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移民村》是1940年代頗受囑目的台灣長篇小說。作者濱田隼雄,當時任教於台北第一高女,是西川滿為首的「台灣文藝家協會」成員,他的作品多半發表於《文藝台灣》。這樣的背景,使得沒有閱讀過《南方移民村》的人,以為這是和西川滿的作品類似的、躭美的、異國情調的文學。然而,受過馬克思主義洗禮的濱田,走的是社會寫實主義路線,有強烈的批判精神,更有其社會分析的立場和方法。
「……公司還有其他要做的事,至於村子的設施,而且是蔗園以外的耗錢是浪費的……」
濱田隼雄在《南方移民村》揭穿了製糖公司的本質。公司為了種植甘蔗,把窮苦的日本東北農民騙來台東,他們抱著得到土地的希望而辛苦開墾,卻在幾乎是孤立無援的狀況下一再失敗。公司不協助農民解決生活的困境,只想獲得品質好的原料。
循著這樣的路線發展下去,這部小說應該會有相當激烈的反資本家言論、甚至批評日本帝國主義的思想出現吧?但是,這是1940年代,日本全國籠罩在軍國主義的意識形態下,國家政策不容批評,左派言論可能引來殺身之禍,政治正確的文學必須描寫奮勇向上、克服一切困難、滅私奉公的精神。於是,濱田的小說越寫越呼應國策,醫生作為中界者不斷鼓勵居民、向外界爭取資源,農民以自己努力的成績換取公司的善意,結尾很突兀地出現新的轉折:新生代的農民青年出征,多人死亡,餘生者思考應該全村遷往更南方,在日本帝國的新領土展開新的殖民。
日治時期住在台灣的日本人,多半是官員或公司職員、生意人,農業移民甚少。濱田隼雄注意到這為數不多、但確實存在的農民,以文學留下他們的身影,無論如何是值得敬佩的。透過這部作品,我們也可發現一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資本家(財團)不會因為受雇者或原料供應者是同胞,就減少剝削。日治時期台灣蔗農的悲運,是整個糖業的產業結構所造成,只是當時大部分的糖業資本家是日本人,而大部分蔗農是台灣人,因此表面上看來像是民族對立。日本的資本家,對自己的農民一樣糟。開啟台灣農民運動的二林事件,農民所對抗的糖廠是「林本源製糖」,雖然當時該糖廠大部分資本是日本人的,但仍有板橋林家的投資在內吧。
另外,書中對戰爭的描述,充滿符合當時政治氣氛的口號,但是撇開這些,作者所安排的情節其實指控了戰爭,因為就在移民村的困境漸漸獲得改善之際,最主要的勞動力的青年被徵調當兵,有些人就沒回來了,回來的人也有心理準備會再度應召,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繼續農業生產的活動?如何確保原先開墾的成果?最後毀了移民村的,是戰爭。
附註:
1.這是讀《南方移民村》的一點心得。不太成熟,請勿引用。
2.松尾直太的碩士論文《濱田隼雄研究──日本統治時期台灣1940年代的濱田文學》(成大歷史系,2001),相當值得參考。
感恩judie姐的分享~~
回覆刪除這是我期待的台灣文學作品。
上禮拜農民運動研討會上,日本學者的發表論文就是20-40年代日本農民運動的發展,是的,階級的壓迫是不分民族的。
剛g了一下,找到一篇相關論述,
朱蕙足,〈日本帝國的「浪漫主義」與「內地人」開拓先鋒-濱田隼雄《南方移民村》的東台灣「內地人」移民〉,文化研究月報
http://www.ncu.edu.tw/~eng/csa/journal/journal_24/journal_park161.htm
您好:
回覆刪除因為搜尋有關南方移民村的資料,很幸運的來到您的網站,裡面的資料非常豐富,
驚艷之餘,真的受益匪淺. 所以很冒昧的請教您,關於台灣文學的閱讀經驗(因為我近期才接觸日據時期的作品,思緒上有點雜亂),及在台灣是否有濱田隼雄"ぺんしい"的中譯本.謝謝您.
我手邊暫時沒有資料,但是我記得看過ぺんしい的中譯,可能是收錄在葉石濤的《台灣文學集1》(高雄,春暉出版社)當中。
回覆刪除看了這篇之後去弄了一本來看,還滿好看的啊!相比之下如果沒有事先瞭解乙未戰爭的前後,會看到一團混亂...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