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0日 星期六

紀錄片:《喜悅:達賴喇嘛遇見屠圖主教》

《喜悅:達賴喇嘛遇見屠圖主教》 這齣紀錄片,在我的同溫層很受好評。前幾天特地去電影院看。全場近20人,是兩三年疫情以來去電影院看電影最多人的一場。可見本片真的很有吸引力。

這是一本書的企劃,讓兩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宗教領袖對談「喜悅」。2015年春天,身罹前列腺癌的屠圖主教,在最小的女兒Mpho牧師陪同下,飛到達蘭薩拉會晤達賴喇嘛,停留了五天。紀錄片最主要呈現的,就是這趟旅行中,屠圖主教和達賴喇嘛的互動對話。由計畫發起者(一個美國人)和達賴喇嘛的口譯官發問,問的問題包括:「為何經歷應該憤恨痛苦的處境卻在苦難中能夠由衷喜樂」、「怎麼思考自己的死」、「如何原諒」等等大哉問。

屠圖主教原本邀請達賴喇嘛到南非參加他的八十大壽慶典,但是南非政府為了怕得罪中國,不敢發簽證給達賴喇嘛,所以就變成屠圖去拜訪。開場達蘭薩拉準備迎接屠圖的場面,黃衣僧侶成排,配的卻是南非歌曲,頗有意思。

兩位宗教領袖的生命確實都很值得尊敬,言語也充滿智慧。但對這電影我並沒有很欣賞。覺得太媚俗了。太安排了。

我不喜歡的地方,還包括插入兩段用所謂現代科學研究與人互動的喜悅有助健康、研究修行者對痛有比較平靜的反應等等。或許影片製作者認為這種「科學研究」對非宗教徒有一定的說服力?還是因為達賴喇嘛鼓勵這樣的研究,可視為宗教徒與俗世對話的方式?我之所以不喜歡,是因為感覺這種研究有著功利的目的:幫助他人有益於自己的健康(某種程度的功德觀)、修行可以克服痛。

影片中,達賴喇嘛和屠圖主教被安排拜訪西藏兒童村,又在此舉辦達賴喇嘛慶生會,全程都用英語進行。前一段交代西藏兒童村的孩子都是四、五歲就離開家,被送到這裡來希望可以學習西藏文化,有個女孩一講起思念家人就哭了。那段我覺得是全片最真實感人的地方。屠圖主教立刻表示同情,但達賴喇嘛跟她說:想想妳可以學習西藏數千年文化和信仰,應該以此滿足。生日會那場,達賴和屠圖都要向孩子們說如何得到喜悅,喜悅如何帶給世界和平。屠圖一再重複說明的,是基督教的核心,也是「烏班圖」,就是人並非單獨活著,每個人存在都是因為別人的仁慈,人也必須為他人而活,看別人比自己更重要。達賴喇嘛則強調內在修為的重要,保持內心平靜,才有可能改變世界,又說從個人、從家庭做起,特別強調經營一個家庭的重要。這一段我有點不滿。那些孩子都是離家且可能永遠回不了家的,在這樣的場合強調家庭的重要,真是難以理解。達賴喇嘛自己也是自幼被迫離家,活在僧侶團體的照顧中。家庭對僧侶、對離家追求宗教理想的青少年,是一種怎樣的存在?這套說法是佛教的教訓嗎?還是中國式的齊家治國平天下?

或許因為信仰傳統的親近性,看到後來還是比較喜歡屠圖主教,他的信念是進步解放的。他為達賴喇嘛及其親近人士舉行聖餐,不能喝酒的達賴沾了一滴葡萄酒來完成儀式。他試著帶領達賴喇嘛隨著We are the world 的歌聲起舞,但達賴喇嘛受限於僧規,不能唱歌跳舞,只能繼續呵呵笑著。在片中,屠圖不斷闡述以仁心對待他人的必要,並呈現一種自在、幽默的氣氛。達賴喇嘛也不斷微笑,講述著慈悲。感覺他被自己的職位和教條束縛著,並不是真的自在。雖然兩人有時表現得像頑皮的小男孩,互相玩鬧、開玩笑,但那只是表象。達賴喇嘛作為西藏人民的精神領袖,其實是很沉重的擔子。他的幽默某種程度是一種避重就輕的技巧,在背負重大苦難之時,以轉念、改變想法來應對無法改變的現實。他的微笑令人很想哭,因為無法不看到那後面的巨大悲痛和無奈。

