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6日 星期一

街頭藝師蔡石坤

我本來就很愛石頭,又喜歡植物,看到這樣別緻可愛的花盆,忍不住就想買。

在攤前玩賞甚久。那些石頭讓我想起旅行過的美麗溪谷和海岸,綠色植物令人嗅到森林的氣息。如果擺在家裡,不就可以常常想起那些美麗的回憶?

老闆是個肢障的中年人,綁著長長的馬尾。隨口和他聊著,問說這類東西怎麼擺在這裡賣?不是在藝術市集可以賣得比較好嗎?他說藝術市集不一定人人會去逛,在路邊形形色色的人都可能會看到而好奇來買。他說自己的專長在石刻,花盆、魚缸上的圖案都是他刻的。

買了兩個花盆後,拿了一份他提供的剪報,又繼續聊,才知道他是一位巧手的街頭藝師,名叫蔡石坤,會做很多東西,攤子上用來吸引人目光的轉輪就是自己做的,編織、押花、石雕都做得很出色,還曾設計中國結鳳梨造型得到專利。最令人高興的是,原來他是一位基督徒。

他說自己曾待過彰化二林喜樂保育院,成年離院自立後生涯並不順利,離婚後帶著獨生子四處漂泊,擺攤做生意、努力學藝。幾年前得到竹塘教會莊孝盛牧師(也兼喜樂保育院院長)很好的帶領,逐漸對信仰認真起來。近年搬到大林,終於受洗,對教會生活相當熱心。

他說現在討生活真是不容易。他曾以草編童玩風行一陣子,又把中國結藝術發展得很精采,可是中國貨大量進來後,市場都沒了。他開始學石刻後,刻了一些迷你石頭動物,非常受稱讚,可是並不好賣。他感嘆現在在台灣要靠手藝吃飯是很困難的。

回來細看他所提供的剪報,並上網找資料,才知道他還小有名氣,可以找到的報導至少有這幾則:1234。他是嘉義縣肢體殘障福利協進會的創會會長,又進一步串連弱勢團體成立嘉義縣殘障聯盟,也協助喜樂保育院的手工藝課程及愛加倍庇護工場的事工。

後來留意到攤子上這些花盆、魚缸上的圖樣,都是合十的手,或許是他最近喜歡的主題吧?雖看得出脫胎自杜勒的「祈禱的手」,但是卻別有風味。感覺上,似乎他在歌頌、肯定自己的雙手,即使生命中充滿坎坷,還是要靠自己的能力來生活。

很為這樣的生命感動。也感慨:一位精於手藝的人在台灣當前社會環境想要獲得安穩的生活是那麼難!

請多多交關:

攤位在台一線嘉義往民雄路上,過牛稠溪橋第一個紅綠燈旁,再過去有家全家便利商店。

蔡石坤:0932785214

建議:

若有公司行號、學校、機關、教會、社團要訂做紀念品,不妨找他設計製造。教會可以訂做石花盆來插花。

2007年4月8日 星期日

【苦楝花連線】頂笨仔的老苦楝

趁著晚飯之前的空檔,一行人往苦楝樹走去。

你瞧它多高大!

樹上的花開得滿滿的,但是在陰天的黃昏中,看不大出來。

下面這張,是第二天清晨拍的。在山色的襯托下,可以明顯看到滿樹的花。

連續陰天,光線不佳,但是能拍到這棵老苦楝,覺得很興奮,還是厚著臉皮貼出來。


Arkun的苦楝花連線隨著三月結束已經告一段落,這山上晚開的苦楝,仍想擠進來參一腳。

樹上的花拍不到,只能拍落在石頭上的花。


搜尋到別人拍的光華村頂笨仔老苦楝

頂笨仔社區的螢火蟲,真是美得驚人。第一次看到整片空地上到處是像鑽石般的小光點閃閃爍爍,好像天上的銀河掉下來在你膝前流動。

賞螢及其它活動,待下回分解。


2007年4月6日 星期五

逃避現實

這棵茄苳生長於埔里的鯉魚潭畔。前些日子,有機會在這裡散步兩小時,沿途捕獵盛放的草花及山光水色。

天氣並不理想,陽光時隱時現,後來還下起了小雨。

極喜歡這道柳堤。清晨隱於薄霧中時更美。

好吧,談談所逃避的現實。鯉魚潭其實又醜又吵,和當初認識它時的寧靜荒涼不可同日而語。

這個小潭本來名為:鱺魚窟仔 ,改叫和其他地方重疊性甚高的「鯉魚潭」,就已經夠沒意思了。幾年前有飯店進駐湖邊,921地震後重新發展,附近又多了許多遊樂設施、餐飲業,就像一般的旅遊景點,不斷播放廣告和音樂,還有可怕的卡拉OK,一人唱歌全山谷迴響。附近的建築物越來越多,很難拍到沒有建築物闖進鏡頭的場景。那條優美的柳堤,一端是個架在水上的咖啡店,另一端是蓋成大涼亭的卡拉OK中心。這次又發現有環湖列車,一邊走一邊用極大的聲量廣播解說,整個湖面充斥著各種透過麥克風的人聲,十分可怖。

很羨慕一隻白鷺鷥,它站在湖中覓食甚久,一點也不被噪音所擾。還有好幾位釣客,耐性十足。

看來,除了一大清早,是不可能找到往日的清靜與野趣的。

結果,我還是拍了欺騙自己的照片。

黃昏的故鄉

友人回美國後,說這次南部行,印象最美好的,竟是這十幾分鐘欣賞黃昏田園的時刻。寧靜的氣氛、寬廣的視野,是他心中永遠的故鄉形象。

我怕,此景不常。高鐵通車了,此地的景觀必定快速變遷。故鄉的黃昏下,是黃昏的故鄉。

2007年4月4日 星期三

另一個世界

人死後,會到哪裡去呢?那另一個世界,是怎麼樣的世界?

在我的想像中,那個世界也像水中的倒影,某種程度和我們現在的世界一模一樣,但是,更真實、更沉靜、更平安。息了世上的勞苦,放下一輩子的重擔,進入另一種生命形態。

我們家並不特別在清明節掃墓。事實上,也沒墓可掃。直接相關的祖先都已檢骨入塔,一年有幾次會去探望他們。位於龐大公墓一角的十字亭,視野不錯,許多親朋好友都住在附近,他們應該會認為子孫夠體貼吧。

不過,雖然會到十字亭去思念親人,我仍然不認為他們就住在那裡。他們應該是在一個更加美麗、舒適、安詳的地方才對。

所以,當我注視水裡的倒影時,我想,那麼美麗又沉靜的世界,才是他們居住的地方吧。當我望著水裡的世界,想念去世的親友時,或許他們也在那個世界看著一個水池,想念著在世上的親友。這個世界和那個世界,彼此為鏡像,彼此都以為自己才是真實的存在。

即使只是一窪積水,都可傳達生者與死者的彼此思念。看到對方世界的天空,總是比自己的世界亮,或許就已經是莫大的安慰。

 

動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