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了韓國電影「搖擺男孩」(Swing Kids)。
2019年1月27日 星期日
韓國電影「搖擺男孩」(Swing Kids)
2019年1月5日 星期六
有時甘杯的冬藏茶席
小蒨買到一個像足球那麼大的石門鐵觀音茶球,覺得應該讓更多人一起共享開茶的樂趣,所以辦了這個茶席。
先喝了阿里山的高山烏龍,每一泡的香味都不同,非常有意思。第二支是鐵觀音紅茶,初喝像龍眼乾茶,香味濃郁,有種驚喜感。也是每一泡都出現不同的層次。第三支就是這個鐵觀音茶球,鑿下碎碎的茶葉,喝到四種處理分式:直接泡、煮過、加豆蔻(綠色的小豆蔻)煮、加牛奶和酪梨油和糖作成酥油茶。
最後還每個人封一支茶,用漂亮的小磁罐帶回去。
我們這桌的司茶小農女,帶來她自己的茶具,樣樣都很好看好用。
覺得美感和味覺都享受到。
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有深刻意義的空間。
在這裡辦了貞文的讀詩會,一次她自己朗誦,一次是她離開之後的紀念讀詩會。還辦了很長時間的畫展「女人.樹」。
從發現這間茶館之後,貞文就非常喜歡這裡。然後竟然可以成為小蒨的朋友,這幾年的緣好深。
再次回到這裡喝茶,深深感謝所發生的這一切美好。
小蒨的朋友永玉,根據貞文的照片,和她從德國帶回來的咕咕鐘,創作了一張可愛的似顏繪。
有這張圖擺在那裡,好像貞文一直在那裡快樂喝茶。
2019年1月3日 星期四
一起來守護民主與主權
新年第二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對台政策談話,提出了五項宣示,每項都有「和平統一」,重點分別是:民族復興、一國兩制、一個中國、兩岸共同市場、心靈契合。修辭漂亮,但殺氣明顯,顯現出進一步控制台灣的決心。
面對「習五點」,蔡英文總統在第一時間做出適切的、護衛台灣主權、堅守民主原則的回應,強調不接受中國定義下的九二共識、不接受一國兩制、談判必須是政府對政府,而且必須在人民的授權和監督下才能進行。
蔡總統堅定說明臺灣的立場,得到許多喝彩。不少人在社群媒體上表達想法,認為蔡政府過去兩年的執政雖然因為改革不到位等問題惹了不少民怨、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她應該扛責,但身為總統,她努力維護國家主權、與美日結盟確保臺灣安全,盡到了責任。在元旦談話先踏定臺灣的立場,習五點出現後又立刻堅定回擊,給人耳目一新的印象。
蔡總統的談話,雖然有振奮人心的效果,但是當中國持續不斷用各種策略侵蝕臺灣社會、幾乎全面掌握臺灣的媒體、在各領域培植中國代理人、從未放棄武力威脅,台灣到底怎樣才能繼續深化民主、同時有足夠的力量來抵禦中國促統壓力?相信不少人都為此焦慮,急著提出各種建議。而向來排山倒海的指責、唱衰、譏諷,也會繼續攻擊。
比較理想的狀況是,在護衛民主和國家主權的立場上,形成新的團結局面。相信這是台灣人民樂見的,也是當前最需要的。台灣人民一起來守護自由民主與國家主權,支持一個能堅定守護台灣價值的政府,才足以對抗龐大的中國陰影。
但可以想見的是,群魔亂舞的局面不會就此停止。或許各種妖魔更加現出原形,怕的是更多粉飾更假更荒謬的言行,繼續混淆,繼續分化好不容易建立的共識。(請停止收看政論節目,那是災難製造中心。)
面對艱難的2019,沒有簡單的答案,也不是誰上誰下就能解決問題。確實了解當前台灣的難局,一點一滴在自己的位置上戰鬥,儲備力量,團結所有可以抵抗中國入侵的力量,是我們能做且必須做的。 願上帝憐憫,願我們的祈禱是朝著正確方向,願我們疼台灣的心有大智慧引導,不被誤用。
(投稿台灣教會公報)
2018年11月14日 星期三
《是誰先愛上他的》及《讓傷痕說話》
愛家公投疲勞轟炸的宣傳,讓臉書同溫層一片哀號。前天公視有話好說邀請陳思豪和趙曉音兩位牧師辯論,邊看邊腦充血,之後看到很多厭世留言,因為半小時內聽到的謊言和歧視真是令人抓狂。見識到言語傷害人的力量,一句句虛謊又理直氣壯的話語,簡直像刀子般傷人。偏偏這還是公共媒體提供的場域。(了解公視製作單位的苦心,公投議題本來就該透過公開辯論越辯越明,但是得聽那些似是而非的胡扯,真的很傷害心理健康。)
按:這場辯論有逐字稿和事實查核,可以上網參考。網址:https://hackmd.io/s/pts-talk-news-11-13-debate,或搜尋:〔逐字稿〕公視有話好說:同婚?世俗?基督教?
