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1日 星期四

俄烏戰爭:東線戰事開始

 4月18日,俄國在烏克蘭東部的戰線全面開打,目標是全面控制盧甘斯克和頓內次克。烏國總統稱之為頓巴斯戰爭,俄烏戰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之前幾個禮拜,基輔附近的俄軍撤離,各城鎮傳出平民被屠殺的狀況。4月初最早傳出的布查事件,數百平民在日常生活場景中遭到殺害的照片傳遍全世界,被稱為布查大屠殺,此事造成俄烏和談無法繼續。4月7日聯合國大會緊急會議,通過暫停俄羅斯在人權理事會資格,俄國則宣布退出人權理事會。

西方國家和東歐國家紛紛表達對烏克蘭的支持。英國首相強生4月9日突襲式訪問基輔,允諾提供更多武器。之後各國領袖拜訪基輔蔚為風潮,連美國總統都被問何時訪問基輔。美國撥款和提供武器給烏克蘭再加碼。

戰役的實際狀況,資訊片段,暫時難以了解。但前幾天俄國黑海艦隊的旗艦莫斯科號沉沒是事實。好幾位將領在前線陣亡也是事實。沒能拿下基輔,俄國改變戰爭目標。無論如何,俄國在軍事上的進展顯然並不如原先預想的順利。

烏東重要城市馬里烏波爾的戰鬥,從戰爭一開始就進行到現在。這是俄國鎖定一定要拿下的目標,烏軍利用防護設施很強的鋼鐵廠負隅頑抗,撐到現在,但可能會是慘烈收場。畢竟普丁若沒有任何成果,是不會收手的。

國際制裁在各方面進行,前所未有的規模和範圍,除了經濟、產業,甚至文化、藝術也開始和俄國劃清界線。感覺新冷戰結構正在誕生。應該不是冷戰,而是壁壘分明的兩大陣營再度出現。全球化的時代告終?

戰爭以來難民人數不斷增加,兩個禮拜前據稱已有一千萬人離開家園,其中至少四百萬人離開烏克蘭。波蘭宣稱接收的難民已達三百萬人。西方國家這次對接收難民表現出難得的大度,很多人樂意提供自己的家來接納難民,真是特別。但難民的安置及往後的安排,仍給這些接受難民的國家帶來很大的壓力。

俄烏戰爭是美國為首的國際聯盟和俄國加中國及其盟友的戰爭。某種角度來看,烏克蘭成為戰場非常倒楣,在這早已形成的結構中所能選擇的路並不多。但是這近兩個月來,烏克蘭卻不斷贏得世界的尊敬。戰場的實際表現出人意料,抵抗住俄國強大軍事力量的打擊,在宣傳上更是強大無比。烏國總統澤連斯基透過視訊錄影的方式,到各國的國會演講,甚至出現在美國的電視艾美獎頒獎典禮上,每個演講大多得到很熱烈的正面回應。他們的公民社會表現出強大的韌性,即使遇到很慘烈的狀況,仍努力有尊嚴的求生存。

這場戰爭到底是誰引起的?普丁進犯烏克蘭的事實非常明顯,入侵主權國家無論如何都是不對的。但是俄國和中國的論述則將戰爭的責任推給烏克蘭,聲稱烏克蘭政府偏向西方、爭取加入北約,威脅俄國的生存。兩陣營的支持者都有妖魔化對方的現象。

很多謬說在各種宣傳之下形成。澤連斯基的表現太搶眼,引發的反感也不少。竟然有人指他是敵基督、是新的希特勒,說他竟然可以指揮全世界那麼多國家領袖,一定是魔鬼。確實很少有被侵略國家的領袖向全世界募款、募武器時姿態那麼高,但那也是因為此時烏克蘭是防衛俄中勢力擴散的第一線,若非結構如此,他再會說又有何用?

