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版的電影,羅馬帝國的形象幾乎和剛剛過去不久的軸心國類似,特別像希特勒領導下的德意志。但在21世紀的此時,我一邊看一邊心裡嘀咕:羅馬帝國強迫征服地人民效忠、不許擁有自己的信仰和民族認同,征伐妨礙利益的鄰國,不就是川皇對異議者和他國的恐嚇壓迫?昔日羅馬,今日美帝。
茄苳樹窠
2025年10月4日 星期六
電影:賓漢
紀錄片:寧化飛灰
看完香港導演劉健倫的「寧化飛灰」,心情很沉重,同時很佩服這部紀錄片的呈現方式。或許如釜山影展評論說的,是為香港所作的哀傷輓歌,令人感受到深刻的悲痛,對香港抗爭者滿懷敬意。
導演以攝影記者身分,紀錄2019反送中抗爭許多場景,特別是一場又一場的警察暴力,無理到極點,令人無法忍受,一波比一波更殘忍,竟然活生生呈現眼前。片中他不斷自省,不斷質問自己,同時肯定自己必須做的就是保持攝影機錄像,盡可能拍下這些。
這些影像紀錄很珍貴。本片的剪輯、敘事方式,好好利用了這些影像,巧妙利用了演講、歌唱的內容,點出運動的精神、每個階段的努力和遭遇的挫折。
看著香港一步步失去自由,傷痕累累,光輝蒙塵,只能默然暗暗祈禱:守護僅存微光,總有一天光復香港、自由重臨。
2025年9月30日 星期二
六十歲生日
六十歲生日那天,我穿著可以當睡衣的綠色棉布連身裙,一雙黑色的拖鞋,和妹妹小舟一起閒晃一整天。上午看插畫展,下午一對可愛的朋友開車帶我們去雙溪不厭亭吹風、水湳洞獨立書店喝茶,晚上我請大家在基隆安樂區的海龍珠吃飯。自在逍遙,很快樂。
我的願望就是再來的人生盡可能每天都這樣過。跟所愛的親人、可以自在相處的朋友,自由、無慮、隨興過日子。
真的很想退休回家陪父母,不想再工作。
2025年9月17日 星期三
差一點被騙
一大早接到詐騙電話,還花了半小時,差一點就被騙成功。真是太可怕了。


2025年9月10日 星期三
動盪世界
近日幾乎每天都有令人驚嚇的新聞出現。世界動盪不安,來不及觀察。
先從各國政局紀錄:
印尼人上街抗議多日,因為國會議員竟然給自己豐厚住房補貼,貧富差距現象令年輕人受不了。有一位外送員在抗議現場下車撿手機,就被軍方的車子輾斃,造成更大的抗議浪潮。政府宣布取消議員的住房補貼,但尚未有進一步的改革。
尼泊爾政府禁止使用網路社交媒體,引起青年怒吼抗議,總理奧利為此辭職,昨天傳出總理官邸被放火燒,總理夫人被燒死。
日本首相石破茂執政不滿一年,因為國會和地方選舉執政黨都大敗,在撐完與美國的關稅談判後主動辭職。自民黨近日會選出新的黨魁,呼聲最高的是高市早苗和小泉進次郎。
戰爭新局:
以色列空襲卡達,宣稱是精準打擊,消滅哈瑪斯首領。不過卡達方面發布的消息,被鎖定的人都安然無恙。美國宣稱這是納坦雅胡自作主張。
俄羅斯無人機入侵波蘭,都被擊落。此舉主要挑戰北約,波蘭申請北約各國共同磋商。俄烏戰爭可能進入新局。
美國及川普:
烏克蘭難民少女在美國北卡遭到殺害,川普責怪民主黨主政的州無法對付罪犯,宣稱要派國民軍,並主張兇手一定得判死刑。
美國國土安全部到喬治亞州的三星工廠逮捕三百多名韓國工人,宣稱其非法工作。韓國派出外交部副部長交涉,將以專機接回所有工人。此舉意在恐嚇投資美國的外商,一定要雇用美國人。
美國把國防部改成戰爭部。
美國挺川的青年右翼領袖、網紅查理·柯克(Charlie Kirk)在猶他谷大學演講時遇刺,遭步槍遠距離射殺。他是右翼基督教的重要明星,「文化戰爭」場域的急先鋒,很厲害的組織者。時事雜記雜感
昨天去洗牙,牙醫黃女士照例忍不住跟我談政局:「你怎麼看賴清德?」「氣死了,氣爆了。」於是我們有志一同算起新舊帳:賴清德2019總統初選硬出來挑戰蔡英文,造成支持者的擔憂,雖未成功拉下蔡英文,但為他自己爭取到副總統之位,舖下通往總統之路。可是他在行政院長期間政績不佳,勞基法修正案、燃煤電廠擴建案等等,都背離原本民進黨支持者期待的弱勢正義和環保意識,而公開宣布自己為務實的台獨工作者,他自己鞏固成為台獨金孫的地位,得到深綠鐵票,但同時也讓中台關係更難有所改善。2024的總統大選,表現很差,雖然因為藍白合破功而僥倖選上,但立院竟然無法過半,造成這一年多來的困局。無能和在野黨進行談判協商,放任大罷免的行動(宣稱非他主導,但看來至少想收割),搞什麼團結十講,越講越出問題,以天災為藉口止步於四講,實在令人搖頭。在大罷免失敗後,善後方案到現在沒有一項做得讓人可以認同,先是不承認失敗,一副事不干己的模樣;接著想要柯建銘負責,卻拉不下老柯;最近的自由時報專訪,提出的女士照例忍不住跟我談政局:「你怎麼看賴清德?」「氣死了,氣爆了。」於是我們有志一同算起新舊帳:賴清德2019總統初選硬出來挑戰蔡英文,造成支持者的擔憂,雖未成功拉下蔡英文,但為他自己爭取到副總統之位,舖下通往總統之路。可是他在行政院長期間政績不佳,勞基法修正案、燃煤電廠擴建案等等,都背離原本民進黨支持者期待的弱勢正義和環保意識,而公開宣布自己為務實的台獨工作者,他自己鞏固成為台獨金孫的地位,得到深綠鐵票,但同時也讓中台關係更難有所改善。2024的總統大選,表現很差,雖然因為藍白合破功而僥倖選上,但立院竟然無法過半,造成這一年多來的困局。無能和在野黨進行談判協商,放任大罷免的行動(宣稱非他主導,但看來至少想收割),搞什麼團結十講,越講越出問題,以天災為藉口止步於四講,實在令人搖頭。在大罷免失敗後,善後方案到現在沒有一項做得讓人可以認同,先是不承認失敗,一副事不干己的模樣;接著想要柯建銘負責,卻拉不下老柯;最近的自由時報專訪,提出的四項優先:民生、經濟、弱勢、青年,顯得空洞,再講都是要求行政院和立法院,而不談自己到底有何反省和作為,而新青安購屋貸款、開放聘請家庭幫傭等等,更讓人捏一把冷汗。總之,實在令人感嘆又擔心。
大罷免結果讓很多人失望。但這群站出來的熱心公民,是民進黨該好好招安、納入的力量。可是目前檯面上看不到任何努力,看不到適當的表態和作為。
指揮家杜南伊
潘霍華的外甥,潘霍華妹婿杜南伊的兒子,指揮家杜南伊Christoph von Dohnanyi,9月6日以95歲高壽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