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30日 星期日

觀劇:父親母親

 同黨劇團的「父親母親」演罷,大家都衝向舞台想要拍這兩隻布袋戲偶的虎仔,我也遠遠拍了一張。

戲很好看。主演之一喊著希望加演,我也期待有更多人看到這齣戲。
看同黨的戲,這是第三齣。三齣都是白色恐怖背景。
這齣和「白色說書人」都用到了布袋戲,但手法不同。原以為又是布袋戲和人共演,結果並不是。主角之一是布袋戲操偶者,所以整齣劇前半都在交代日治時期到戰後初期的布袋戲環境。
演員表現都很出色。
兩隻老虎在戲中擔任意義象徵。
劇本很優。轉折自然又令人驚奇,後半段喝彩不斷。
不能劇透好煩。
不知道能不能寫這齣到底演什麼?
多講兩句好了。「灰男孩」的百變林子恆已經夠令人激賞,這齣裡的林子恆散發的性感魅力實在令人吃驚,看得眼睛直直直,被圈粉。

每位演員都實在出色。看了介紹才知道六位演員分演36個角色,其中演阿文的吳世偉從頭到尾只演阿文,其他人則分擔各種角色, 吳世偉以有點搞笑的方式演出尋親的計程車司機,是主角也是串場人物。林子恆後半段的主要角色是呂蒼一,韋以丞則是布袋戲師傅「貓仔」,兩人的戲份撐起故事的核心。徐浩忠演阿文的兒子,非常可愛,感覺全場都很愛他。古辛最令人讚嘆,第一次出場我以為他是女生,可是接下來卻是演老男人,從身段到聲音都是精準的老男人,後來還有美國回來的台灣孩子、外省口音的審訊者等等,在聲音、口語、身段的表現上,都令人嘖嘖稱奇。邱安忱則是各種補位的角色,較不起眼,卻非常重要。

劇中布袋戲的操演主要由韋以丞來做,在操偶之外,他空手比出操偶動作,又美又靈動,也是本戲一大亮點。

邱安忱在訪問中說這齣講的是認同,自我認同、台灣人認同、性別認同等等。這些主題是有呈現,但有點口號感。他實在太急於要大家認識歷史了。真正好看的段落,還是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對藝術的執著。會期待這些方面有更多的描繪:貓仔對布袋戲的熱忱、和同儕的感情、政治意識的產生,還有他與呂蒼一的關係發展。戲劇取材自歷史知識很好,如果能更「化」,感覺會更好。但我也沒有具體去想怎樣呈現。

要說取材歷史,原本這個案件是1950年代的左翼團體案子,戲裡改成1970年代的台獨案,大部分觀眾應該是能接受的,可能也符合編劇和觀眾們的政治意識。可是因為知道1960-70年代沒有這樣的案子,也沒有答應為人送信而遭死刑的案例,覺得有點不安。若把貓仔放進泰源監獄革命中,會不會失焦?但我覺得這樣還比較能凸顯他的忠義豪情。

戲的後半段令人想起《蜘蛛女之吻》,記得這個作品也有改編成精彩的舞台劇,還有好看的電影。這齣《父親母親》也值得一演再演,甚至再發展成電影。題材和故事都讚,真希望邱安忱將之寫成長篇小說。

(補:剛剛才知道白色說書人的編劇是詹傑而不是邱安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韓國戒嚴又解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