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19日 星期日

【二二八‧228】不必研究也知道

從藍營的反應,可知二二八的歷史解釋仍被高度政治化看待。一些反應令人不禁失笑。

氣急敗壞的國民黨發言人說:馬英九相當關注二二八事件,「就他所接觸與了解的史料,截至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和蔣介石有關!」

小姐!馬英九接觸的史料可不代表全部啊!而且,若馬英九真的連蔣介石和二二八的關連都不知道,等於否認當時蔣介石的治權及於台灣。當時沒有蔣介石的命令,軍隊怎會到台灣「平亂」?連這點都否認,馬英九要如何獲得台灣人的票啊?

章孝嚴(還是不習慣他改姓這件事)說:「二二八基金會選擇在二二八前夕公布這份報告,動機可議,應該被譴責。」這段話真是莫名其妙到極點。在其他的時間公佈就沒問題,在二月公佈(離二二八好幾天呢)就不行?

其他的新聞,如要不要放進教科書啦、北社打算據此向國民黨求償啦,則呈現另一陣營的高度焦慮感,急著要扳回什麼。如果真能做就去做吧,樂觀其成。但是看目前的情勢,似乎時機並不成熟,採取這麼高的對立姿態,看似堅持了台灣人民長久以來的悲願,卻可能欠缺足夠的支持力而再度落空,令人憂心。

二二八 228

28 則留言:

  1. 許老大果然有見識,
    蔣介石是元兇,
    這還需要拿一堆史料來證明嗎?
    小小的陳儀豈調的動一整師的軍隊來臺屠殺。

    這裡面所謂的密電,
    其實陳芳明老早就提了。

    我覺得比較有趣的是一份尚未解密的名冊,
    上面羅列一堆臺灣人,也包含半山的資料以及「罪名」,
    所有臺籍菁英全部在裡面。
    雖然有的人沒死,後來還過的頗不錯,
    例如黃國書、李萬居...
    比較費解的是有的罪名欄是空白,例如:
    連震東,其在二二八的角色彭德有跟吳濁流提過,
    後來陳翠蓮是認為連震東當時尚無這種提供名單的能力。
    吳國信,臺灣非軍事化的訴求就是由他提出,
    讓二二八處委會落了一個叛亂罪名,
    結果吳先生後來居然沒事,還幹了國大代表。
    不過這份名冊因為牽涉當事人還有倖存的,
    依法似乎不能公開。
    不然這份名冊一公開,就可證實國民黨隨意安插罪名,
    且是非常周詳計劃地去撲殺臺籍菁英。

    至於馬先生,他本人是相當追循中國國民黨的法統,
    蔣介實在他心目中簡直跟聖人無二異,
    他都稱許「蔣中正其實是台灣民主重要推手」了,
    至於馬英九作學問的方式,「又畫紅線,又貼註記」,
    足堪為治史者之表率!哈哈哈。

    那位非法改姓的仁兄,
    他除了會拿蔣家的事來炒作,
    還剩下什麼?他是我覺得全臺灣政壇最莫名其妙的一個人!

    回覆刪除
  2. 黑道、暴君的兒子還是認為父親是好的,這也是常情啦。(上次馮滬祥發生強暴新聞,他的女兒也是為父親抱不平。)

    但是事實並不會因此改變。

    ---

    接下來還應該注意馬英九對二二八的二次傷害。

    回覆刪除
  3. judie:期待透過這個研究,來說服那些原本不同意這個看法的人。但是從新聞發佈後衍生的相關反應,這個效果是幾乎等於零。...
    --------------------------------------------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再多的證據也說服不了「中華人」!我反而納悶,許多在黨國教育下長大的台灣人,即使知道了這些證據,對於一些所謂後續的法律追究,反應也很冷漠,這有心理學上的解釋嗎?斯德哥爾摩症候或是自我否定症候?

    回覆刪除
  4. 我是覺得呢,或許做孫子的不必為祖父過去的罪孽負責,但是過去的事實是如何就是如何,怎能用「不能接受」一語帶過?

