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下午在濟南教會,蔡榮芳教授談黃彰輝和林攀龍,台灣菁英的普世觀。
他剛出版關於林攀龍的新書。討論林攀龍和曾約農兩位涇渭分明的教育家,各自代表的價值觀。
高齡87歲,站著講了一個半小時還意猶未盡。他說講稿寫了40頁,已經16年沒有站講台,有好多想要講。
一個半小時要講完兩本書、兩位很不簡單的知識分子,確實很難。他未完整講完所準備的內容,但努力呈現上一代台灣知識分子的主要關懷和思想背景。他對黃彰輝及林攀龍的敬意與認同很有感染力。
周婉窈教授在回應時補充了許多林攀龍為核心組織的一心會的資料,並帶領大家想像:如果戰後是林獻堂當總統?如果有台灣研究院,院士是否應該包括黃彰輝、宋泉盛等神學家?
鄭欽仁教授和蔡榮芳同為東海大學第一屆歷史系同學,他在推薦序中談到對曾約農校長、吳德耀校長的了解,還有和徐復觀教授的來往,彌足珍貴。
活動結束後,周婉窈教授邀請幾位蔡榮芳教授的老友:李鴻禧、鄭欽仁、林碧堯、金恆煒等,和她的學生們一起到舊市長官邸吃下午茶,我也跟著去。還有香港獨立研究者徐承恩。因為人太多,只能坐成兩桌。我和學生們一桌,主要和林碧堯教授夫人講話。幾位在中學教書的年輕人分享經驗,說現在課堂上不能談到宗教或政治,否則很容易惹麻煩。有學生媽媽來自中國,就說地理課講一帶一路詆毀中國,向校長抗議,只能找出課本跟她說課本如此寫,並非老師的意見。老師會被學生做政治檢查,判定是否親綠。只要談到民進黨甚至台灣的民主政治,就會被說意識形態。
沒能和老先生們多聊,但看見周婉窈老師聚集這些年輕人共同為台灣的未來思考、努力,很欣賞。周老師成立「台灣放送」平台,希望在網路上推送更多優質台派論述,相當不容易。濟南教會的許妝莊目前跟著她寫博士論文,打算研究長老教會的社會參與,從URM入手。看到這些,覺得頗有希望。
這幾天想著,86歲的老人家仍勤勤懇懇寫書,抒發自己對台灣的關心,分享他認同的價值觀和美好的東西,很令人敬佩。我現在就覺得自己老、懶得動,每天鬼混過日子。可是老人家天天讀書、用心寫作。單是這點就佩服不已。
另外,他的研究方式主要是深讀,把想了解的對象的著作好好讀過、加以分析,而不是參考一大堆不一定有用的材料。這種方式看似沒有方法,其實是最重要的基本功,是功力的展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