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0日 星期二
520 感慨
在這新時代展開的時刻,發出不合時宜的感概,拾起不被重視的記憶,其實是為了提醒自己:或許,有些事情仍得從頭做起。
今天的就職演說,寫得很好。中時電子報甚至一度下了這樣的標題:連結民主與兩岸 馬英九演說形塑新台灣民族宣言 (不過後來就沒看到了),雖有點令人錯愕,但這可能正是未來的路徑。新台灣民族,在演說中完全沒有提到這字眼,但的確用了很多次「台灣」來指稱這個國家。就像2000年,陳水扁用心拿捏「台灣」和「中華民國」的使用。2000年時,聽著陳水扁不能不使用「中華民國」,心裡感到很複雜,有一種很窘(囧?)的感覺。2008年,馬英九說了很多「台灣」,我想真誠的統派也會感到很不舒服吧。從陳水扁不得不用「中華民國」,到馬英九不得不說「台灣」,這是這八年中,令人感到值得高興的發展。外來政權在地化,透過民主程序取得正當性,若要進一步鞏固,還是得有個和現實能夠搭配的憲法、而非一部「蒼蠅戴龍眼殼」的遷佔國家憲法吧。所以,不認真推正名制憲的民進黨,搞不好這下子會變成國民黨去做。
不過,比起2008年的就職演說,我還是覺得2000年的有較多動人的詞句。
我想錄幾段來分享。有興趣的話,請和2008年的作些比較,或許會發現:很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0年陳水扁總統就職演說摘錄:
公元二○○○年台灣總統大選的結果,不是個人的勝利或政黨的勝利,而是人民的勝利、民主的勝利。因為,我們在舉世注目的焦點中,一起超越了恐懼、威脅和壓迫,勇敢的站起來!
台灣站起來,展現著理性的堅持和民主的信仰。
台灣站起來,代表著人民的自信和國家的尊嚴。
台灣站起來,象徵著希望的追求和夢想的實現。
親愛的同胞,讓我們永遠記得這一刻,永遠記得珍惜和感恩,因為民主的成果並非憑空而來,而是走過艱難險阻、歷經千辛萬苦才得以實現。如果沒有民主前輩們前仆後繼的無畏犧牲、沒有千萬人民對於自由民主的堅定信仰,我們今天就不可能站在自己親愛的土地上,慶祝這一個屬於全民的光榮盛典。
今天,我們彷彿站在一座嶄新的歷史門前。台灣人民透過民主錘鍊的過程,為我們共同的命運打造了一把全新的鑰匙。新世紀的希望之門即將開啟。我們如此謙卑,但絕不退縮。我們充滿自信,但沒有絲毫自滿。
個人深切的了解,政黨輪替、政權和平轉移的意義絕對不只是「換人換黨」的人事更替,更不是「改朝換代」的權力轉移,而是透過民主的程序,把國家和政府的權力交還給人民。人民才是國家真正的主人,不是任何個人或政黨所能佔有;政府是為人民而存在的,從國家元首到基層公務員都是全民的公僕。
政黨輪替並不代表對於過去的全盤否定。歷來的執政者為國家人民的付出,我們都應該給予公正的評價。
在選舉的過程中,台灣社會高度動員、積極參與,儘管有不同的主張和立場,但是每一個人為了政治理念和國家前途挺身而出的初衷是一樣的。我們相信,選舉的結束是和解的開始,激情落幕之後應該是理性的抬頭。在國家利益與人民福祉的最高原則之下,未來不論是執政者或在野者,都應該能不負人民的付託、善盡本身的職責,實現政黨政治公平競爭、民主政治監督制衡的理想。
* * *
20世紀的歷史留給人類一個最大的教訓,那就是-戰爭是人類的失敗。不論目的何在、理由多麼冠冕堂皇,戰爭都是對自由、民主、人權最大的傷害。
過去一百多年來,中國曾經遭受帝國主義的侵略,留下難以抹滅的歷史傷痕。台灣的命運更加坎坷,曾經先後受到強權的欺凌和殖民政權的統治。如此相同的歷史遭遇,理應為兩岸人民之間的相互諒解,為共同追求自由、民主、人權的決心,奠下厚實的基礎。然而,因為長期的隔離,使得雙方發展出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從此阻斷了兩岸人民以同理心互相對待的情誼,甚至因為隔離而造成了對立的圍牆。