    而沒有血緣關係的馬主席,倒反而才是應該真正面對過去這些慘痛歷史的代表。繼承了國民黨而自認為是正統的他如果對此沒有同理心,那麼他所謂的誠懇與負責終究也只是表象而已。

    回覆刪除
  5. 小淘,目前社會兩極化嚴重,的確再多證據也無法說服一些抓緊自己政治信仰而放棄理性的人,這是台灣的悲哀。但是,若放棄說理、對話,只比拳頭或選票,那台灣的民主就真的完蛋了。

    回覆刪除
  6. 這兩天的新聞的確令人心情雜亂。許所長那句「蔣介石是元凶,不用研究也知道。」真的一針刺進心肝。然而看看章孝嚴要告陳儀深等歷史學者、求償50億的事...,那還真是令人感到椎心。而試想,有多少民眾是相信著馬英九說他沒看到任何證據顯示和蔣介石有關、相信著可憐的蔣孝嚴代公出征說這份報告含血噴人,好多好多....

    不妨也藉機檢討台灣社會一個隱微而嚴重的壞習慣。學術研究算什麼?政客隨意的言論動輒被翻騰幾週不下,學術研究只要在學院裡就好,知識分子和博碩士的英名冰清玉潔,別來現實裡攪和得一身腥!以往的文史研究,反正古貴今賤,論文寫一寫就冰起來,反正「杜甫是社會寫實詩人,惠帝無能.....不用研究也知道。」這些東西可以不用研究,說了便是的蓋棺論定。讀書人份內事做好就好,政治事別插一腳。所以這些插一腳的人,就被貼上政治打手的標籤;所以做了這麼多年為了不想放棄以證據說理、讓歷史說出真相的學者們,苦心終究付諸一"句",說他們含血噴人所以不道歉就償五十億。(然後再用來成立紀念另一個獨裁者的圖書館)(真佩服陳儀深,不為"講笑話"道歉).....所以公平正義似乎沒有來時,追求的路也是漫漫無止盡啊.....

    回覆刪除
  7. 二二八因為查私煙引發的衝突和陳儀的危機處置是事件第一期。這期爭議性大﹐雖然
    陳儀採取防衛﹐沒有進行武裝鎮壓﹐傷亡人數不大。只有蔣介石有權調派二十一
    師從上海到台灣﹐上陸後的清鄉行動就是屠殺﹐這是第二期。第三期是在大規模鎮
    壓屠殺後﹐陸續地對付異議份子和剝奪全民的言論自由﹐持續到 1987 年的白色恐
    怖。

    現在的爭論在於第二期。國民黨版的說詞是把罪全歸給陳儀﹐說二十一師到台灣後
    全歸陳儀指揮﹐是陳儀下的命令進行鎮壓。所以後來槍斃了陳儀﹐死無對證。這樣
    證據的關鍵就在於是不是已找到文件﹐說明蔣介石決定把二十一師的指揮權在事件
    發生後任何時刻交給陳儀。如果有﹐那就凡事明確。如果沒有﹐蔣介石的漠視讓屠
    殺進行﹐他自己身為陳儀的長官﹐即便後來槍斃了陳儀﹐一樣要為部屬所造成的傷
    害負責收尾。所以說﹐不論有沒有證據指明蔣介石是否元凶或事先預謀﹐蔣介石都
    要對這第二期的屠殺事件負責。這是國命黨軍隊自己講的倫理。但是蔣介石到台灣
    後非但沒有進行撫恤﹐反而在陳儀之後展開白色恐怖。任何人﹐不必台灣人﹐用理
    智想都知道政治負責的意思是什麼。他即使砍了一個屠夫﹐照樣拿起屠夫用過的刀
    繼續殺人﹐還敢跟人爭辯自己不是元凶﹖

    馬英九這臉劃成書生的狗腿子﹐要當國民黨人就要像他自己講的當到底﹐別在這結
    骨眼跟蔣介石一樣露出小人的本色﹐算計著要當總統。他如果聰明﹐最好劃清界限
    讓不姓蔣的章孝嚴自己去悍衛蔣家香火就好。

    回覆刪除
  8. 蔣介石(英文)=蔣該死

    回覆刪除
  9. 這兩天新跑出朱浤源插一腳,他個人弄的小組,在記者的筆下何時成為中研院外圍團體了?這究竟是記者查證問題,還是朱的問題?
    在與該團體有關報導中提到,有人寫文章指許老大做的口述歷史有問題,另外也有汪姓人士提出「竄改公文書」的訴訟案。許老大碰上官非,實在無奈。

