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7日 星期一

若耶穌降生在台灣——記2010台南神學院聖誕節

南神 2010佈置

有人說這樣的正門看起來像客家民俗村,有人挑剔對聯不工整、橫楣沒有照規矩由右至左,但我覺得這樣的構想能讓人感受到台灣土地的氣息、逐漸消失中的農業文明,表明基督與台灣的土地文化同在,這就夠了。

南神 2010佈置

竹子噴上銀漆,簡單的台灣味聖誕樹。

南神 2010佈置

南神 2010佈置

漂流木和破漁網作成的台灣百合雕塑,紀念莫拉克風災之傷,以創意化腐朽為美麗。

這朵百合起先是一束捆在一起的竹子,撐開放在那裡,很久之後才繃上漁網,變成一朵花。



南神 2010佈置



夜裡點燈之後,呈現的是這樣的景觀:


南神 2010佈置

那天這裡剛完工,兩位學生坐在門口的路邊,說這裡感覺真像自己老家前的庭院,非常讓人想在那裡三姑六婆式地聊天。

南神 2010聖誕樹

竹子搭成的拱門通道,水管燈一閃一閃。

南神 2010聖誕樹


IMG_2661

IMG_2655

聖誕週的禮拜和活動很多,重頭戲是16日的晚會和園遊會。
熱鬧的情況暫且不表,記一下我覺得比較欣賞的項目。
園遊會的熱鬧中,有兩間教室佈置成「時光走廊」,點著蠟燭、放映音樂和影像,讓人可以去默想。影像的內容是八八風災的場景和學生們參與救災的情況,還有一位學生所畫的圖,主題就是「若耶穌降生在台灣」。以下就是當天放映的短片。4:53開始是圖畫,值得一看。


2010年12月23日 星期四

2010 聖誕快樂


耶穌降生的故事,每年都一講再講。這「是舊猶新」的故事,永遠動人。

今年看到一個很可愛的聖誕故事短片,分享給大家:



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

鯉魚潭部落稻熟



鯉魚潭村

村裡的主要幹道,平日車子不多。狗狗大方坐在路中央。

鯉魚潭的田

黃昏出來巡田的農婦,低頭看著稻子結穗的情況。


鯉魚潭的稻田

廢耕的田裡,長滿細葉水丁香和紫花藿香薊。

IMG_0507

鯉魚潭田地

鯉魚潭的田

廢耕已久的田,長出水柳、芒草,密生著蕨類。難得的自然溼地。

鯉魚潭的稻田

黃昏是回家的時刻,一對白鷺鷥歇在樹上,似準備休息了。

鯉魚潭的田

暮色漸重,田園靜謐。


稻

隔天早晨在小雨中繼續巡田。

水燭

溼地裡長著水燭。

鯉魚潭的稻田

即使下著雨,斑文鳥還是出來覓食,靈活的小身影從遠處拍不出來。

山芙蓉

一樹被雨淋得濕濕的山芙蓉。

鯉魚潭的稻田

秋熟時,美麗的鯉魚潭部落。

2010年12月6日 星期一

 【轉載】「去史達林化」與「去蔣化」

「去史達林化」與「去蔣化」

作者:葉虹靈

近日外電報導,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將持續推動「去史達林化」,他曾數次表 達「史氏雖有貢獻,但他對自己人民犯下的罪惡不該被原諒」,此觀點顯然與出 身 KGB 的總理普丁大不相同。俄國社會對前統治者分裂的歷史記憶,在台灣也 似曾相識。

數百萬人在史達林的大整肅(Great Purge)中受害,歷史學家認為這是人類歷史最 黑暗的政權之一。但在許多人心中,他卻是保衛蘇聯免受納粹侵犯,擁有高度治 理效率的民族偉人。今年俄羅斯盛大慶祝「衛國戰爭勝利 65 週年」,史達林功 過再度成為輿論焦點。

在這過程中曾傳出,莫斯科市府要在展覽與裝飾上,出現史達林的姓名與照片, 共黨及左翼份子大表歡迎,俄共高層希望人們在這一天「絕口不提史達林時代的 錯誤,而把他看成『締造者、思想家和愛國者』」。但人權組織極力反對,認為 懸掛這些有史氏肖像的宣傳品,是對暴政受害者的褻瀆。

承辦官員反駁,他們無意為史達林做宣傳,只是擺放歷史照片:「國際社會公認 蘇聯人民是勝利者,史達林是國家領導人,這些照片有德黑蘭會議與雅爾達會 議,史達林與羅斯福、邱吉爾的會晤畫面,我們能抹黑他的形象嗎?」
如何評價史氏向為俄國難解的紛爭。他曾在近年的電視票選歷史英雄中,被高票 選為第三名。為史氏政權壓迫行為合理化的歷史書籍也持續問世。

