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農業崩潰史,和楊儒門有甚麼關係?
他是這部歷史的一部分。出身農村,有務農的阿公阿嬤、離農務商的父母,在日益惡化的農村經濟中家庭解體,高職畢業後開始做工討生活,當了兵,離開農村。他騎車環島旅行去看見識這個大世界(「練習曲」?),遇見一個窮苦自力更生的孩子,依照他自己的說法,與這個「死囝仔」的相遇是他人生的轉捩點,在「死囝仔」生病無錢就醫而死之後,他決心要替相同遭遇的窮人孩子爭取應有的照顧和權利,決定「作戰」。2003年11月開始,他開始製造會發出聲響、火光、煙的「詐彈」,放置在容易發現之處,安放字條上面寫著:「炸彈勿按。一、不要進口稻米。二、政府要照顧人民」,之後又做了十餘次,每次的訴求大同小異,成為日後媒體所稱的「白米炸彈客」。2004年年底他主動投案,支持與聲討的聲浪此起彼落,政客與各方勢力競相插手分得此事的效應。
吳音寧是因為注意白米炸彈客的新聞,看到那麼多互相矛盾的內容,而想知道楊儒門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她和獄中的楊儒門通信,把這些信件整理成楊儒門的自傳《白米不是炸彈》,同時自己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寫了這本厚達450頁的大書。《白米不是炸彈》是楊儒門探索自我的歷程,而《江湖在哪裡》是從台灣看楊儒門這個人、楊儒門現象的形成與發展。
《江湖在哪裡》談到楊儒門的部分,相對篇幅並不算多,但可視為本書最精華之處。音寧並不形塑他為英雄,甚至對他的行為也不做評價,只是告訴我們她所知道的。〈窮人擁有什麼?〉這章,寫得非常動人。窮人擁有:海風以及海風中的性格、自由以及自由的茫然、險境及險境求生的決心、放在心中的愛、一路被拉遠的距離、死亡及大不了一死的勇氣。她交代了楊儒門的思維方式和行動抉擇,以及產生這些的背景。
讀到這裡,想到主流媒體對楊儒門的形象塑造,以及某些人眼中「恐怖分子」及「良心犯」的奇怪對立,是多麼的卡通化。而接受兩端平板印象的我們,好像很難不朝哪邊站。
那,楊儒門到底是個甚麼樣的人?
仍然難以下定論啊。
當我讀到楊儒門在軍隊中曾拼死拿槍抵住欺負他的長官、退役後繼續保持對軍事的興趣、熱心了解極端主義的武裝團體、甚至還想去當傭兵,有一種複雜的感受。軍事技巧,那是我所無法理解的興趣,卻隱約知道在台灣這是一塊不容忽視的次文化領域。不知怎麼,讀到這段,我就想到發起圍剿「十一寇」的「台灣人俱樂部」主持人和他的「台灣民兵團」,以及在石門古戰場看到紅色噴漆寫的「台灣魂」。
險境求生、逼到時就和他拼了,反正不怕死的人最大,這些快意恩仇的想法,從俠義古裝片到好萊塢英雄片不斷教育著我們(但片中死的都是別人而非主角)。真實人生中,的確少不了不惜一戰的勇氣,也需要求仁得仁的英雄。可是,仍對這種思考方式感到害怕。這是叢林法則,是對社會體制已經徹底失望的最後手段,不該是被鼓勵的常態。
我仍然認為,對社會不滿到一個程度,對理想熱衷到一個程度,以為透過某種激烈行動就可改變大局,這種思考是危險的。仍然無法不認為:白米炸彈客引起的社會恐慌與政治效應,及白米炸彈客的英雄化,為類似行動提供了某些指引。實在不希望看到社會不滿日益增強、社會對立繼續深化、抗議的手段越來越絕對。
楊儒門的行動有沒有促成農業政策的改變?有沒有讓窮孩子得到更多的照顧?白米炸彈客事件落幕後,一切似乎又恢復了「正常」,繼續滾動的輪子並沒有改變方向。
但是,他的行動某種程度應該仍引發了一些人心裡面微妙的改變。最具體可見的就是這本書的誕生。音寧寫了這本書,讓更多人一起面對台灣農業崩潰的現象。這本書讓白米炸彈行動不只有片時的政治效應,還能進一步累積後續的力量。
不過,我仍擔心著,他所採用的手段,也點起另外的火種,還會在往後以各種不同的形式燃燒起來。
如果楊儒門不是獨行炸彈客,而是真的有包含「斥候、前觀、通信、刺客」的組織,又會如何?