    回覆刪除
  10. 不知道版主知不知道"二二八研究增補小組" 到底是甚麼樣的一個組織?報紙都以"中研院學者組成"來形容這個團體,寫的好像中研院有很多人不認同那個二二八報告一樣。

    比如說聯合報寫的
    http://news.yam.com/udn/politics/200602/20060226261745.html

    回覆刪除
  11. 黃彰建、朱浤源、武之璋這群人,
    以往研究中國近代史,
    專門幫國民黨史形塑、美化、造史,
    醜化共產黨、日本的「專業史家」
    現在都紛紛變成臺灣史專家呀!

    讓我們來看看他們做了哪些可笑研究。

    朱浤源、黃彰建這兩位,
    曾經發表二二八事件死亡僅六七三人的可笑言論,
    「搖撼」多名專家之研究。

    後來這又接受彭孟緝的兒子彭蔭剛之託,
    努力來幫彭蔭剛老子平反,
    拿了彭蔭剛給的兩份文件,未經嚴格考證下,
    隨即草率宣稱彭孟緝是因為民眾代表取出槍械,
    威脅彭孟緝接受談判條件,
    才槍斃民眾代表,出兵高雄市;
    軍隊下山後會屠殺民眾,
    也是因為軍人遭民眾射殺才展開反擊。

    關於這些描述,全部是扭曲史實,
    立刻被陳翠蓮教授給反駁了。

    即便他說的是真的,
    難道民眾代表攜械談判就可以就地槍決,
    甚至成為軍隊開入市區的理由嗎?
    軍人被射殺難道就是展開無差別屠殺、濫殺無辜的藉口嗎?
    這些說法完全缺乏堅實史料佐證,
    甚至還推翻彭孟緝本人之親筆回憶,
    彭孟緝對於他的鎮壓行動,可說是相當滿意!
    翻案翻到推翻本人回憶,這種翻案也是絕無僅有了。


    這次他們提的,其實很無力!

    「政策殺人」???
    二二八事件絕非只有政策這麼簡單,
    最核心的是,
    中國人把臺灣人當成日本人的奴才來輕視,
    把臺灣當成日本來發洩!
    從佔領臺灣之前,
    對於臺灣行政制度的規劃,
    就充分反映出國民黨把臺灣當成次等殖民地看了...
    完全缺乏基本的尊重,
    許多的不滿、衝突、政治設計,
    都可歸咎到此等心態上面。


    而且他們呼應國民黨,
    把責任全推到陳儀身上。
    以前是共產黨,現在是陳儀!
    陳儀責任固然大,
    但是並非所有的責任都在陳儀身上。

    並且把共產黨誇大,
    臺共的勢力沒這麼強,
    有空請看黃金島、或鍾逸人的回憶錄,
    他們都說謝雪紅沒啥影響力,
    鍾逸人多少還誇大一點二七部隊的戰鬥力,
    不過在黃金島的回憶錄中,
    會發現,二七部隊沒那麼神。

    對國民黨唯一的包圍也只有嘉義機場,
    其他的地方,國民黨都還算撐的住。

    「不派兵去解救,還有什麼辦法。」
    這把以前那套威權心態表露無遺。


    託管之議,已是蔣介石派兵後的事了,
    他們把這扯進來說,
    為蔣脫罪的意圖太明顯了。
    何況,依國際法,
    中國當時也只是代管臺灣。

    這篇很糟。
    大概只有聯合、中時等媒體會用。
    就連泛藍的史家,
    都覺得他們回的很無力。

    回覆刪除
  12. 看到那個什麼增補小組,連「民逼官反」這種無恥的話都說得出口。
    王曉波雖然是急統學者,但看來還算有點良知,在「官逼民反」這點上絕不讓步。

    回覆刪除
  13. 天呀! 的確無恥!!

    哪裡可以看到這二二八研究增補小組研究成果的書面報告? 該好好拿來一字一字批判呀!

    真越看越無力呀!

