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19日 星期二

茄苳

現在是茄苳結果的季節,看起來好像龍眼小時候。

茄苳是常見的庭院樹、行道樹,很容易長,枝葉茂密,木材過去也常做傢俱和工具。有紅茄苳和白茄苳兩種。照片上的是紅茄苳。

茄苳蒜頭雞,有名的藥膳。通常做法是把茄苳葉和蒜頭塞在雞肚子內,然後用土窯或大灶去悶烤。一位朋友的母親的做法不同,她是把蒜頭塞進雞腹,雞身抹鹽,再用很多茄苳葉把雞包裹起來,放在大灶中煨熟,味道很香!她說用這麼多葉子,藥效才會出來。

有一則茄苳樹王的傳說。另一版本茄苳王的故事

我覺得這則邵族的傳說極有意思,簡單的故事情節中,道盡漢人來到之後對台灣原住民的戕害,以及兩種文化不同巫術的對決。

這則故事我小時候就讀過,也就是說,這個故事早就被寫下來成為「台灣民間傳說」之一。有空再來找資料做傳說版本比較。

茄苳樹王傳說背後的歷史,可能和1726年水沙連大頭目骨宗被清朝官兵捕殺一事相關。骨宗事件之後,邵族在這一帶的領袖地位沒落。茄苳樹,可視為骨宗的化身,其榮枯維繫族群生命,被漢人用計剷除後,再也無法與漢人對抗。

9 則留言:

  1. 小時候,我家也有一棵。老實說我以前不是非常喜歡這樹。因為樹皮粗粗的,好像不太乾淨。:P 爸爸會利用假日,會將樹枝鋸得清潔溜溜。媽媽總說「你爸爸愛整齊,連種的樹都得跟他一樣」。

    現在,這樹對我是一種懷念,會讓我一起父親。--以及當時歷歷在目的畫面。

    回覆刪除
  2. 茄苳是常能變成神木的樹種,以前在南仁山當小工時爬過一棵要好幾個人合抱的大茄苳,大概有四五層樓高,拉著藤蔓上去之後可以看見整片森林到海面。後來一大群猴子從下面的樹冠飛越經過,聲勢驚人。當時很害怕被猴王發現我們這些入侵者,萬一真被攻擊可是毫無退路。

    小時候吃到母親作的茄苳雞也是葉子包在外面的版本,另外還有沿街廣播叫賣的土窯雞、茄苳蒜頭雞,那錄音帶裡的女聲至今還刻印在腦子裡,反倒食物的味道已經記不起來。

    回覆刪除
  3. 哇!郭兄竟然有和猴子在同一棵樹上的經驗,真驚人!

    南仁山,幾次想去都沒機會。好像要特種入山證,還要團體特別申請吧。

    回覆刪除
  4. 可是平常很少聽說茄苳神木耶?大概還沒長成就被砍下來當傢俱了吧。

    回覆刪除
  5. 茄苳神木很多喔!隨便在網路上一找,至少有南投國姓鄉北港村、屏東潮洲的假期樂園、新竹九芎鄉的鹿寮坑等等不勝枚舉。還有很多很多「茄苳公」,如台中後龍里的茄苳公廟。

    茄苳公被視為村莊守護神,小孩認茄苳為父,作契子,好像很普遍。把樹葉帶在身邊,就可以保平安。貴寶地彰化縣的埔心和永靖交界處就有著名的茄苳公喔!
    http://www.cdn.com.tw/daily/2002/04/12/text/910412f4.htm

    台灣的大樹公可能榕最多,其次就茄苳了,樟樹以前應該也很多的,現在極稀少。

    我雖然不信大樹公這套,但從這樣的民間信仰可以知道茄苳在傳統農村社會中是人們生活很重要的伴侶。很美的故事。

    所以我覺得我們台灣出外人,應該唱:井旁邊大門前面,有一棵茄苳樹。

    回覆刪除
  6. 其實認樹作契子並不僅限於茄苳,凡是被視為大樹公的樹都有可能被認作小孩的保護神。我所知道的是台中大里的樹王公,小孩子每年八月十五會來摘取新枝葉"換絭",直至十六或十八歲為止。

    回覆刪除
  7. 不過那樹王公也是茄苳,所以我還得再找找其他樹種的例子。其實根本問題在於大樹公和神木似乎沒有很明確的區別,我比較常聽說前者。

    回覆刪除
  8. 我從小吃的茄苳雞是阿媽做的,裹著厚厚的茄苳樹葉,肚子裡塞滿蒜頭,外皮抹了鹽巴和麻油,用大竈煨熟,一打開就香氣逼人,我和弟妹吃得用搶的,可以在半小時內吃乾抹淨。有一個笑話,弟弟已經國小四五年級了吧?阿媽認為他可以擔當到媽祖廟前採茄苳葉的任務了,於是我們在廚房生火、準備雞隻,弟弟和堂弟騎上腳踏車領命而去,等了半天不見回返,四叔跑去看他們是不是玩瘋了,最後三個一起回來,四叔大嚷:「我一到廟前,就看這兩個青仔叢在一棵蓮霧樹下探頭探腦,商量怎麼爬上去!」好險!我們差點吃到蓮霧雞。

    還有,我的故鄉後壁有上茄苳和下茄苳兩個地名,在台灣地名中若有這樣一組村落,通常叫頂〤〤下〤〤比較多,表示方位,但我們上茄苳的上字似乎是動詞,跟「北上」〈台語念做上北〉的上同音。我一直覺得很有趣,但只能指出現象,無法解釋原因。Judie這裡頗多奇人異士,或有人能為我解答。

    p.s.這樣Judie知道我是誰了嗎?

    回覆刪除
  9. 很高興蝦米現身!
    妳的茄苳雞的回憶十分可愛。
    我想蓮霧雞說不定相當好吃呢!可以試試看。

    對民俗有研究的Arkun,或許可以針對樹王公信仰做一點田野。我也頗有興趣喔!

    回覆刪除

韓國戒嚴又解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