農業崩潰方向逆轉的可能性實在不知道在哪裡。楊儒門的素樸訴求,其實很難達成。而這本厚厚的書,讓我們得知這崩潰的過程是多麼多、多麼廣的力量一起參與其中,政府雖然要負很大的責任,但現在也已不是一兩個政策的改變可以挽回的,而最困難處理的,是這過程當中滋生出盤根錯節的各種利益,在民主的制度中輕易取得支配者的地位,奴隸與奴隸主,難以分割的生命共同體。
「太多的問題,但我們總要做點事,縱使是很小很小的事」(本書後記)。
音寧的實踐方式,在我看來是比楊儒門有意義的。在行動之前,先了解自己感受的真實性,各種問題所為何來。
面對看似無法撼動的結構,需要細緻確實的分析,去找到施力點。
而在面對這些現象的因果關係仍充滿疑惑之時,我倒覺得不要急著想要做甚麼事。
在衝動地把自己獻上之前,先好好弄清楚問題之所在吧。如果有機會遇到熱血青年,我想這樣勸告他們。
真想也快快去弄一本來讀!
回覆刪除佩服吳音寧苦行般的實踐力,佩服她靜靜燃燒的熱情與她的理性。
關於楊儒門現象,我有著和Judie相同的憂慮:
”不過,我仍擔心著,他所採用的手段,也點起另外的火種,還會在往後以各種不同的形式燃燒起來。”
最近注意著德國如何討論1977年的”德國之秋”的情形。
1968的學生運動以不同的形式延燒,有一支走向極左的暴力路線,成立了赤軍連。當這些熱血青年搶劫百貨公司,打死警察時,自由派的輿論基本上都還是同情著他們的,認為這是對抗一個已經成為怪物的”國家”機器,所必要的”象徵性”行動。
但是1977年發生了綁架與劫機案,赤軍連挾持人質,要求釋放獄中同伴。這件事後來的發展是:在摩加迪休機場,以色列特種部隊救了機上的人質,赤軍連在獄中的人(四個極有個人魅力的領袖人物)自殺,赤軍連殺死手上的人質(Mercedes-Benz的總裁),正式向國家機器宣戰。但是一連串激烈的暴力行動,讓輿論整個逆轉了,他們被正式打為恐怖份子。
三十年後回顧那一場惡夢,當時的總統施密特被問到這是一個法治國家的勝利還是失敗,他說:”國家沒有什麼要輸贏的,法治國家只是在求生。”
老報人Theo Sommer則說起當年,當暴力還沒有升高到不可收拾時他寫了一篇社論,主題為:”寧願要個軟弱的國家,不要一個沒心腸的國家”。但是當民航機被劫持,機上人員被殺害之後,他覺得這樣的口號是不行的。
在全球化體系支配著人的生活的21世紀。台灣的問題是更多更困難解決的。台灣國(一個法治的民主國家)的生存是更困難的。
真的是希望有一些小事,讓我們可以做,可以對舒解暴力之結有一點點幫助。
當我看無米樂那紀錄片時﹐覺得台灣農業不是到了最近提倡所謂的商業全球化﹐才被
回覆刪除犧牲掉。甚至比國民政府振興出口加工業更早。是在利用農會壓價收糧儲存﹐養六
十萬反攻大軍開始﹐農民就已經被剝奪掉真正自組合作產銷管道﹐未來在自由市場
競爭的機會。所以寫書的作者某程度對﹕台灣的農業史﹐是衰退史。
不過﹐農業也有不同的層面。台灣有關糧食作物的農業一直衰退﹐園藝作物卻有不
同的發展。農校和農業改良廠研發育種的﹐大都是園藝作物。台灣的植物育種學一
向是世界頂尖。比方蘭花和鬱金香的育種銷售﹐就幾乎使歐洲花農丟掉飯碗。所以
作者擔憂的﹐應該是台灣的傳統農業﹐特別是米農。
日本的工業發達不必多說。農業卻沒有走上南韓和台灣的路。對外貿易說要開放﹐
卻同時對國內產業進行獎勵保護。奸詐非常。但日本政府敢對強勢國家來這步﹐是
因為國內有堅守飲食習慣的消費者﹐自己人吃自己生產的東西﹐作堅固靠山。換句
話說﹐有米有麥﹐就吃自己能生產的米。一樣是米﹐寧可吃自己的米而不是進口米。
這不完全是愛國心所使﹐而是日本人真的欣賞自己的米文化(各式米點心和壽司)﹐
而日本米真的種得比任何進口米好吃。所以在全球化之下﹐反而是別人買日本米﹐
而不是日本的農民倒楣。
那台灣滿街到處的乳製品﹑麵包﹑和西點﹐代表什麼呢﹖