如今,冷戰已經結束,該是兩岸拋棄舊時代所遺留下來的敵意與對立的時候了。我們無須再等待,因為此刻就是兩岸共創和解時代的新契機。
海峽兩岸人民源自於相同的血緣、文化和歷史背景,我們相信雙方的領導人一定有足夠的智慧與創意,秉持民主對等的原則,在既有的基礎之上,以善意營造合作的條件,共同來處理未來「一個中國」的問題。
本人深切瞭解,身為民選的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自當恪遵憲法,維護國家的主權、尊嚴與安全,確保全體國民的福祉。因此,只要中共無意對台動武,本人保證在任期之內,不會宣佈獨立,不會更改國號,不會推動兩國論入憲,不會推動改變現狀的統獨公投,也沒有廢除國統綱領與國統會的問題。
大陸在鄧小平先生與江澤民先生的領導下,創造了經濟開放的奇蹟;而台灣在半個世紀以來,不僅創造了經濟奇蹟,也締造了民主的政治奇蹟。在此基礎上,兩岸的政府與人民若能多多交流,秉持「善意和解、積極合作、永久和平」的原則,尊重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排除不必要的種種障礙,海峽兩岸必能為亞太地區的繁榮與穩定做出重大的貢獻,也必將為全體人類創造更輝煌的東方文明。
親愛的同胞,我們多麼希望海內外的華人都能親身體驗、共同分享這一刻的動人情景。眼前開闊的凱達格蘭大道,數年之前仍然戒備森嚴;在我身後的這棟建築,曾經是殖民時代的總督府。今天,我們齊聚在這裡,用土地的樂章和人民的聲音來歌頌民主的光榮喜悅。如果用心體會,海內外同胞應該都能領悟這一刻所代表的深遠意義-
威權和武力只能讓人一時屈服,民主自由才是永垂不朽的價值。
唯有服膺人民的意志,才能開拓歷史的道路、打造不朽的建築。
(2000年的陳水扁,實在比2008年的馬英九,向對岸表達出更多的善意!而且更加清楚地表達,兩岸關係必須建立在民主價值之上。)
深切期待,馬英九總統能深刻把握民主價值,在「維護台灣尊嚴」時明確表達國家主權不能矮化。
勿忘1988年520農民運動!特別是社會貧富差距拉大、市井小民為生活苦苦掙扎之際。社會的不公,掌權者的不義,將會再度逼出人民的力量!
最後,一起來聽1980年代後期最具代表性的民主運動歌手:王明哲。特別推薦:
O5《犧牲換來的覺醒》
O7《基層兄弟(給黨工)》
僅以這些歌曲,獻給那些民主運動中的無名英雄。
在這個夜裡,我特別想念這種歌聲、那些人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篇似乎主題不清,顯得很雜亂。但還是決定讓它維持原樣。
我想還是再簡單談一下為何我認為兩篇就職演說很像,以及這樣的相像有何意義。
首先,在媒體的報導中,兩次都一樣強調就職演說著眼於兩岸和平,向中國釋出善意。
其次,都認為自己的當選是台灣民主的里程碑,是台灣民主政治的成就。
第三,就是對「台灣」做出新詮釋。
當然,兩個黨的屬性和路線有很大差異,兩篇就職演說相異之處遠比相似之處多。
不過,我覺得這些相像之處,或許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台灣作為一個政治共同體」的事實。
不管統治者的主觀意願是統是獨,當選中華民國總統,就得捍衛台灣價值,面對中國無盡的打壓。
另一方面,我們也可藉由這兩篇就職辭的相似,看出說與做之間的差距。重要的不是這些宣稱,而是實際的運作是否依循宣稱的方向。
所以,未來數月,請全國人民和敵國政府一樣,努力來對總統「聽其言、觀其行」吧。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兩次520股市下殺來回應也很像...^^
回覆刪除八年來
有沒有完成什麼偉大任務
我是不在乎
我在乎及難過的是
一路支持的"本土"政權
到最後竟比兩個片子還不如
多數人民,檢調,媒體寧願相信騙子
也不相信執政八年的"本土"政權
把政府搞到比詐騙集團還臭名
阿扁真的很厲害...
