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討與詮釋:
BlackbearTW 野草莓學運的框框
攝氏17度的風雨下,靜坐學生對這場運動自我命名為「野草莓學運」,這真是一個自嘲也反諷成人社會的勁爆名號。彷彿一個叛逆的冷笑,你們老說我們這個世代是不能抗壓、容易受傷的草莓族,卻又要對我們賦加太多的想像與使命。 他們只要做自己,要當「有刺的野草莓」,不當成人眼中的草莓,也不當你們老人家嘴上什麼「第二枝野百合」。 讓這群野草莓在台北的自由廣場,自行迎向寒風冷雨傲然生長吧;台南、高雄、新竹、台中的野草莓也開始叢生搖曳,嶄新的世代風景就在土地的寒冬醒來。放下那些傲慢與偏見的框框,我們只要向他們聆聽與學習。
torrent 學生運動的「複雜」
它一開始的定位,應該不是個學生運動,而是個公民運動,也希望變成公民運動,所以當有可能變成學生運動時,有人就碎碎念:「學生運動?不要吧~~XXX難得幹場正事,要他好好喬一下」。而回溯這幾天的發展,它在社會定位、自我定位下,慢慢發展成「糾察線、廣場、代稱」的學生運動。它可能因為學生參與人數眾多的實力原則,也可能是媒體這樣定位,或許又是在藍綠惡鬥下僅存的最安全位置。
oikos-taiwan <野草莓>一個參與台中靜坐活動的個人觀察
學生們的靜坐活動攪和了政府與諸多新聞媒體的美夢,以致於當許多在網路上的「前輩」或許是善意、或許是倚老賣老地勸說學生應該認清社會運動的現實與殘酷時,我倒以為學生們已經完成了一個不可思議的任務-哪怕諸多新聞媒體繼續以冷言調侃這些在冷雨冷風裡的學生,但這個阻斷的任務已經完成了。 從某個角度來看,靜坐隊伍其實是無能的,因為他們必須-也只能-固守在現場,甚至熱情民眾的踴躍捐輸與遠道而來的幫忙打點都讓他們顯得更無能了。但他們卻又是有能的,他們扮演了無可取代的意志。這其實比較像是一個靜靜地承擔的角色,而不是在某些想像裡的、那種激情而浪漫的運動者角色。
annpo 我必須一再提起,才能烙印你們,對他們。
樂生、集遊法、野草莓
葉蔭聰(香港獨立媒體) 台灣「野草莓」的前後
我的想法還很不成熟,不過,有一點我是頗為肯定的,台灣學生這次抗爭,需要從另一些參考點思考。而且,超越藍綠不是光靠嘴巴,如果有人認為,藍綠以至統獨二分,是台灣政治的魔咒,那麼,更不應害怕弄髒雙手,要去尋回一個民主社會應有的價值,而人權就是最基本,而防範警察國家是所有社會該有的本能。
Kojeve 自由民主世代卑微的訴求
是的!我們「違法」靜坐。但我們依舊感謝那些「波麗士大人們」在強制驅離我們的同時,小心地呵護著我們。我們批評的從不是那些第一線忙碌、飽受壓力的警察,而是那些動員大批警力、逼使他們必須跨越法治人權界線進行維安的決策者。我們憤怒的是,當民眾的人權與自由受到侵犯時,執政者可以置若罔聞,甚至轉移大眾的焦點力挺公權力違法的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