    回覆刪除
  14. 黃彰健院士的學術背景是從史語所藏的明清檔案出發,進行明清史、學術思想史的研究(他自己並不認為是一名近代史學者吧?)。他的著作中離現代最近的應該算是寫康有為的戊戌變法史研究、康有為戊戌真奏議,要說他在美化、型塑、為國民黨「造史」,此種指控在學術界是很嚴厲的事情,可能曾君在談這件事情的時候,要對於這類的用詞多多謹慎才是。不過,黃立說一向不按牌理出牌,又非常堅持己見,引發學界議論,倒非一二日之事。

    至於朱浤源平日專談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文化,你要說他只是近代史學者,可能他還會很不服氣呢:p
    至於朱所做的孫立人研究,其中並無為國民黨美化、造史的部分。如果光從二二八的研究就以全稱性描述說他其他的學術研究如何如何,可能也是太武斷了。至於他的政治傾向所衍生出來的話,那是其他的問題。敬而遠之,倒是真的。

    我目前沒看過陳儀深、朱浤源等人所弄的報告,所以不能做什麼特別的報告。但是,若以報載朱近兩年所透露出來的訊息(反正他三不五時就會弄個新聞,「宣傳」他有什麼新發現),他所使用來論證的史料,似乎在質地上並沒有太特殊、紮實到可以翻翻案的地步。

    回覆刪除
  15. 有關這個增補小組,找到一篇舊報導,這實在跟中研院八竿子打不著關係嘛。那明明是朱浤源自己組的一個組織而已。

    http://www.epochtimes.com/b5/5/1/1/n766736.htm
    【大紀元1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蓉台北一日電)中華民國科際整合研究會理事長曾繁藤和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朱浤源等人共同組成的「二二八研究小組」今天舉辦成立大會,希望能以純學術的角度,研究還原二二八事件的真相。

    由於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員賴澤涵所領導的二二八小組,於十二年前出版的研究報告後,政府和民間也陸續出版或是公佈無數檔案和相關史料,提供研究。

    中華民國科際整合研究會發起成立「二二八研究小組」,中央研究院院士黃彰健、台灣大學法學院前院長許介鱗、業餘史學家武之璋等人參與籌備,希望能集合學界力量,充份研讀檔案,再參考其他文物及口述訪問等資料,進一步修補史實,希望能更深刻和詳實的了解二二八事件的歷史。

    研究小組認為,台灣是多元文化社會,且從一九四五年起就進入高度變遷中,為避免各種意識形態介入研究,將採取編年體為主,紀事本末為輔的方法,從事實建構,避開理論褒貶,細膩還原當年歷史。

    包括前警政署署長孔令晟、翻譯家黃文範等人今天都出席「二二八研究小組」成立記者會,並以來賓身份呼籲以純學術的角度,研究還原二二八事件的真相。

    回覆刪除
  16. 個人淺見,覺得今年幸好還有朱浤源這組人馬和蔣孝嚴的護祖行動,讓台灣人不至於以為二二八已成為過去。

    回覆刪除
  17. 克羅齊所說的: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
    在這個情境下,頗為貼切。

    看來近史所阿發老大已經受不了,
    陳儀深、朱浤源一上電視,
    就會接到一堆電話,
    不勝其擾的結果就是發聲明。

    全文見該網頁http://www.mh.sinica.edu.tw/i/index-1.asp?strMod=Show&Sid=24

    近史所對同仁參與二二八事件研究之聲明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06/2/27

      二二八事件是戰後台灣歷史的重要圖騰,從早期的隱晦禁忌,到今天的過度詮釋,無如從一個極端盪到另一個極端,將無助於釐清真相,還原歷史。

      歷史研究難有絕對的客觀,所謂重建完全真確的史實,往往流於妄言。學術研究貴乎以持平的態度,適當的方法,儘可能的檢視材料,用合乎學術規範的方式發表成果,靜心接受客觀的討論與辯駁,才有可能讓歷史敘述接近史實真相,並對現在與未來產生意義。

