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論文完成後,有意為指導教授林瑞明教授做口述歷史,得到許雪姬教授和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工作室支持,由許雪姬教授主持,成立了這項計畫 。經過多年斷斷續續參與訪談、整理,終於看到這份口述歷史完成出書。身為參與者之一,感到非常高興。
第一次訪談是在2009年11月11日,在老師堆滿書籍的研究室中,老師親自泡了茶請我喝,開始從在普濟殿附近巷中的童年生活講起,纏足的祖母十分疼愛他、帶他到水仙宮附近吃點心;在父親工作所配置的日式宿舍中、聽著唱機流瀉的輕快日本音樂;去戲院「撿戲尾」,接愛看歌仔戲的媽媽回家;父親從小學時代就鼓勵他寫作投稿 ......許多精采的場景一幕幕道來,聽得都忘了時間。偶爾暫停喝茶,靜靜的研究室裡,闖進兩隻麻雀,在書架上跳著,好像也想聽故事。
林瑞明教授在臺灣文學史上的先驅研究地位廣為人知,他在臺灣研究受壓抑的年代,堅定執著為前輩文人發聲,讓臺灣文學得以進入學院、越來越受到重視。老師在訪談中談到當年做賴和研究的辛苦,以及如何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對臺灣文學產生興趣,教出幾位能夠繼承衣鉢的學生,是他很大的欣慰。但是他最珍視的,是「詩人」的身份。從中學時代開始寫詩,以「林梵」為筆名,出版過幾本詩集,一度因為全心研究臺灣文學史而中斷,但從來沒有失去過詩心。2008年生病後,更加潛心寫詩,陸續出版《青春山河》、《海與南方》等詩集,最新的《日光與黑潮》在今年出版。談起詩來,老師就興致高昂。開始使用智慧型手機後,他也發展出網路文學「臺灣俳句」,短短三行抒發所見所思,很有意思。
身為歷史研究者,同時也是歷史見證者,林瑞明教授的口述歷史成為厚厚一大冊,提供許多線索,讓有興趣的人得以進一步探求1960年代至今的文壇和史學界面貌。老師透過研究、透過文學體會,一直在追尋「臺灣父親」的形象意義,從不解他們那輩的苦悶,到深刻理解並為之發聲,是訪談中最感動的收穫。老師的研究是在回答「什麼是臺灣人」,遍歷世界文學、哲學的啓發,經過大中國文化的熏陶,終究在從楊逵、吳濁流、鍾肇政、葉石濤......等人的文學世界中,找到切不斷的根,真正的愛與認同。 在訪談過程中印象最深的,還是老師的「真」,百無禁忌的言談,舊情綿綿的思念,疾惡如仇的義憤。這些或許在文字化了的口述歷史紀錄中未能準確呈現,卻是我很期望人們認識的老師。
許雪姬教授及中研院臺史所口述歷史工作室的吳美慧女士、林建廷先生,為這個口述歷史計畫付出了超多的心力。許雪姬教授在百忙中仍多次安排南下訪問、留意許多我未曾注意到的細節,提出許多有意思的新問題,讓口述歷史的內容加倍豐富;為了更深入了解林瑞明教授擔任台灣文學館館長期間的情況,還特別安排採訪了賴香吟女士、蔡玉玲女士, 邀陳彥琳撰文介紹林老師在網路上的俳句創作等等。從初整到定稿,許教授更是不辭辛勞一次又一次親自校閱稿件,花了許多心血。吳美慧女士多次前來臺南訪問、做文字整理、多方蒐集資料,幫忙整理了老師巨量的照片、文件、一一寫上說明、挑選搭配內文的圖像;林建廷先生為本書做了詳盡的註釋、並做增補、潤稿、統整、校對,十分辛苦。這本書能夠誕生,全賴許教授一肩挑起、不斷化解困難。感謝她的包容、忍耐與承擔。
在早期訪談、紀錄整理的工作上,要特別感謝高淑媛教授、葉瓊霞老師的支援,還有曾任林老師助理的陳薇君小姐,她熟悉老師的口音,在初整時幫了很大的忙。也感謝老師的高足們對此計畫的關心。本書出版,終於心中一塊石頭落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