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的人們,不管命運要他們站在哪一邊作戰、為哪個國家而戰,同樣都受到了戰爭的傷害。站在平民的立場,戰爭結束的那一刻,不管戰勝國戰敗國,同樣都鬆了一口氣,至少戰爭結束了,終於可以計畫未來。
台灣在戰爭結束之初,其實有段驚濤駭浪的插曲。日本在戰爭後期預期可能在台灣進行決戰,將留存的精銳部隊都調到了台灣。天皇宣布投降之後,在台灣有些少壯派軍人不甘心,妄想起死回生,企圖要和美國繼續打仗。他們將台灣兵留在營中,試圖說服名士出面領導「台灣獨立」。這項計畫最終在日本高層將領勸阻、名望人士拒絕等情況下,未能實現。若想了解這段不為人知的歷史,可以參考《台灣的悲情歲月》(2002,人光出版社)一書。這本書的作者白鳥,是一位親身見證此事件的老前輩。
今日或許有人認為:那時候宣布獨立不是很好嗎?白鳥前輩在書中說,關於這個「獨立計畫」,日本居留民叫好,依靠日本政府機關獲利的人歡喜,但大多數台灣人則恐懼再遭到戰禍痛苦而憂心萬分。美軍登陸沖繩造成大量居民傷亡,若戰場移到台灣,人民豈能承受?一位台灣小兵攪在這40天的緊張情勢中,各種機會、誘惑和責任交織,他終究選擇一個對台灣人民最負責任的立場。書中他輕輕寫到親身經歷的一場決戰派與終戰派軍人的激辯,最後總算勸退了決戰派的行動。他在離去前,向這位底定一切的長官表明,他什麼都不要,只期望長官賜給台灣「平安禮物」,就是要確保日本軍人嚴守軍紀、維持社會安寧秩序,直到離台之日。長官答應了,真的送了台灣這個禮物。
1945年終戰後台灣得以免於戰災,是被形容為窮兵黷武的軍國主義國家的將領願意放下手中的劍,是台灣有識之士放下虛妄的野心。他們深知人民對和平的渴望,願意成全。願當前的政治人物與掌權者也能有同樣胸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