台灣媒體名嘴和網路上的華語評論者,對這戰爭的分析可參考者不多。台灣唯一的烏克蘭專家,大概是中興大學的楊三億,但他發表的言論不太多。

這場戰爭對台灣的啟發很多。如果不看那些基於意識形態和統獨立場的垃圾言論,還是有一些正面資訊值得注意學習。特別是身為公民如何面對戰爭、找到可做的事。

廖美藉由閱讀西方媒體的好品質報導,整理系列「平民如何抵抗」,是觀察戰爭比較有意思的觀點和素材,讀她系列文章,很受啟發,也對台灣公民社會的力量有期待。另外還有一些人在此之前就在推國民防衛,俄烏戰爭後更加活躍。推特上的#民防搞什麼,值得繼續觀察。

另外,這次不少媒體有人前往戰地附近採訪,實地了解情況。一些深度報導值得注意。如報導者的俄烏戰爭日記。德國之聲、法國廣播公司、BBC等,也都有貼近現場的報導。德國之聲和BBC都常有內容豐富的短片。





2022年4月17日 星期日

2022復活節的禱告

梁哲懋牧師在鹽行教會2022復活節禮拜的代禱:

主,我們慶祝復活節,我們知道你贏過死亡,但我們也看到這個世代有疫情擾亂,有些人失去所愛的人,有些人失去自由活動的機會,求主憐憫我們,求主賜給智慧,讓有智慧的人所發明的藥,能幫助我們度過疫情的擾亂,恢復正常的生活,求主憐憫我們所生存的台灣,幫助我們有智慧保護自己、保護別人,不致驚煌,我們知道這是必經之路,在這疫情中學習,重新起造一個人人互相關懷的社會,求主憐憫看顧。
我們也紀念在戰火中的烏克蘭,即使在這美好的復活節,他們很多人也沒有力氣、沒有機會如我們一樣歡喜慶祝,反而是在戰爭暴力的威脅下,在驚惶中與死亡為鄰,求主憐憫烏克蘭人民,還有那些參加戰爭俄國士兵,願上帝大權能,阻止為了私慾發動戰爭的政客。主,願你的公義顯明,讓強權無法憑藉拳頭得逞,反而要讓人類學習你的愛,互相關愛。透過你的犧牲,我們學習彼此包容,互相關懷,不是互相仇恨、彼此搶奪。主啊,願和平早日臨到烏克蘭這塊苦難的土地上。
主,我們為心中艱難的事獻上禱告,願你的旨意得成,在地上如在天上。祈禱奉主耶穌聖名,阿們。
(取材自鹽行教會的線上禮拜,台語轉錄華文)


這個禱告我誠心說阿們。一堆瘋狂無稽訊息流竄,人們心中恐懼驚惶,哲懋牧師的禱告指出真實處境,帶領會眾理性面對疫情、戰爭,並再次肯認我們所信:愛與和平。


2022年3月24日 星期四

俄入侵烏克蘭滿月

 2月24日俄國入侵烏克蘭,至今天滿月。

戰爭初起時,很多人判斷一兩個禮拜之內戰爭就會結束,結局是俄軍打進基輔,烏國總統外逃或是被俘、被殺,佔領軍建立親俄政權,不讓烏克蘭擁有軍隊,繼續控制克里米亞和烏東,把烏克蘭確實變成附庸國。但是烏克蘭人擋住攻擊,至今俄國仍未拿下基輔。雖然一些軍事上的勝敗消息,無法確實得知,俄國作為軍事強權的地位已受質疑。

烏克蘭還在作戰,戰爭沒有停止的跡象。同時和談一直在進行。土耳其獨裁者艾爾多安在俄國的同意下擔任調人。聯合國秘書長力促和談,認為雙方其實已經有部分共識。

戰爭有可能升級,俄國手頭上還有生化武器、核武。全球緊張注視。

歐美及世界上其他自由國家的人民,很多表達對烏克蘭的同情和支持,但是各國實質的幫助仍然不夠多。

擔心戰爭無限延長。擔心演變成世界大戰。看來戰事不會很快結束。

2011年開始的敘利亞戰爭,至今還未完全解決。雖然情況相差很遠,敘利亞是複雜的內戰,烏克蘭是一個國家對抗外來入侵者,但都是北約和俄國角力的重要場域。從敘利亞戰爭可以看到俄國的一些手法,很恐怖。

俄烏之戰雙方都想發展傭兵。烏克蘭向全世界號召傭兵,之前消息說已有16000人加入;俄國先是驅使車臣代戰,又傳白俄羅斯會派軍,以及將從敘利亞募集有經驗的4萬傭兵。

傭兵對喜歡冒險的年輕人有很大的吸引力。傭兵現象值得觀察。那些被稱為恐怖組織的團體,號召了歐洲社會中不滿現實的青年。這場戰爭,是否會孳生一些戰後難以處理的極端組織?

