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

台灣的呂底亞



湯姆生鏡頭下的木柵女性
(1871年,英國攝影家湯姆生鏡頭下的木柵女性)


木柵的兩位女性: 台灣的呂底亞之一

像呂底亞這樣的故事,在很多教會的發展史上,不斷出現。台灣也不例外。19世紀在台灣,像呂底亞一樣透過宣教師和耶穌相遇的婦女,是福音傳開相當重要的力量。在此分享南台灣、北台灣教會開拓之初,幾位婦女的關鍵角色。
英國派來台灣的首位宣教師馬雅各醫師(James Laidlaw Maxwell),最初的傳教工作並不順利,到台南開設醫館,沒多久就因為居民的反對而不得不遷移到旗後(今天的高雄旗津)。 1868年馬雅各結了婚,在「樟腦協議」的保護下回到台南府城開設醫院、進行傳教工作。他的新家庭和醫館都需要幫手。透過商人必麒麟( William Alexander Pickering)的介紹, 1869年木柵(今日的高雄內門)有兩位女性Niu-i和Ngauh-a,到醫館幫忙,很快接受基督教。透過她們的親族網絡,許多木柵的西拉雅族人經常到醫館來,獲得醫治後就把福音帶回自己的村子。很快,木柵每個禮拜就有百多人聚集,一起敬拜上帝。1870年,已經有四間西拉雅平埔族的教會建立,就是:木柵、柑仔林(今日的永興教會)、拔馬(今日的左鎮)、崗仔林(今日的岡林)。
根據當時的宣教雜誌報導,1870年4月11日木柵的禮拜堂落成,參加禮拜的聽眾有120名左右。4月12日起,馬醫生夫婦往訪木柵兩星期,其間主持禮拜、談論道理、看病、教白話字、教唱詩等。社民反應熱烈,醫生娘教白話字,一日上課6小時他們都不嫌多。
最近台南神學院舉辦「巴克禮行腳」,回顧巴克禮牧師在府城東邊山丘教會巡迴牧養的歷程,參加者有人問:「為何當時宣教師會到這麼偏遠的山間傳教?」我的回答是:「這不是宣教師建立的教會,是平埔族的女性生出來的教會。」上帝在宣教師意料不到的地方,賞賜一群熱心的教徒,敞開心胸,接納耶穌。
木柵的Niu-i和Ngauh-a兩位女性,如同呂底亞,聽了道之後,主開她們的心,立刻成為福音的行動者,在自己的家鄉創造出奇蹟。宣教師以為是硬土的台灣,從偏遠山區居民、從女僕開始,鬆了第一塊土,開始第一波大成長,也為往後的教會發展立下重要基礎。台灣第一批本地傳道人,很多都是平埔族。例如左鎮出身的卓道生,岩前出身的潘明珠(他是男性)。第一位漢人信徒、後來成為傳道人的高長,也娶了岩前的朱鶯。平埔教會成為當時台灣宣教的重要後盾。

 