梅德韋傑夫去年曾警告社會,切勿誇大史達林的功業。他提醒人們銘記數百萬遭 迫害致死的同胞,批評為暴政開脫之詞:「直到今天,還有人說如此巨大的犧牲, 是為了追求國家更高的發展。但是,國家的發展和進步,不能以人民的痛苦和犧 牲為代價」。他也對高達九成的年輕人說不出任何一位政治受難者姓名,感到憂 心。
如今,梅德韋傑夫規劃中的「去史達林化」措施可能包括,全面解密共黨政權政 治迫害檔案、提高政治受難者撫卹金、搜尋他們的遇害地點,並建立更多博物館 與紀念碑,甚至可能立法禁止美化獨裁者等。

台灣亦曾經歷戒嚴威權統治,在解密檔案與補償部分較之俄羅斯略有所成。但台 灣社會對於前獨裁者兩蔣父子歷史記憶的分裂程度,與俄羅斯或其他新興民主國 家並無殊異。我們向來自傲於兩次和平政權轉移的民主成就,但令人遺憾的是, 兩黨政府都無意消弭不同陣營的對立與歷史傷痕。前朝政府「去蔣化」手段被批評粗暴,但馬政府上任後,旋即掛回中正紀念堂牌匾,持續以國家資源記念威權 領袖,更是舉世民主國家罕見。

而在近來兩蔣日記風波中,我們也訝異地發現,既非兩蔣故舊,亦非政黨所屬, 素有聲望的民間出版社,竟以威權封建意味濃厚的《蔣公日記》作為書名,而不像中研院以較為中性的「蔣介石日記」指稱相關文件。更有甚者,蔣氏後裔設計 的兩蔣文創商品推出「金色子彈」、「銀色子彈」吊飾,在網路上、兩蔣園區及號 稱本地文化地標的大型書店隨處可買。商品「創意」可能來自蔣氏一生戎馬倥傯, 卻不免讓在白色恐怖中遭槍決的政治犯家屬,憶及親人胸口的彈痕,而有二度傷 害甚至羞辱之感,我們卻也不見社會對此曾有討論遑論批評。

若從政治學的角度來看,台灣民主化程度確實遠高於俄羅斯,但若要比較兩個社會如何面對處理威權餘緒,兩國的差距大概不如我們想像中遙遠。

(本文於 2010/12/3 刊登於蘋果日報論壇版,作者為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執行秘書)

2010年12月4日 星期六

頌音合唱團「世界的光」歲末演唱會

很多年沒去唱頌音合唱團了。今年夏天開始歸隊。合唱團仍然小小的,每個禮拜一晚上七點在大同路的浸信會三一堂練唱,由萬益嘉指揮。

這個小小的合唱團,大家相聚只是單純為了享受音樂的美好,沒有太大壓力。若您是愛樂者,很歡迎一起來唱。

我們缺乏金援,一直都苦撐著。每年兩次的演唱會,是主要的收入來源。希望朋友們多多捧場、加油。

2010年12月3日 星期五

在台灣讀余杰《誰為神州理舊疆》

 在台灣讀余杰《誰為神州理舊疆》
 

第一次看到余杰的名字,是在「零八憲章」的首批簽署者的名單上。我想他應該是中國新一波民主運動的重要旗手。後來才知道他同時是基督徒,他在思考中國前途時,看見:「今天的中國,最需要的是基督信仰、清教徒的生活方式和保守主義的價值觀。」

許多基督徒都深信基督信仰是解決中國問題的最終之道,但如何達成?大多數基督徒想的都是福音遍傳、拉更多人進教會,而為了做所謂的「福傳」,必須避開政治干擾,因此,或是地下化,或是不跟當局唱反調、小心配合政策。中國「改革開放」之後基督信仰者人數迅速增加,然而不管是外來的福傳組織,或是中國自己內部快速增長的教會,或多或少都呈現與主流社會隔絕、另成一世界的狀態,夢想著透過基督徒人數的增加來把全中國基督教化。但是從世界歷史來看,基督門徒的影響力是從「一小群異議分子」開始的,耶穌也說上帝國之路是一條窄路。默默擴散的基督信仰,除了擴大宗教版圖之外,對中國的此時和未來有什麼樣的幫助?到底怎樣才能促成中國的改變?余杰等基督徒知識分子,開始從「身為公民的基督徒」出發,參與公民社會的形成,努力將基督教價值觀帶入公民社會,是一條不易走卻非走不可的路。
 

「零八憲章」與中國公民社會

2008年12月, 三百多位中國知識分子聯合提出「零八憲章」,呼籲中國政府根據自由、人權、平等的普世價值修改憲法,實現民主、共和、憲政的現代政治制度。這份由劉曉波起草的政治改革訴求,得到不少有影響力的知識分子支持、加入連署,有效地團結嚮往民主政治的民間力量,反應出中國內部公民社會已見雛形。

「零八憲章」的內容並不算激進,也非武裝革命的宣言,不過是讀書人的溫和建言,但中國政府卻將之視為洪水猛獸,定性為反政府的行動,逮捕了劉曉波,判他重刑。此舉卻為劉曉波帶來更高的聲譽,而在2010年得到諾貝爾和平獎的殊榮。