屠圖也是有他軟弱之處。退休的他是輕鬆的,更可以直言、調皮。他似乎總是勇敢無畏,但一想起自己未能保護父親暴力下的母親、以及未能聆聽父親死前想說的話,充滿悲傷遺憾。兩人談話要結束之際,屠圖的倦容和憂愁浮現,感覺他凝視自己不久之後的死亡,不甘不捨卻不得不放手,和所有的人一樣。

屠圖的女兒Mpho在紀錄片中也是挺重要的敘述者和參與者。Mpho是牧師、神學家,在2015年因為和同性伴侶結婚而被所屬的聖公會剝奪神職。這對父女一起發展寬恕的神學,2021年屠圖主較去世後,她的神學工作在繼續著。

電影:喀布爾之燕

去看了「喀布爾之燕」,法國出品的動畫,故事舞台是塔利班統治下的阿富汗,原作者是阿爾及利亞出身的男性作家。

不僅是控訴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對女性的壓迫,不僅是對自由的謳歌,感人的地方更在於:身在意識形態牢籠中的人怎樣活出人應該有的樣子,怎樣選擇生或死,怎樣表達愛。

事先沒有讀完小說,故事的轉折有點出乎意料,也令人沉吟良久。人為什麼可以做出犧牲?為了愛?為了美?為了希望?

片中幾次提到:只有離開這個國家才能得自由,但也需要有人留下來做教育,拯救年輕人。
前幾天《魔鬼詩篇》作者魯西迪剛被殺成重傷,殺他的人比他的小說更晚誕生。為了維護信仰而必須殺害異議者,這仇恨教育繼續擴散著。反制這種教育的教育,必須存在,必須努力。
這是特定文化和歷史脈絡中的故事,也是普世、全人類的故事。
暴力壓迫、群體壓力,對抗不易,卻總有人心中的火未熄,以生命影響生命,傳遞著火種。

這齣電影中,兩位女性個性和處境不同,都給人深刻印象。年輕、愛畫畫的女主角,個性剛烈,愛憎分明,在愛情中任性而為,與丈夫深深相愛,卻因為意識到原本以為很不一樣的丈夫仍然是壓迫女性的男性群體一員,而奮力抗議。她無法改變伊斯蘭律法,只能把滿腔憤怒發洩在丈夫身上,導致丈夫在爭吵意外中死亡。

典獄長的妻子,深愛她的丈夫,但丈夫對她只有義沒有情。她憂慮自己的病況,仍然盡量避免抱怨以免丈夫不高興,拖著病軀努力清掃房子、作飯,但是丈夫仍然被自己的心事困著,無法回應妻子的愛。剛開始看的時候,以為典獄長會和牢中的死囚成為情侶,但並沒有這麼俗濫的劇情,他只是被這女人震撼,深深同情她,想要幫她。太太看見向來冷酷無情的他,竟然為了這女人而痛哭,遂打算成全他和她。

電影沒有交代兩個女人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達成協議,年輕的女性接受這位太太代替她去死。

自由的代價很高。那位看來最軟弱的病女人,完成了最強大的抗議,和最深的愛情。

小說似乎並未交代逃出死刑的女人到哪裡去了。但電影安排她選擇有意義地活下去,可能會成為一位地下學校的老師。電影和小說都以街上閒晃的小孩為開場,這社會最絕望的地方就是塔利班那套正在塑造下一代。唯有提供不同的教育,才可能帶來改變,電影帶入了這樣積極樂觀的想法,翻轉絕望的故事,給了一些希望。


韓國戒嚴又解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