陳塔嫂朱定

陳塔嫂(朱定):台灣的呂底亞之二

南部的教會開始大成長得關鍵,是兩位平埔婦女的入信。北部教會,則是因為一位寡婦的入信。
1872年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 ,正式漢字名字是偕叡理)來到淡水,開始傳教。他向牧童學台灣話,又得到一位受過教育的讀書人嚴清華為助手。來聽道的人不少,但入信的人不多。直到一位熱心的婦女出現。
根據偕牧師的記載,1872年某天在淡水的家中談道時,五股坑的一窮寡婦(指人稱陳塔嫂的朱定)來聽道,禮拜後她走到前面說,她經歷經許多苦難,神佛不能給她安慰,聽了今日道理後,覺得所講的上帝會給她平安。下一主日這位寡婦帶幾位婦人同來。她的同伴一禮拜一禮拜地增加,最後竟滿乘一小船而來。她們很熱心聽道、接受了信仰,就勸偕牧師到她們的本鄉去看看。終於在1872年8月28日,偕牧師與嚴清華溯淡水河先到關渡,後向右再溯一條小溪而抵五股坑。有很多村民出來迎接(不少人已經多次到淡水去參加禮拜)。偕牧師被引見給村長陳炮。偕牧師送陳炮幾張印好的十誡,陳炮隨即將十誡貼在牆壁上,表示願意遵循。偕牧師借用一個空穀倉,開始佈道。數月後,陳炮捐出自宅前的一片土地興建教堂,這是北台灣第一座教堂(淡水的聚會是借用馬偕牧師的住處,此時尚未建堂)。 嚴清華受派為五股坑教會的傳道師,而陳塔嫂成為他的左右手。
1876年9月17日陳塔嫂正式受洗,時62歲。她是個堅定不移的信仰者和熱心的事奉者,據說賢慧而有口才,常替人調解,有「女總理」之雅稱。84歲時去世。 陳塔嫂甚至把她十分疼愛的孫女張聰明許配給馬偕。透過張聰明,馬偕和台灣人的關係更加親密,向婦女傳教的工作也更有進展。
陳塔嫂朱定雖然是個「窮寡婦」,卻對社區擁有極大影響力,就像呂底亞,一接受福音之後,就熱心去傳,影響身邊的人,是建立教會的重要動力和支柱。

結語

呂底亞的故事,講的是一位敞開心接納耶穌的婦女,成為使徒的幫助者,成為教會的開拓者。她帶領整個家受洗,更開放自己的家、運用自己的社會資源,促進教會的建立、福音的廣傳。
教會在台灣的發展,也是由幾位婦女的熱心,開創出宣教師料想不到的集體歸信。雖然不像呂底亞那樣有錢有勢,但是馬雅各醫師的兩位幫傭也運用自己的社會網絡,在平埔族人當中把福音迅速傳開來。窮寡婦陳塔嫂,憑著信仰熱誠,可以帶領五股坑全村改信。
從古到今,婦女都是教會支柱。不管有多少資源,都可以為主做工。只要敞開心,認真追求信仰,就會像種子落在好土裡,結出許多新的福音種子。

(本文依據今年在台南博愛教會的婦女主日講道篇修改而成,發表於《曠野》183期)

 

 

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

學生報告自己的家鄉

這個學期讓通識課學生報告自己的家鄉,內容通常乏善可陳,不是政府文宣,就是抄一堆他們自己也不懂的的方志文字(當然是轉引自網路資訊),然後每個人都要談到地方小吃,每個人都要談到他們那裡的夜市(全台灣大同小異的內容,完全沒有特色的夜市)。感覺真是生活得很可憐。說來,他們也真的沒有辦法有什麼社區經驗,從小到大都在上學和補習,娛樂就是看電視玩電動,逛夜市已經是最社區性的活動了。

目前為止有兩個報告讓人聽了會一直點頭、充滿好奇,想要真的跑去看看的,一個是宜蘭的員山和宜蘭市、一個是台東長濱鄉的長光部落。
宜蘭有豐富的地方史資源、故事整理得極好,又保存很多有意義的歷史空間,員山的零式戰鬥機機堡、宜蘭市的日式建築群.....太多吸引人的東西了。喚起我非常想去宜蘭的心情。
長光部落也是常聽說卻沒有機會造訪的地方。報告的學生很以自己的家鄉和阿美族為傲,講了大港口事件,又介紹了附近海裡盛產的海膽、必須辛苦收集的「情人的眼淚」——草耳等稀有美味,還有阿美族的「血肉糢糊」全豬湯、西澇(醃豬肉)、杜倫(麻糬)等等。還介紹了長老教會,因為其他人都會講自己家鄉有名的廟。和其他同學拼命讀稿不同,這位同學充滿熱力地講著,對各種提問都能夠對應得宜,頗有大將之風,真好。
要喚起學生對家鄉多些好奇心,很不容易。透過學生所收集的資料,看到社區歷史、文化資訊的偏頗、缺乏、錯誤太多,時常忍不住生氣。所有的地方政府都應該像宜蘭一樣支持縣史館、好好經營地方博物館,努力做鄉土教育。台灣需要這樣的深耕,才能讓年輕人以自己的故鄉為傲,並生產出具有吸引力的觀光內涵。
可以做、該做的事情真多。

韓國戒嚴又解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