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用望遠鏡頭拍玉山,爸爸特地拍下嘉義市街景觀和玉山。
後來下午又去仁義潭,搶在玉山隱入雲霧之前拍了幾張。
昨天把這些照片貼在噗浪和facebook上,引來許多讚嘆。有人問:原來嘉義就可以看見玉山啊?我說:我們嘉義人是玉山的孩子啊!
從小就看著這道稜線長大,玉山的身形就是故鄉的代表。
不過,印象中不曾這麼清楚看見山頭積雪。
一蕊華馬上想到陳澄波1947年的遺作:玉山積雪。陳澄波應該時常從嘉義市看玉山,就像我們一樣。
陳澄波的玉山積雪,畫於1947年。我想,應該是1、2月間完成的作品。那年的冬天很冷、很長。3月初,畫家被捲進228事件,以市參議員的身分擔任和平使,送食物到飛機場慰問國府官員、軍人,傳達台灣人的善意,盼官民對峙的局面和平收場,卻被捆綁扣押,幾天後,未經審判,就和幾位市參議員同僚一同在嘉義火車站前被軍隊槍殺。畫家留下的這幅玉山積雪,感覺畫面很有壓力,沉鬱的空氣中,亮亮的雪在山頭上,似乎要以雪白的純淨來化解那不明、晦暗的周遭。看著這幅畫,對比今天所見類似的風景,好感慨啊。
剛剛在網路上又找到一幅陳澄波的玉山,是作於1927年的玉山遠眺。這幅是他從自家住宅所望見的景色,離我爸昨天拍照的地點不遠。對比這張圖和上面的那張照片,可以看見數十年間的都市變化多麼大!
1.12補圖
Karla當天也拍了幾張照片。今天整理出來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