誠心祈禱戰爭結束後,烏克蘭仍繼續健全發展。


2022年3月20日 星期日

俄烏戰爭進入第24天

俄烏戰爭仍然進行著。雖然有過幾次和談,但除了人道走廊之外,尚未達成具體共識。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呼籲普丁和他直接對話。

烏克蘭總統過去兩個禮拜,透過視訊演講,向歐盟、加拿大、英國、美國、德國、以色列的國會演講,爭取支持。針對每個國家,他都用了符合當地的典故,演講的效果當然不只在爭取國會議員,也是一次又一次向全世界喊話。他描述身陷戰中烏克蘭平民無辜受害,說明烏克蘭不得不戰,表達出悲傷、憤怒,放映演講錄影時,在場的攝影鏡頭總會捕捉到流淚的臉孔。他真的善用這個時代的傳播技巧,令全世界繼續把焦點放在烏克蘭。

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月18日進行了兩小時的視訊會談,主要談了烏克蘭問題和台灣問題。中國先發布會談內容,提到:「烏克蘭局勢發展到這個地步,是中方不願看到的。中方歷來主張和平,反對戰爭,這是中國歷史文化傳統。」又說,拜登表示:「他願意重申,美國不尋求同中國打『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獨』,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美方願同中方坦誠對話,加強合作,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有效管控好競爭和分歧,推動美中關係穩定發展。」美國方面的聲明很簡短,強調對台灣的政策不變,至於烏克蘭問題,主要是警告中國不許幫助俄羅斯,否則可能祭出制裁。

關於拜習通話的分析,有各種角度。我認為美國在全力對抗俄國時,必須穩住中國,與之交好,一邊警告一邊拉攏,但立場說得很明,就是不會以出賣台灣為代價。中國方面在表面上也有所轉折,不再完全站在俄國那邊,但這可能只是表面做做樣子。

中國在這場戰爭中的角色,不能不注意。習近平為了順利繼續掌權,期望的應該是平穩。但大概沒有擔任調停者的本錢。至於是否有幫俄國,恐怕有些還是不得不幫,但在美國警告後,恐怕也不能做得太明顯。

另外值得觀察的是戰爭的方式。俄國用飛彈狂轟猛炸,對上烏克蘭以城市游擊戰來對抗。平民損傷嚴重,據說過內外難民已超過千萬人,流亡國外的達300萬。



2022年3月16日 星期三

在臉書不斷遇到貞文

3月15日,在臉書上不斷遇見貞文。

安慕理牧師的女兒 Jane Anderson貼出2005年來台灣,貞文陪她暢遊台南、在台南神學院的合照。

廖安惠貼出2017年3月貞文和張瑞雄牧師的合影,他們正一起為台南神學院新圖書館建築工程圍墻上的黃彰輝牧師故事看板而努力。

在華德福學校教書的喬安娜,閱讀《運命──生命經驗的模式與意義》時,遇到貞文翻譯的赫曼赫塞的詩。

另外,3月13日朋友Hau傳了福昌教會的禮拜直播給我,葉育任牧師在題為「效法」的講道最後,哽咽著提到貞文。當天聖歌隊唱了徐惟恩以貞文的一個禱文譜曲的〈晨禱〉。

還有一事。匆匆搬離台南時,有一箱貞文從德國運回的文書沒有整理到,丟到打算處理掉的那堆。廖安惠在那箱中看到一些貞文的筆記、檔案夾,包括《信仰的長河:歐洲宗教溯源》的原稿,還有科隆華語團契的刊物《橋》、ACWC(亞洲婦女資源中心)的刊物《In God's Image》等等。安惠保存了這些資料,目前交給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很感謝安惠和PCT檔案館。