To hyc:
回覆刪除個人覺得那個臭名有百分之七十以上是泛藍統媒搭配國親演出的,人民卻被洗腦信以為真,哀哉;政治是綜藝的、演出的,大部分被呈現出來的不過是經過精心算計安排的,所以最後輸出到人民的就是導演要的,而目前台灣政治環境下,你我都知道是誰在導這齣戲,結局當然也是導演算計中的;但阿扁政府竟無法招架,確實是無能。我ㄧ直覺得李登輝說得一句話很可以為阿扁政府做結論:「沒有信仰」。阿扁一上臺就該做的轉型正義、正名、制憲等都得在晚期被「泛藍統媒、國親」逼的無處可退才驚覺要作,但為時已晚,不管怎麼作都可在鋪陳好的紛圍裡被輕易的貼上「導演要的」標籤。不過也可說這是阿扁糾由自取,阿扁上台後努力想「國民黨化」的種種作為正是阿扁政府失敗的原罪。
我倒是覺得不像,
回覆刪除在宿舍電視機前聽了第一段,就很三條線,
還有什麼鬼九二共識?有本事就直接說一中各表阿!
不過戰後新移民那段還挺感人的,
沒投他的,會覺得台灣真是了不起的國家,那麼包容;
投給他的,會更感動,效果跟三級貧戶變總統的fu很像。
台灣能有這麼開闊的心,選出這種背景的總統,
而他第一段就讓人感覺他要清算前朝?
格局也不大嘛!
兩次就職演說,一次不在場,另一次沒看新聞
回覆刪除都沒印象了
倒是從網路新聞的片段中
覺得馬囧統大概跟阿扁半斤八兩-不會是為真理想打拼的人,而是會換位子換腦袋的人
這對馬與憂心馬的對中立場的人來說,可能是好的
我看他還真的蠻戒慎恐懼的,台-中關係應該不會太軟吧
他跟阿扁像的地方,而且可能更難作為的是:
這是油水缺,要分油水給自己的人與國民黨
黑金政治呀,我們不必擔心它會變成看不見的歷史
各位犀利的補充,我很佩服,也都贊成。
回覆刪除看清「虛假的太平盛世」,努力做我們該做的,繼續堅持該堅持的,是咱的自我期許。
政治的現實,曾經逼得陳水扁政府對自身理想一再妥協,這同樣的現實,也必然成為馬英九政府的緊箍咒,我只能希望這樣的現實能成為台灣的安全瓣。
回覆刪除唯一的不同是:陳政府始終受到立法權的強力制衡,但馬政府則三權(五權)全抓,令人擔心。
再找相關資料
回覆刪除剛好逛到你家
寫的很棒 加油
台灣加油
補:2008馬的就職演說
回覆刪除各位友邦元首、各位貴賓、各位僑胞、各位鄉親父老、各位電視機前與網路上的朋友,大家早安,大家好!
一、二次政黨輪替的歷史意義
今年三月二十二日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台灣人民投下了改變台灣未來的一票。今天,我們在這裡不是慶祝政黨或個人的勝利,而是一起見證,台灣的民主已經跨越了一個歷史性的里程碑。
我們的民主走過了一段顛簸的道路,現在終於有機會邁向成熟的坦途。在過去這一段波折的歲月裡,人民對政府的信賴跌到谷底,政治操作扭曲了社會的核心價值,人民失去了經濟安全感,台灣的國際支持也受到空前的折損。值得慶幸的是,跟很多年輕的民主國家相比,我們民主成長的陣痛期並不算長,台灣人民卻能展現日趨成熟的民主風範,在關鍵時刻,作出明確的抉擇:人民選擇政治清廉、經濟開放、族群和諧、兩岸和平與迎向未來。
尤其重要的是,台灣人民一同找回了善良、正直、勤奮、誠信、包容、進取這一些傳統的核心價值。這一段不平凡的民主成長經驗,讓我們獲得了「台灣是亞洲和世界民主的燈塔」的讚譽,值得所有台灣人引以為傲。顯然,中華民國已經成為一個受國際社會尊敬的民主國家。
不過,我們不會以此自滿。我們要進一步追求民主品質的提升與民主內涵的充實,讓台灣大步邁向「優質的民主」:在憲政主義的原則下,人權獲得保障、法治得到貫徹、司法獨立而公正、公民社會得以蓬勃發展。台灣的民主將不會再有非法監聽、選擇性辦案、以及政治干預媒體或選務機關的現象。這是我們共同的願景,也是我們下一階段民主改革的目標。
在開票當天,全球有數億的華人透過電視與網路的直播,密切關注選舉的結果。因為台灣是全球唯一在中華文化土壤中,順利完成二次政黨輪替的民主範例,是全球華人寄以厚望的政治實驗。如果這個政治實驗能夠成功,我們將為全球華人的民主發展作出史無前例的貢獻,這是我們無法推卸的歷史責任。
二、新時代的任務
