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29日 星期一

在地化與全球化

從這篇文章看來,Walis的心情是很複雜的。一方面,憂心香港媒體報導的方式,加強了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引發僵化的政策規劃;另一方面,又極肯定「堅實的在地文化養成」,唯有這樣才有機會走向國際、同時對抗全球化。

在這樣的思考中,我看到一位深思、務實、具多元觀點的文化人。

初步的思考,以一句看似矛盾的話做結:深耕在地文化,是對抗全球化的唯一途徑,也是加入全球化的唯一途徑。

5 則留言:

  1. 妳最後這個結論好像比較接近〔比較利益〕說,也就是說,在全球化趨勢裡,為了要賣出去,得要不一樣,為了不一樣,就要深耕在地文化。這可能是加入全球化時比較不會死得那麼快的一種方法,但不會是唯一啦,阿姨~加入全球化不用什麼途徑的,躺著不動都會有人自動幫妳加入的。

    回覆刪除
  2. Timo說得對,全球化是一個我們逃都逃不掉的趨勢,連強調地方特性這一點本身,都是一個全球化的事.
    深耕在地文化的理念,是藉著全球化的傳播網絡在散布著.

    回覆刪除
  3. 應該說「是誰的在地化?」如果所謂的「在地化」只是提供全球化市場一種異國風味的消費素材,這樣的「在地化」就成了某種被型塑的,建構的,框框的,文化霸權下的禁鬻.

    回覆刪除
  4. 所謂對抗全球化,其實是有點失真的說法,
    關鍵是在不可抗力的全球化下,該避免"被邊緣化","被殖民化"
    被邊緣化,指的是被忽略;被殖民化,指的是被剝削,兩者是不同的思維!
    台灣眼前的困境我想主要是在前者,如何避免邊緣化?
    重點是在掌握資本(文化)的流動,特別是在對岸存在一個龐大又具有吞併敵意的大經濟體,我們如何經營一個資源願意流入,文化可以輸出的環境?
    資源或文化的流向,我想主要決定於異地間所擁有的各類不可交易或移動的因素。若一個地方的法令制度,行政效率,治安良窳,公共建設,風土民情,文化活動,人才教育等等,這類不能移動或難以移動的制度,建設種種若能有所差異化,則那些可移動的資源或文化,包括資金,技術,人才,市場,知識就會流動到相對有利的區域,以利用這些不能移動的條件,這樣的區域就不容易被邊緣化.
    在地化(或說差異化)是個其中的小環節,在某些情況,"標準化"(降低流動障礙)或許有被殖民化的考量,但在有些情況,"標準化"卻也是在地化的前提要件!
    很難慨括論之!

    回覆刪除
  5. 以上四位的發言都極有見地。

    我在這篇寫的那句是太簡太快了些,需要進一步的思考和討論。

    文化產品的全球化,和其他商品的全球化,可能還是有不少差異。不過呢,我還是先從另一種商品談起。請見下一篇:從檄樹到諾麗果。

    回覆刪除

韓國戒嚴又解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