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9日 星期六

「民國初年」是何時?

中華民國戰後占領台灣,隨後在1949 年丟失大部份領土,「移國」台灣。中華民國來到台灣,並非台灣人民主動的選擇,而是「再次殖民」。中華民國明明只統治「台澎金馬」,卻宣稱代表整個中國, 至今憲法未改,更利用教育權灌輸人民虛假的中國認同、打壓本土文化和台灣認同。然而,這種虛假意識是無法長久下去的。這個流亡政府,在長達六十多年的統治 後,像一領舊棉被,被套爛得差不多了,裡面的棉絮卻已經翻新過。自1970 年代以來,以本土意識為基礎的民主運動,推動了一波又一波的自由化和民主改革,中華民國政府的正當性已經不是來自萬年國會「老法統」,而是建立在台灣人民 的共同意識上面。只是,「中華民國」這個破爛外殼,卻還是丟不掉。

幾年前,有位歷史老師出了有關「民國初年」的考題,結果有幾位學生認知的「民國初年」並非1910年代的中國,而是1950年代的台灣。這位老師對此感到 不解。可是,如果站在台灣史的角度,往往由外來統治者的更迭來斷代,有荷據、清領、日治,接下來既然是「中華民國在台灣」,戰後初期當然可以算是「民國初 年」。學生可能站在台灣立場而重新定義「民國初年」,令這位大中國意識的老師焦慮不安。現在,國民黨政府則正做更多混亂歷史的工作。

2008年國民黨贏回政權之後,親中路線明顯,威權時期用來統治人民的那套虛假中國意識又再復活。可是,在論述中華民國的時候,也很努力「連結台灣」,不 斷混淆事實,意圖以含混的修辭來將人民愛台灣的情感嫁接到中華民國上。 例如「宗教百年,祝福年年」的活動,很多都強調是為台灣祈福。還有一些活動是強調台灣之美、台灣先人美好的行誼等等。這些都不是壞事,但是,把台灣不屬於 中華民國的年代故事也拿出來摻,只會讓人更搞不清歷史真相。年輕人追索自己的家庭歷史,對祖父母的生命史深感興趣,記述他們的故事時,動不動就會提到「那 是民國初年」,可是明明當時祖父母都是日本籍,和民國一點關係都沒有!沒有意識到自己和祖父母不同國,怎麼可能了解他們的世界?這就是中華民國史和台灣史 混淆的糟糕處。

這幾年人民的台灣認同越來越清楚,國民黨為了保住政權,企圖替血管、神經斷光光的中華民國動手術,使他連結於台灣,把台灣的血輸給他。能否成功,還得看排 斥現象嚴重到何種地步。台灣人這方面,顯然神經粗得很,也勇壯得很,一點也不在乎自己的生命流失。「精彩一百」的大醮,小小的補助款又買到不少台灣血。換 血、翻新棉絮,沒什麼不好,可是仍無法去除那塊虛假招牌。仍然需要有人不斷疾呼:「我的國家是台灣!正名為台灣!」


【發表於台灣教會公報3074期(2011.1.30)】

1 則留言:

  1. 中華民國不能稱為「國」,她一直都是「政府」,只是漢字的使用讓大家理不清楚.
    1912 如果是建「國」, 那就是從大清(China, 中國)獨立出去, 有別於中國的新成立的國家. 孫文與他的同伴剛開始也是分不清楚建國與建政(改換新政体)的區別, 也是後來聯俄容共時經由蘇俄顧問的指導慢慢理解.
    1949 毛澤東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就很明白這一點, 所以老共之前就很清楚的慶祝建「政」六十週年. 因為自從人類在地球上以國家為單位來制定遊戲規則時(19世紀吧?), 已經有中國這個國家, 只是她那時的政府是大清, 後來是中華民國, 現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至於1949年移居台灣的政權, 嚴格說來也不是原來中華民國這個政府, 因為她的最後一位合法總統李宗仁逃亡至美國. 這個在台灣實行殖民統治的政府, 是以蔣介石為首重新建立的中國人政權(復行視事文告), 但是名稱則仍取做中華民國.
    剛好有底下這篇文章
    與網友wenting_hk對談1949前與後對中國政府的「承認移轉」
    目前馬英九政權的檯面人物, 仍舊用烏賊名詞戰術混亂台灣住民的頭腦, 對應之道除了堅守台灣, 也許可以從中華民國史入手, 為仍被中國國民黨(依馬騜的說法應改稱大陸國民黨)綑綁的許許多多華裔台灣人尋根.
    參考這篇
    交疊國家

    回覆刪除

韓國戒嚴又解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