楊儒門如果真的要做炸彈﹐炸的就不是農委會而已。可能要炸社會文化的演進﹐提
議回到那連以前都不曾存在過的獨立桃花源。美國中西部和南方也有一些反聯邦政
府﹐抗帨自行武裝的militia 。往往用基督教基要派教義作口號﹐卻從來講不清楚
到底什麼是這些反對進展的人們當初的伊甸園。
同一個議題﹐有不同角度來想。
Tony 的看法牽涉到許多問題,我也不知從何討論,簡單再寫幾點感想。
回覆刪除書中略微點出台灣農業衰退和黑金政治的關係,這個建立在盤剝農民與農村的體制至今透過選舉機制仍在加強中。此體制不變,不管是米作轉為精緻農業,或是農地利用的改變,都可能逼原來的農民進一步失去生計,朝貧富懸殊加大的趨勢走。
台灣今日農業困境,是糧食政策失守、政府屈從於美國主導的「農產自由市場」的結果。日本在保護本土農業上所花的力氣,很多人都有討論到,絕不是只靠日本人愛吃日本米辦到的,農民本身與農業團體的努力,不容小看。本土農產的運銷方式、產地標示、品牌的建立......台灣的農會其實若好好做事,是很有可為的。
在對抗所謂的全球貿易自由化的時候﹐很重要的是農民要自覺﹐不要輕易地被物化。
回覆刪除意思是說農民要學習促銷生產的整體生活形態和文化﹐不只是產品本身﹐而將自己
或讓別人把自己當成是生產的工具/媒介而已。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生活經驗越交流越
接近﹐在地公平交易的功能就越容易啟動﹐繞過中間得利的集散經銷。
高經濟作物在這方面比較容易成功。一旦網路購買使產地直銷成為可能﹐就能脫離
以往農會合作社經銷的形態。糧食作物這方面的確困難。不過不少公益團體﹐比方
主婦聯盟的共同運銷合作社﹐已經搶入以前那種都靠農會經營運銷的地盤﹐造成經
營板塊的鬆動。有機米和有機蔬菜﹐也許是下一波台灣精耕式農業在國際市場還具
備競爭力的希望。另一方面﹐就看在地的消費者願不願改掉買便宜貨大量消費的習
慣﹐少一點消費的量但是花一樣的錢買健康在地的農品。
以後農業和電子控管科技的分隔也會越來越模糊。作農還能營生的﹐不會再是“老
農”或是不具科技知識不適任別種行業的人。現在美國農友還能繼續做的﹐都是些
能夠自行使用電腦機械﹐透過衛星﹐測量預估各種環境指標﹐儘量降低人勞動力的
大學畢業生。
農業生產本身不太可能消失﹐是桃花源式的農居生活形態是否保留﹐跟全球作物生
產運銷的關係間有所爭議。這兩個向度如果不分清楚看﹐就有白米炸彈到處亂放的
案例。
結合公平貿易理念推動原住民部落共同產銷平台 - 淺談「部落e 購」的理念建構
http://atipc.homelinux.org/xoops22/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251
台灣國際有機生活時尚展 (09/28 - 09/30 台北世貿大樓)
http://www.lohas-city.com/introduction01.htm
"台灣的農會其實若好好做事,是很有可為的。"
回覆刪除我不是很了解農會的運作方式
可是長久以來好像只是地方派系爭鬥分贓之處
不知道實質上是否對農民與農業真的有所貢獻?
近來農委會推產銷班,在組織工作上多賴地方農會。有些農會如信義鄉農會就發展出有文化特色的農產品製造產銷。也有農會透過產銷班作研發,在農業技術上不斷突破。
回覆刪除產銷班加農會,粗淺的觀察是可能成為農產企業的。
現在的農會與地方政治勢力利益共生,的確有分贓吸血的一面,特別是金融信用部的人謀不臧。但是農民仍需要一個組織(自主的、民主的)來共同奮鬥,而非單打獨鬥。從這個角度看,農會仍有存在的價值,但組織需要更大的自由與自主性,並且彼此間要能夠良性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