上個禮拜看了電影「是誰先愛上他的」,的確是好看的電影。悲哀的現實處境,用淚中帶笑的幽默手法呈現。覺得這是有關喪失親人後走出悲傷的故事,片中的幾個要角紛紛走出「愛不滿足」的痛,與自己和解,也與近人和解。
抽掉「同妻」這個主要設定,仍然可以是個笑中帶淚的故事,但「同妻」的悲劇結構,讓這個故事更加有力量。「同妻」指的是同性戀者之妻,通常男同志為了不讓自己的性向曝光等原因,和女性結婚,但是通常很難維持好品質的婚姻生活,不明就裡的「同妻」往往活在自責、怨恨等矛盾情緒中。被捆綁在婚姻家庭價值觀裡、努力要當好妻子的「同妻」,痛楚很深。不甘心不放手,終究還是得要學著放手。
要走出「顧家的好妻子好媽媽」魔咒並不容易。感謝有這樣的電影,多少能夠啓發一些人,跳脫僵化的「愛家」魔咒,一步一步學習真正的愛。
最近也翻完了徐志雲醫師的《讓傷痕說話:一位精神科醫師遇見的那些彩虹人生》。這本書也是好評如潮,好像再說什麼讚賞的話都是錦上添細細小花。可是,真的太好看了,很久沒讀到欲罷不能、幾次拍案的書。
本來很怕翻開這本書,因為我不想看傷痕,討厭悲傷後無能為力的感覺。可是,這是一本幽默、溫暖、理性的書,提供的知識有用、扎實,超有建設性的。「若我們對不同族群的認識多一些,彼此的傷害就能少一點。」徐醫師在前言這樣寫。這是一句會發光的話。這本書讓我們認識各種彩虹人生,也提供最基本的相關知識給讀者,更重要的是,在書中感受到徐醫師那種對各色各樣生命樣態的一視同仁、善意、尊重,那正是我們社會最需要的互相對待態度。
「愛家公投」的宣傳,加深社會裂痕,把櫃子內的彩虹族群再度逼到死角。以愛為名的公然歧視,狠狠鞭擊臺灣社會脆弱的人權意識。但是,黑暗中仍有一些一直持守下來的火堆在發光。「是誰先愛上他的」這齣電影,《讓傷痕說話》這本書,就是這種火堆。在這可怕的時刻,且讓痛苦者就近這些火堆,享受一些溫暖,得到力量走下去。
2018年11月9日 星期五
電影「仙人畫家熊谷守一」觀後
去看了一齣日本電影「仙人畫家熊谷守一」。很~好~看!
一位國寶級畫家,30年幾乎不曾走出過自己的院子,每天都在院子裡觀察植物、昆蟲、小魚、石頭.......。他太太和一位幫傭操持家務、應付訪客,甚至院子裡的植物照顧也都是太太在做。電影帶我們跟著畫家一起從微小的地方觀看他的院子,看他脫俗的生活,看世俗怎樣試著介入他的生活,他怎樣不為所動。 電影的氣氛恬澹優美,又處處禪機,超喜歡啊!