未來新政府最緊迫的任務,就是帶領台灣勇敢地迎接全球化帶來的挑戰。當前全球經濟正處於巨變之中,新興國家迅速崛起,我們必須快速提升台灣的國際競爭力,挽回過去流失的機會。當前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穩定,將是我們振興經濟必須克服的困難。但是,我們深信,只要我們的戰略正確、決心堅定,我們一定能達成我們的預定目標。
台灣是一個海島,開放則興盛、閉鎖則衰敗,這是歷史的鐵律。所以我們要堅持開放、大幅鬆綁、釋放民間的活力、發揮台灣的優勢;我們要引導企業立足台灣、聯結亞太、佈局全球;我們要協助勞工適應快速的科技變遷與產業調整;我們還要用心培育我們的下一代,讓他們具有健全人格、公民素養、國際視野與終身學習的能力,同時要排除各種意識形態對教育的不當干擾。我們在回應全球化挑戰的同時,一定要維護弱勢群體的基本保障與發展的機會,也一定要兼顧台灣與全球生態環境的永續經營。
新政府另外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導正政治風氣,恢復人民對政府的信賴。我們將共同努力創造一個尊重人性、崇尚理性、保障多元、和解共生的環境。我們將促進族群以及新舊移民間的和諧,倡導政黨良性競爭,並充分尊重媒體的監督與新聞自由。
新政府將樹立廉能政治的新典範,嚴格要求官員的清廉與效能,並重建政商互動規範,防範金權政治的污染。我希望每一位行使公權力的公僕,都要牢牢記住「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這一句著名的警語。我們將身體力行誠信政治,實踐國民黨「完全執政、完全負責」的政見。新政府所有的施政都要從全民福祉的高度出發,超越黨派利益,貫徹行政中立。我們要讓政府不再是拖累社會進步的絆腳石,而是領導台灣進步的發動機。
我堅信,中華民國總統最神聖的職責就是守護憲法。在一個年輕的民主國家,遵憲與行憲比修憲更重要。身為總統,我的首要任務就是樹立憲法的權威與彰顯守憲的價值。我一定會以身作則,嚴守憲政分際,真正落實權責相符的憲政體制。我們一定要做到:政府全面依法行政,行政院依法對立法院負責,司法機關落實法治人權,考試院健全文官體制,監察院糾彈違法失職。現在是我們建立優良憲政傳統的最好機會,我們一定要牢牢把握。
我們要讓台灣成為國際社會中受人敬重的成員。我們將以「尊嚴、自主、務實、靈活」作為處理對外關係與爭取國際空間的指導原則。中華民國將善盡她國際公民的責任,在維護自由經濟秩序、禁止核子擴散、防制全球暖化、遏阻恐怖活動、以及加強人道援助等全球議題上,承擔我們應負的責任。我們要積極參與亞太區域合作,進一步加強與主要貿易夥伴的經貿關係,全面融入東亞經濟整合,並對東亞的和平與繁榮作出積極貢獻。
我們要強化與美國這一位安全盟友及貿易夥伴的合作關係;我們也要珍惜邦交國的情誼,信守相互的承諾;我們更要與所有理念相通的國家和衷共濟,擴大合作。我們有防衛台灣安全的決心,將編列合理的國防預算,並採購必要的防衛性武器,以打造一支堅實的國防勁旅。追求兩岸和平與維持區域穩定,是我們不變的目標。台灣未來一定要成為和平的締造者,讓國際社會刮目相看。
英九由衷的盼望,海峽兩岸能抓住當前難得的歷史機遇,從今天開始,共同開啟和平共榮的歷史新頁。我們將以最符合台灣主流民意的「不統、不獨、不武」的理念,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台灣海峽的現狀。一九九二年,兩岸曾經達成「一中各表」的共識,隨後並完成多次協商,促成兩岸關係順利的發展。英九在此重申,我們今後將繼續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儘早恢復協商,並秉持四月十二日在博鰲論壇中提出的「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尋求共同利益的平衡點。兩岸走向雙贏的起點,是經貿往來與文化交流的全面正常化,我們已經做好協商的準備。