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5日 星期四

嘉西聖歌隊回憶(王貞文)

 【嘉西聖歌隊回憶】by 王貞文

我和昭在應該是在1977年夏天開始加入嘉西聖歌隊。國中與高中時期 (1977-1983),是參加聖歌隊最為勤快的一段時間。
剛進入聖歌隊不久,有一次青年的靈修會到淡江中學,請陳南州牧師和陳泗治牧師主講。那時候,自己是作曲家的陳泗治校長特別講起他對某些現代詩歌的不贊同,說,這類的音樂不是感性,而是性感,不適合用來敬拜上帝。這個觀點影響我很深。
聖歌隊概況
我們參加聖歌隊的時候,主要的指揮是詹誠東,偶爾幫忙代班的,有施家榮、施家達、杜珍玲等人。有一兩次,詹興東老師親自出馬,他真的是專家,用輕輕的手勢,就把聖詩的韻味帶出來了!
有時候,來實習的神學生也擔任聖歌隊的指揮。其中令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謝慶祥。他讓我們認識了蕭泰然的「人子耶穌」。
我們上了大學之後,詹誠東老師大概都移到興村教會禮拜,回鄉工作的施家榮開始比較認真地擔負聖歌隊指揮的工作。
當時嘉西的音樂人才濟濟,牧師的女兒陳伯玲是出色的音樂人才,視譜快,掌握音樂的能力很強,年紀雖小,卻是最主要的聖歌隊伴奏。還有杜珍玲、王淑娟、黃仁華等人輪流擔任司琴。獨唱的人才,男聲有張朝棟、施家達、吳佳霖,女聲有杜珍玲、林瓊華、邱亦岱等人。
我們那時候主要都是唱四部合唱的福音歌曲,有一本是「舊聖詩選」,是1964年新編聖詩時,因為格律不像聖詩、或是因為神學上的考量而不被收錄的詩歌。我們反覆唱的,是「來就近我」、「咱著來吟詩」等。還有一疊前輩們刻鋼版油印的樂譜,當中有些歌曲,後來我在「校園詩歌」裡也有找到。我們也唱那時候比較流行的John Petersen等美國作曲家所創作的頌讚曲、清唱曲等等。
1978年之後,《基督是主》一本一本地出版,內容有美國的流行聖樂,有搖滾風格與民謠風格的曲子,也有台灣的帶著「校園民歌」風格的新創作。年輕人喜歡這些清新有趣的音樂,彈著吉他歌唱,本來只是在聚會裡唱唱,後來也逐漸在聖歌隊裡練唱,有好幾首也成為禮拜天獻詩的曲子。
大概也是在80 年代前後,「天韻」也開始創作新的詩歌,很受歡迎,聖歌隊也有買了天韻的詩歌本,唱起了這種風格的曲子。
特別的活動
記得有兩年的暑假,(可能是1978、79或是1980吧?)分別由當時就讀東海音樂系的徐玲玉,和剛考上實踐家專音樂系的杜珍玲帶著聖歌隊進行暑訓,唱一些大曲子,並且舉行了音樂會。徐玲玉很嚴格,把我們的潛能都逼出來了。記得她帶的蕭泰然的曲子「至好朋友就是耶穌」,在音樂表情上非常有變化,很令人感動。
杜珍玲是人人疼愛、敬重的聖歌隊員、司琴與指揮,歌聲甜美,個性溫柔可愛。她帶領的訓練與音樂會,也是那個夏天的盛事。印象比較深的是唱黑人靈歌風味的活潑曲子。
1978年暑假,聖歌隊有練了幾個曲子,出去「巡迴」,這次的巡迴,主要的指揮仍是詹誠東,唱的曲子,好像主要是John Petersen。記得去了陳博文牧師當時牧會的後庄教會(好像是今天的鳳山西門教會),然後到台東關山教會。與當時在關山牧會的盧俊義牧師的會面、聽他講述巴克禮的獻身、黃春明對台灣底層小人物生活的刻畫、後山生活的種種,對當時的一群年輕人,都有深刻的啓發。
聖歌隊與青年
那時的聖歌隊活動幾乎等於就是青年的活動。聖歌隊以青年為主體,所以升上國中之後,就是要參加聖歌隊,似乎還頗自然的。
有一段時間,在聖歌隊練唱之前,還有青年團契的查經班,由張朝棟帶領。參加查經班的人,比參加聖歌隊的人少。因為聖歌隊除了青年之外,還有好幾位比較年長的會友。關心青年的長執、喜愛唱歌的媽媽們,也都會來加入練唱。也有的青年只來唱歌,不參加查經的。聖歌隊也有吸引喜愛音樂的慕道友,如我國中的學姊林瓊華,她有極為清純的聲音。國中畢業,她就考上台南家專音樂科了。或是那時就讀於嘉義女中的邱亦岱,應該也是因為喜歡唱歌,而來到教會。
聖歌隊的休息時間,是大家拼命聊天、交換各種資訊的時間。有些人也會在練唱完後,在一起出去吃冰,繼續聊天。
記得那時候,嘉西的圖書館正在不斷擴充當中,青年自由地去買書,閱讀,彼此分享。在聖歌隊練唱時,有時也會彼此分享閱讀心得,並報告圖書館又有什麼新書。黨外民主運動的消息、雜誌,也在那樣的場合彼此交換著。
台灣與美國斷交、美麗島事件等等重大事件,也是在聖歌隊練唱時,被熱烈地討論著。
記得台灣與美國斷交的消息傳出,台北第一次爆發了「街頭暴動」,民眾包圍美國副國務卿的座車,丟雞蛋。大家看了新聞都很激動,對台灣的前途也充滿憂慮。那晚,我爸爸從台北回來,特別到聖歌隊來,在練唱結束後,簡短地與大家分享他在台北街頭所看見的一切,描寫在天橋上觀察躁動的人群,談面對台灣前途的心情,並安慰、鼓勵大家,要更認真地活著,更加腳步堅定地向前走,不要被激動得做出蠢事:「死人豈能敬拜上帝?」他說。
很令人難忘的一段日子。 (王貞文 寫於2016年5月14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韓國戒嚴又解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