享受太太照顧的畫家,在和死神對話時,才說到自己對太太的感激和牽掛。 94歲的畫家,還頑強地想活著,想活很多次。但他太太說,太累了,如果還有機會再活一次,她不想要。 淺淺幾筆,把這種生活中男女角色不平等表現無遺。
這是樹木希林最後拍的電影之一,很喜歡她在電影中的角色。她認真陪伴任性、自我中心的畫家,為他維持他的生活日常,愛很深。但她絕不甜言蜜語,下棋總是贏,戰鬥的精神和畫家的優游性子差很多。
這是呈現畫家精神、但並不歌功頌德的電影。
還有都更議題。片中的畫家太太向要蓋大樓出租的鄰居提到「日照權」,提到這片院子中各種植物、昆蟲、鳥類的生存權。很有意思。
我和熊谷一樣喜歡「獨樂」,若是有這樣生態豐富、自然又多樣的庭院,優游30年沒有問題。但從電影呈現的,也可以看出這樣一個人的自由快樂,是旁人的勞碌操持換來的。園子要維護,三餐要有人出門去採買、下廚,還要不斷應付前來求字畫、偷名牌(因為是大師書法)的人們。
電影除了開場之外,並沒有讓我們看熊谷的畫。但很多的鏡頭都在告訴我們他怎樣看世界。覺得拍攝手法甚為高明。
另外極愛本片配樂。單純乾淨的音樂,和熊谷的畫風極配,也主導了整齣電影的氣氛和趣味。看到最後捨不得走,就是想再聽到最後。
選戰熱到不行的假日,不看相關新聞或直播,而是去看一齣讓人覺得靜謐愉快的電影,好享受。
附:臉書留言
之一:我好喜歡這樣的庭院!想起「他蜜」姑丈居住在嘉義台銀日式宿舍後面那一大片庭院。
我們小時候去的玩的時候,家園已經縮小些,但還是有大水池、大樹,可以探險遊玩。
在這環境長大的媽咪,一直都有與世無爭的氣質。
熊谷守一的庭院,只有15坪,他就逛不完了。
屠格涅夫的獵人日記
在蔡其達那裡看到11月9日是屠格涅夫200歲誕辰紀念日。
2018年10月27日 星期六
再看「舞動人生」(Billy Eilliot)
舞動人生數位修復版近日上映了。即使工作滿滿,還是任性地跑去電影院。覺得比以前看的時候更感動,好幾處都忍不住落淚,真想放聲大哭。
一些已經差不多遺忘的細節浮上來。
礦工罷工,自己的家中沒有煤可用,聖誕節必須劈了鋼琴才能燒火取暖,而那鋼琴是主角母親的遺物,一項留著無用的珍寶,終究還是為了這個家庭而犧牲。鋼琴隱喻舊日美好時光,以及早逝母親對孩子的愛。看到那一幕,無法不掉淚。
警察追擊工運領袖(主角的哥哥)那段,之前看只覺得驚險刺激,場面調度好厲害。這次看,比較認真去注意整個罷工事件背景,對警察竟然衝入尋常百姓生活的領域揍人逮人,氣得不得了。煤礦業的急遽衰退、礦工團結罷工的困難,特別令人哀傷。本齣最悲劇性的角色就是爸爸,邊看邊為他的困境感到悲傷。但同時電影也塑造他成偉大的英雄,願意放下偏見,支持孩子朝自己選擇的路前進。親人朋友間粗糙、真實但不知道怎樣優雅表達的愛,是本片最動人的元素。
以前覺得這是勵志故事,天才得到造就機會、脫貧離鄉的老套。這次看覺得並不只是鼓勵孩子抱大志、做自己而已。天才的火焰,是靠親近的人提供柴薪,才能發光發熱。片中不斷穿插舞蹈練習和礦工罷工的場面,跳舞和爭取工作權,都在追求有尊嚴的、能展現自己能力的生活方式。在罷工的那一年,小男孩找到自己一生的志業,但他的家鄉人們即將面臨更深的黑暗、不得不改變的生活形態。電影強調的不是有夢最美向前走到首都,而是讓我們看見為了讓天才的火焰出現,那些劈掉的鋼琴、在地底的勞動、工會力量的瓦解......以及願意放下成見尋求改變的人們。最重要的柴薪,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