貞文離開快滿五年了。一直沒有足夠的力氣來整理她的東西,每每看到、想到相關的物件,心情很複雜。

知道很多人懷念她,感到欣慰。
正如Hau提供福昌教會講道影片給我時說的:「貞文老師的精神,已經影響與幫助無數靈魂。」
我想她還在影響著與她的作品相遇的人。她曾經關心過的學生,也把她的精神繼續活出來。








William Hurt 去世

 3月14日傳出William Hurt去世的消息。他活躍的年代,我和幾位朋友都很喜歡他,幾乎每部他主演的電影都看過。

印象最深刻的是《蜘蛛女之吻》,那是第一次接觸同性戀題材的電影,有關革命、鬥爭、性別意識、線民角色、愛情......等等的提問與鋪陳,現實又雋永,很是震撼。後來讀了原著的翻譯,寫得囉哩叭唆,夾入一堆理論,可能講得更深吧,但沒有電影那種力道。總之,這是一齣很想再看的電影,但情節又那麼令人痛苦難受,有點怕。有幾個鏡頭多年後仍鮮明在心頭。

這次查看資料,才發現在這齣電影中和威廉赫特演對手戲的革命者,竟然是電影阿達一族(The Addams Family)的爸爸:Raul Julia,也是很出色的演員,演阿達一族的時候身體狀況已經很差,1994年就去世了。

《大寒》、《收播新聞》、《悲憐上帝的女兒》,都看過,當時也都有感動,但現在竟然都記不得在演什麼。《意外的旅客》好像沒有看。

感謝威廉赫特的電影,青春時代的重要印記。再會了。

2022年3月12日 星期六

苦戀苦楝:彭海瑩文集《執子之手》

在苦楝花盛開的季節,彭海瑩文集《執子之手》出版。封面封底都是苦楝花。看著封面似乎聞得到花香。
這是一本蘊藏深情的文集,作者以此書紀錄並紀念與夫婿蘇南洲三十八年攜手同行的日子,既是夫妻,也是戰友和同袍。他們在雅歌出版社、曠野雜誌,和其他許許多多的基督教文化事工上,是最佳夥伴,互相幫助,共同成就。
蘇哥點子超多,但若沒有彭姊強大務實的編輯能力,不會有雅歌出版社三百多種書籍、和二百五十四期的曠野雜誌。
這本書,是彭姊多年來在曠野雜誌和雅歌出版社的一些書籍中的文章,有遊記,人物、藝術、文學的介紹,生態環保意識的提倡、政治社會的關懷評論。充滿心靈之美的文字,娓娓訴說所見所聞,帶領讀者進入真善美的世界。一篇篇短文,內容都很豐富,帶領人進入一個新世界。雅歌曾經出版過系列《某某的心靈世界》,這本其實也可放入,成為《彭海瑩的心靈世界》。
書中許多篇章非常珍貴。例如1975年在東海採訪楊逵,這是她和蘇南洲合作的第一篇文章,也是兩人攜手從事文字工作的開始。還有訪問辦《人間雜誌》的陳映真、書寫「伊甸」創辦人劉俠等等,現在已成難得的歷史紀錄。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翻了一下,眼淚就啪啪掉。先是感動於彭姊在序言和寫蘇南洲的文章中的深情,然後又讀了一次她寫王貞文。若沒有曠野的邀稿,貞文不會寫下那麼多文章,雅歌還幫她出了六本書,彭姊對貞文的欣賞和鼓勵,實在是太重要!
《執子之手》的封底文字:「執子之手,與子同行、同訪、同遊,立足台灣,放眼天下,在人生道上遇見刻骨銘心、終生難忘的真善美。」把這本書的內涵說得很清楚。
希望這本書有更多人閱讀,並介紹給你的朋友。
是呈現醇美信仰的、如新鮮空氣般的好書。



動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