希望七月即將開始的週末包機直航與大陸觀光客來台,能讓兩岸關係跨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未來我們也將與大陸就台灣國際空間與兩岸和平協議進行協商。台灣要安全、要繁榮、更要尊嚴!唯有台灣在國際上不被孤立,兩岸關係才能夠向前發展。我們注意到胡錦濤先生最近三次有關兩岸關係的談話,分別是三月二十六日與美國布希總統談到「九二共識」、四月十二日在博鰲論壇提出「四個繼續」、以及四月二十九日主張兩岸要「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這些觀點都與我方的理念相當的一致。因此,英九願意在此誠懇的呼籲:兩岸不論在台灣海峽或國際社會,都應該和解休兵,並在國際組織及活動中相互協助、彼此尊重。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本應各盡所能,齊頭並進,共同貢獻國際社會,而非惡性競爭、虛耗資源。我深信,以世界之大、中華民族智慧之高,台灣與大陸一定可以找到和平共榮之道。
英九堅信,兩岸問題最終解決的關鍵不在主權爭議,而在生活方式與核心價值。我們真誠關心大陸十三億同胞的福祉,由衷盼望中國大陸能繼續走向自由、民主與均富的大道,為兩岸關係的長遠和平發展,創造雙贏的歷史條件。
最近四川發生大地震,災情十分的慘重,台灣人民不分黨派,都表達由衷的關切,並願意提供即時的援助,希望救災工作順利,災民安置與災區重建早日完成。
三、台灣的傳承與願景
從宣誓就職的這一刻開始,英九深知個人已經肩負二千三百萬人民的付託,這是我一生最光榮的職務,也是我一生最重大的責任。英九雖然不是在台灣出生,但台灣是我成長的故鄉,是我親人埋骨的所在。我尤其感念台灣社會對我這樣一個戰後新移民的包容之義、栽培之恩與擁抱之情。我義無反顧,別無懸念,只有勇往直前,全力以赴!
四百多年來,台灣這塊土地一直慷慨的接納著先來後到的移民,滋養、庇護著我們,提供我們及後代子孫安身立命的空間,並以高峻的山峰、壯闊的大海,充實、淬礪著我們的心靈。我們繼承的種種歷史文化,不但在這片土地上得到延續,更得到擴充與創新,進而開創出豐盛多元的人文風景。
中華民國也在台灣得到了新生。在我任內,我們將慶祝中華民國開國一百週年。這一個亞洲最早誕生的民主共和國,在大陸的時間只有三十八年,在台灣的歲月卻將超過一甲子。在這將近六十年間,中華民國與台灣的命運已經緊緊的結合在一起,共同經歷了艱難險阻與悲歡歲月,更在追求民主的曲折道路上,有了長足的進步。國父孫中山先生的民主憲政理想,當年在中國大陸沒有能夠實現,但今天在台灣終於生根、開花、結果。
面對台灣的未來,英九充滿了信心。多年來我走遍台灣各個角落,在與各行各業的互動當中,讓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善良、正直、勤奮、誠信、包容、進取這一些傳統的核心價值,不但洋溢在台灣人的生活言行,也早已深植在台灣人的本性裡。這是台灣一切進步力量的泉源,也是「台灣精神」的真諦。
盱衡時局,環顧東亞,台灣擁有絕佳的地理位置、珍貴的文化資產、深厚的人文素養、日漸成熟的民主、活力創新的企業、多元和諧的社會、活躍海內外的民間組織、遍佈全球的愛鄉僑民,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新移民。只要我們秉持「台灣精神」,善用我們的優勢,並堅持「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施政原則,我們一定可以將台澎金馬建設為舉世稱羨的樂土、我們引以為傲的美麗家園。
台灣的振興不只要靠政府的努力,更要靠人民的力量;需要借重民間的智慧、需要朝野協商合作、需要所有社會成員積極的投入。各位親愛的父老兄弟姊妹們,我們要從此刻開始,捲起袖子,立即行動,打造美麗家園,為子孫奠定百年盛世的基礎。讓我們心連心、手牽手,大家一起來奮鬥!
最後,請大家跟我一起高呼:
台灣民主萬歲!
中華民國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