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4日 星期二

行動研究、知識革命與司馬庫斯

拉互依是靜宜大學生態研究所的碩士,他的研究題目為:《是誰在講什麼樣的知識—地方知識實踐與 Smangus(司馬庫斯)部落主體性建構》,指導教授林益仁。

他的研究方法很特別,叫做「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簡單來說,是「研究者企圖描述、詮釋、說明事件(探究),並尋求改善(行動),使之更好(目的)。」另一則更清楚的定義是,在行動研究中,被研究者不再是研究的客體或對象,他們成了研究的主體。通過「研究」和「行動」的雙重行動,參與者將研究的發現直接用於社會實踐,進而提高自己改變社會現實的能力。研究者的目的是喚醒被研究者,使他們覺得更有力量,而不是覺得更加無力,在受到社會體制和其他勢力的壓迫下,還受到研究者權威的進一步壓制。行動研究者扮演的,只是觸媒的角色,幫助參與者確認和定義研究的問題、對分析和解決問題提供一個思考的角度。(摘自陳品潔文)


有別於原住民傳統的口傳歷史,拉互依研究的泰雅傳統生態知識,嘗試將口傳的生態智慧,付諸於文字,為泰雅族的生活智慧留下紀錄。其中許多泰雅語命名的事物,背後蘊含著所賴以維生動植物的關鍵知識、土地與生物棲地的文化互動關係,以及生活習慣,不能像一般翻譯的方式,僅解釋字面的相對意義,研究者還得嘗試思考與衡量口傳下來種種說法之間的差異,這些說法和他們泰雅人的生活、儀式、祭典當中之間的關係,再用生命經驗來詮釋,並將它們文字化。(摘自陳品潔文)


拉互依在研究過程中尋找自己、摸索部落共同體的生存之道、探求泰雅文化的存續可能,更精采的是,透過他的實踐,也造成了一場知識革命。

在歷來以司馬庫斯部落作為研究對象的近三十篇論文裡,這是第一次、研究者親自向被研究者報告其研究成果,並要接受被研究者的檢視和提問。(摘自greenlost文)


這場以母語進行的口試,揭發語言作為文化載體的重要性:

在Lahuy與族人之間以母語對談的過程中,在場的觀眾都能深深的體會到作為文化載體的「語言」,其地位有多麼的重要。以泰雅族的gaga為例,Lahuy認為它其實正可作為原住民語言裡「一字多義」的代表:那不但是意味著族人欲跨越彩虹橋所必須遵從的做人處事的規矩、倫理,它同時也是無法與人和環境分離的一種與時俱進的共識,而絕不僅僅是隨時間流逝而定格的片面知識累積。於是,兩個人之間會有屬於彼此的gaga,一個部落也會有屬於一個部落的gaga,但在不同的語言系統和思想習慣裡,外來的研究者或是我們,卻容易將其拆散成一個又一個的禁忌,而忽略了它們在人、環境與時間裡的關係。
回顧現時的教育體制,我們會發現到迄今並沒有一套足以挽救語言流失、同時也是文化流失的設計
。(摘自greenlost文)


拉互依是司馬庫斯部落共同體的受益者,也將繼續為這個共同體的未來付出。

這種特別的研究所生涯、特別的研究途徑,不僅是一則軼聞,應該對整個台灣社會有很深刻的啟發。

拉互依的學習、研究、考試的過程,非一般所認知的學院形式,卻無一不踏實,禁得起學院體制的檢驗,同時也挑戰了目前學院產製知識的過程與盲點。拉互依的行動研究,使得教學者同時是學習者、被研究者同時是教學者、研究者同時是參與者、知識的產製不單單透過文字為載體更透過實際行動。

我最近正在讀布農族作家霍斯陸曼‧伐伐的《玉山魂》,這本很像民族誌的小說,是伐伐努力想要保存的族群記憶。先人的智慧是公共財,不僅屬於這個族群,也屬於凡想親近者。他在序言中引了一段未說明出處的話:

如果你的出現是認為要幫助我、教育我,那麼請你回去。如果你將把我的經驗看成你生存的一部分,那麼或許我們可以一起努力。

我想,原住民的生態智慧,對族群的生存而言極為重要,文化的傳承亦然。另一方面,這些知識對於同時生存在這塊土地上的人而言,也不是博物館內的展覽品,而是值得敬重學習的對象,甚至攸關我們未來的生存。原住民傳統知識的建構,是一場知識革命,可能建造這個時代的方舟。

【推薦閱讀】

greenlost :地方知識的回歸-記Lahuy在司馬庫斯的論文口試

陳品潔:記一場行動研究的落幕與一場社會運動的開始


(最後忍不住要說,我以有林益仁這樣的朋友為榮!)


延伸:

Lahuy Day

2 則留言:

  1. 補個林益仁的小故事:

    司庫口試前兩天,我剛好遇見他,是在台灣人權促進會的營隊,地點在南投的望鄉部落。在演講中就聽他講到即將到來的司庫口試,大家聽了都覺得很棒。

    傍晚演講結束,益仁就開車下山,過了一小時,他打電話來說撞車了,車頭全毀,人在救護車上,看能不能幫忙找律師。據旁觀者說是那種算是命撿回來的撞法。

    台權會的工作人員隔天下山說要去看看他的傷勢,結果,說已經上司庫去了~~

    一個值得敬禮的學術工作者。

    回覆刪除
  2. 謝謝 wobblies 通報,太久沒和益仁聯絡,竟不知出此大事。
    剛剛和他通了mail,他說:「我的愛車小綠當場車頭全毀,人卻奇蹟似地幾乎毫髮無傷,隔天還上山口試Lahuy。我感謝上帝留我性命,在瞬間的2、3秒鐘,我感覺到人的有限與無助。」

    順便大大宣揚一下:靜宜生態所的另一位原住民學生Neqo(乜寇‧索克魯曼),以新作《東谷沙飛傳奇》獲得吳濁流文學獎正獎,昨天舉行盛大的新書發表會。

    《東谷沙飛傳奇》由印刻出版,是以布農文化為基底的奇幻文學,非常特別,推薦大家買來閱讀。

    回覆刪除

韓國戒嚴又解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