「零八憲章」可視為繼1978年北京之春民主牆運動、1989年天安門民運之後,中國民主運動的重要里程碑。和前幾波運動不同之處,在於社會基礎已經有了一些轉變。過去十年中國迅速取得亮眼的經濟成就,在國際社會上更見影響力,和外國的交流也更為全面,可是政治上卻不見進步,反而更加強威權統治,並操弄民族主義、強化人民對國家光榮的盲目信心。但另一方面,社會上一般人對西方文化的接觸普及化,網際網路雖然被嚴格控制仍然很多人翻牆遨遊,開了眼界的人們不再那麼好管,隨著市場經濟出現,人們從集體主義很快擺盪到另一個極端,強烈的自我中心帶來自由的渴望,以及權利意識。自2000年之後,財富差距擴大、特權橫行,常見弱勢者被欺壓到難以為生的情況,於是有作家和律師為一個又一個案例奮鬥的「維權運動」出現,開始造就新的社會英雄。「維權運動」隨著各式各樣的社會矛盾而擴散,透過法院攻防和網路流傳,中國政府難以全面阻擋,這種現象,讓人認為中國已開始產生公民社會。「零八憲章」某種程度可視為「維權運動」的一環,直搗政治改革議題,但反抗的意味相當淡,不過是尋求體制內的改革。

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沈寂已久的中國民主化運動重新得到激勵,不過,也引來中國當局對異議人士進一步的監控打壓。不但劉曉波出獄無望,他的妻子也立刻遭到軟禁,還有許多「不乖」的知識人,或被警告、或被禁錮。寫作本文的同時,余杰也已遭軟禁三個禮拜,不知何時才能重獲自由。至今尚無法評估中國當局「維穩」要做到什麼程度,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民主化的道路仍然漫長艱辛,民間力量的集結發展至為關鍵,需要異中求同整合不同路線。

 
為何選擇保守主義?

在中國民主運動中,余杰等「基督徒公民」的路線,無疑是少數中的少數。基督教信仰是中國的知識分子為中國未來所開的藥方之一。然而基督教信仰的內涵,在同為信仰者的群體中,仍有不同的體會和認識。余杰在這本書當中,擘畫了理想的遠景:一個敬畏上帝的民主社會,所開的藥方是:以神為本、立基於基督教的人權觀念、清教徒的生活方式、保守主義的價值觀。

他在加爾文神學中找到安身立命的途徑,認為「清教徒的神學與實踐正好契合當下中國社會轉型的處境」,基督徒可以為中國的和平轉型和民主化做出貢獻。作為台灣的加爾文宗基督徒,看到這樣的說法,不能不感到興奮。台灣長老教會喊「基督福音救台灣」已有很長一段時間,也在台灣民主運動中有角色,或許可以作為中國這派公民運動者借鏡。

余杰認為中國的改革宗教會必須面對「雙軌之戰」,一方面對抗國家、世俗浪潮和儒釋等傳統信仰,一方面要糾正教會內部不純正的「自由派」信仰。這樣的立場,有其特殊中國情境,可能因為不接受和中國共產黨合作的三自教會,所以仇視「社會福音」、仇視「自由派」。但是此一觀點,可能讓這個運動擺盪到另一個極端,拒絕寬容、否認對話的可能,加入當今勢力越來越可觀的「宗教右派」行列,成為新的壓迫者。。

今日美國的保守派基督徒,老是把上帝搬出來護衛自己的主張,堅信上帝站在他那邊,卻很少反省自己是否站在上帝的那邊。民主制度在他們的想法中,就該維護他們個人的利益。美國保守主義的正邪二元論,用起來非常方便,和馬克思所用的辯證法類似,可以很快區分敵我,對異己採取鬥爭立場。這種思考途徑,不能算是有突破、有進步。

台灣民主運動的歷程中,長老教會的出發點也是「立基於基督教的人權觀念」,以非暴力的方式促進政治改革,長期遭基督教陣營指責為「搞政治」,必須以信仰立場、以神學為自己辯護。長老教會在神學上有保守派(或說歸正派)、有自由派,在面對國家的壓迫時,仍然可以找到共同的立足點,一起做出回應。因為,既然有同樣的信仰告白,就能共同把握最重要的價值。

台灣教會1970年代之後,與台灣自由化及民主化同步的政治社會關懷行動,不只出自加爾文傳統下所產生的基督教公民意識,更受到1960年代普世運動越來越重視「公義」議題的影響。保守派將「社會福音」視為毒蛇猛獸,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為弱勢者賦權的工作,正是福音書教訓的核心,也是教會走入社會、發揮公民權的正道。耶穌的上帝國不是全民皆變成基督徒的羅馬帝國,而是受苦者得救的社會。

和保守派的截然二分有所不同,當前普世運動的一個重要潮流是:尊重多元、促進對話。承認我們所處的世界是多元而複雜的,有很多不同的利益、不同的價值觀 ,承認我們自己的有限。我想朝向上帝國的路,拯救中國之路,不一定是保守主義。

 

 

韓國戒嚴又解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