,蔡海標寫道:「農為國本,尊從報國,始終一貫,研究努力……留意土地,盡力改良,務守農道,信神無愁」,更可看出一位基督徒對自己職業的認同與用心、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創業者的兒孫也繼承了這樣的精神,用心於企業的同時還有著虔誠的基督教信仰。第二代的蔡得益是民雄教會的長老,目前仍熱心於儲蓄互助社的工作,第三代蔡錫安則在教會擔任執事。1992年蔡錫安獲得全國十大傑出青年農民「神農獎」。

   

  從金桔產業到金桔農莊,主要是第三代媳婦廖俐佳的構想。她說,創業難、守成更難,當產業遇上瓶頸時,她主張可以試著開放參觀,利用面積不小的土地來做休閒農場。2002年開始構想、著手,先將921地震中傾頹的牛舍和舊屋做一番整理,年底就開始開放參觀。主要的服務項目是提供團體遊覽、學校的戶外教學。來此可以參觀金桔工廠、自己採果(除金桔外,還有桑葚、百香果、麵包樹、酪梨、芒果、龍眼、波羅蜜等多種果樹)、做盆栽、玩鄉土童玩等等。另外,廖俐佳還設計出金桔風味餐,包括金桔米糕、米粉等,非常受歡迎。

可惜的是,目前風味餐只供應給預約團體,一般零散的參觀者吃不到。

農莊的一部分,目前有位蔡先生在此開餐館,名為「生活栽培」,提供簡餐,食材新鮮精緻,相當好吃,是中正大學附近熱門的吃飯處。

金桔農莊基本資料:
地址:嘉義縣民雄鄉三興村38號(中正大學旁)。電話:05-2720351,傳真:05-2720204。網址:www.kingezi.com.tw
注意事項:歡迎團體25人以上預約參觀。

2 則留言:

  1. 新農場綱領有趣也引人深思
    我也是咳嗽常客,大概是身寒氣虛
    我推薦一味:客家酸柑茶,相關網頁如下:
    http://blog.yam.com/hakkanews/article/5711714
    欲購可以連絡許時穩037-601980

    回覆刪除
  2. 妳的旅遊版拍的真不錯
    非常符合本報鉅細靡遺的要求

    我們家小時後的偏方是
    楊桃與冰糖蒸一蒸 上面加些川貝粉

    回覆刪除

香港基督教墳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