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最後一天,上電影院看了肯洛區的「老橡樹酒館」。據說是老導演息影之作。
沒落礦區,加上敘利亞難民,題材像人權團體宣傳品或教科書,但肯洛區就是有辦法讓你看哭。一切是那麼日常,可以發生在每處。但又那麼英國,酒館文化、團結罷工的歷史、慈善事工、千年大教堂、社區意識…..
覺得老導演還是對英國懷抱著希望,也對人類的善有所寄望。
仇恨無所不在,欺負弱者是常態,但也總有人不放棄,努力以愛代替恨,即使無資源、很弱勢,還是要行動。
改變會發生在何時?何處?
****
本片有許多精彩之處。特別喜歡他對黑白紀實平面攝影的禮讚。
主角之一是敘利亞難民女孩,帶著一台相機拍個不停。影片一開始就是她的作品。然後她透過礦工的罷工行動照片,認識這個社區,也受到啟發,發起讓社區和解、互相認識的「一起吃飯」活動。然後她拍這個社區人們的照片,也促進互相的理解。
老橡樹是酒館的名稱,電影裡面沒有出現實體的老橡樹,但是敘利亞人製作了一面布旗給酒館,那棵樹長得很像中東文化中常見的生命樹,好有意義。
音樂也超讚。教堂裡唱的拉丁文歌,聽起來與和平有關,因為不斷聽到Pace。在酒館後廳裡放映女孩的攝影作品時,有人彈著吉他,是中東的音樂,美到不行。
食物在本片的作用,宛如「芭比的盛宴」,但沒有那麼童話式的和解,而是實實在在改變難民與貧民的痛苦。民以食為天,吃飯問題真的最大!
****
今天上班路上,一直想到片中的小狗瑪拉。兩隻拉都拉不住的巨大惡犬,一下子就把小狗咬死了。象徵世界強權控制不了獨裁者的胡作非為,自以為能管理它們事實上無法,於是無辜的人民在暴力下犧牲。
犧牲換來覺悟。這世界必須改變。無論局勢多麼糟,還是盡一己之力去改變。
覺得冷血有被燒熱。
犧牲換來覺悟。這世界必須改變。無論局勢多麼糟,還是盡一己之力去改變。
覺得冷血有被燒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