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1日 星期日

當老神父在教堂中被IS殺害

7月26日法國南部發生一件令人震驚的慘案:兩名年輕人持刀闖入一間教堂,挾持正在禱告的人們,包括神父、修女和幾位信徒。有一位修女逃出去報案,警方迅速前來,擊斃歹徒,但是84歲的老神父已被殺害,另一位老人家則受了重傷。法國官方證實兩名歹徒是「以伊斯蘭國名義發動攻擊」。

這是法國自2015年1月查理週刊事件、 該年11月13日的「恐怖黑色星期五」連環攻擊事件、今年7月14日尼斯的卡車攻擊之後,又一起和伊斯蘭國有關的恐怖攻擊。對歐洲、甚至全球化的各角落而言,伊斯蘭國可說是當今世上最邪惡的勢力,他們媚惑在歐洲出生的西亞、北非裔年輕人,這些人在自己成長的社會中找不到認同、看不見希望, 很多也沒有宗教生活,更非敬虔的穆斯林。對自己、對社會感到不滿的年輕人,很容易被煽動,自以為找到一條有意義的道路,為一個目標去殺人及自殺。邪惡在於,這些行動完全出於恨,出於對他人及自己生命的輕蔑。年輕人成為被操控的子彈,射向歐洲文明最引以為傲的象徵:言論自由、自由歡聚的人群、如天堂般的度假勝地、共和國的國慶、古老的基督教教堂。

教堂被攻擊,神職人員被殺,是非常嚴重的事件,顯然伊斯蘭國意圖要挑起宗教對立,天主教教宗方濟立刻表示痛心震驚, 並且說出近日連串襲擊證明「世界已陷入交戰狀態」。此說令人憂心,是否即將爆發宗教戰爭?但教宗隨後強調這並不是宗教之間的戰爭,而是一般的戰爭,為了利益的戰爭。教宗在731日的談話中又說:「 把伊斯蘭和恐怖主義聯繫在一起是不公平的,應該到社會不公正和對金錢的追逐中,去尋找恐怖主義的根源當金錢成為上帝,當金錢而不是人成為世界經濟的中心時,恐怖主義就盛行開來。」他強力主張應當對穆斯林友善, 伊斯蘭信仰並不代表恐怖主義。

法國政府的反應,是強調:「恐怖分子的目的是要在社會中製造分裂,我們要團結,不要讓他們得逞。」法國總理提出對策,打算幫助法國的穆斯林在社會中找到位置,「 法國要向全世界做出典範,充分展現伊斯蘭教和民主政體是可以兼容的。」這和喊打喊殺、把所有穆斯林當成潛在的恐怖分子加以監控,是完全不同方向。而法國社會中的穆斯林,也站出來反對恐怖主義。伊斯蘭領袖並呼籲穆斯林到天主教堂去參加禱告,一起悼念被害的神父,不僅法國多人響應,義大利也有很多穆斯林在這個主日進入天主教堂。

「你不可為惡所勝, 反要以善勝惡。」(羅馬書1221節)面對邪惡,以暴易暴最容易,但我們基督教的信仰,以及伊斯蘭信仰,所教導的都是和平,要以善勝惡。天主教教宗、法國政府、法國穆斯林,在恐攻威脅中,盡力不跟著恐怖份子的邏輯走,相信善終勝惡。世界是在交戰狀態,價值觀的戰爭,克服人性自私、軟弱,對抗結構的不公不義,一直在持續。

(為《臺灣教會公報》「時事論壇」而寫,刊出時的標題是:以善勝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韓國戒嚴又解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