      中央研究院一向注重學術研究的自由傳統,近代史研究所的每一位同仁都保有選擇研究議題、發表個人觀點的絕對自由,院方及所方從不干涉。每位研究同仁的觀點或成果必需自我負責,也必需接受長期的學術考驗。近日近史所副研究員陳儀深先生參與完成的「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以及研究員朱浤源先生參與的「二二八研究增補小組讀書會」,所呈現的有關二二八事件之觀點與解釋,均屬個人參與所外學術活動之成果,其內容與見解並未在近史所內部進行完整的學術性探討與辯難,本所同仁無由盡知其底蘊,亦不便評斷其是非與價值。近史所尊重每位同仁的思考與見解,但研究同仁的個人見解並不能代表所方或院方的學術立場。

      二二八相關問題的研究目前並不在本所有計畫推動的研究議題範圍之內,院方也未有任何相關的學群或研究組織進行二二八專題研究。我們的基本立場是:學術研究應該儘可能以學術的立場、方法進行,發表學術觀點尤應本乎超然客觀獨立的形式慎重從事;學者難免關心時政,但不宜高舉學術招牌參與政治性質濃厚的活動,以免外界有學術流於為政治服務的質疑。

    回覆刪除
  18. 謝謝ytjen0308提供這重要訊息,以正視聽。

    回覆刪除
  19. 人民收入增加才重要,人民普遍痛苦比228還要痛.

    回覆刪除
  20. 朕的天皇的子民,繼續為天照大神努力吧!

    回覆刪除
  21. 可恨的兩顆原子彈,戰爭只要再兩年,你們都可以成為大和子民的一支,就像琉球變成沖繩,全台的移民村拙壯成長,替代台藉日本兵成為種馬,全面和化台灣。

    回覆刪除
  22. 上頭的惡意留言,讓這篇浮了上來。也好。
    不想刪,留著做記錄。以後才會知道這年頭就是有人如此不明事理。

    再看了一次兩年前這篇及留言,發現二二八詮釋壁壘分明的情況兩年來沒有太大改變。但是總統選舉在即,KMT陣營努力拉攏二二八受難者家屬,部分二二八事件親歷者似乎也不再對KMT抱持敵意。KMT想藉二二八議題來開拓本土派票源,但一方面對二二八受難者表同情,一方面卻不願承認蔣介石應對屠殺負責,極力要將二二八解釋為一場不幸意外,並強調並非本省人與外省人的衝突。

    民進黨政府2007年設了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即台北市南海路前美國新聞處,但相關活動似乎很少,今年有二二八藝術展在此舉行)。

    國史館這幾年出版16冊《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今年還會出版兩冊(17、18)和蔣介石相關的二二八檔案。此外,國史館和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合作的《二二八辭典》也會在今年三月出版。

    逢大選年,2008年的二二八活動相當多,除了政治性、紀念性的活動之外,有一場學術研討會:「二二八事件與人權正義—大國霸權or小國人權」。詳見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網站。

    回覆刪除
  23. 二二八的歷史解釋權,會因為國民黨的上台(萬一的話)而遭到新的竄改嗎?我想可能性很大(或說根本無須懷疑...)。

    民進黨提二二八,常常選在選舉前,因此被指為「選舉動作」,也是其來有自。但國民黨極力想把二二八粉飾為「非族群衝突」,為的也就是外來者統治台灣的正當性,也為「終統」鋪下一條康莊大道。如果二二八不是族群衝突,那歷來的漳泉械鬥、閩客衝突、漢原衝突、日台衝突也都可以解釋為「非族群衝突」。政治上別有居心的修飾與正視歷史是兩回事,歷史上發生的屠殺,明明就是新的外來者與舊住民之間的強烈不調和,而新來者以鴨霸的姿態佔據土地房舍,燒殺劫掠,包攬重要的職位,使舊住民求職無門,哀苦無告,終至引發社會動亂,「販煙」只是一條導火線而已。如果這樣的情況還不叫族群衝突,不知何者才算?而為了維持外省人在台灣居「正朔」的政治地位,使少數統治多數還有某種正當性,誇大外省人在二二八的犧牲,模糊整個事件的本質,然後污名化「轉型正義」,如此居於少數地位的外省族群才能長治久安,整個抹飾歷史的用意在此。

    無論在中國大陸、台灣,歷來都有數不清的族群衝突,中國大陸的「外省衝突」,規模之大,恐怕不是台灣人所可以想像。承認有「族群衝突」的存在,對閩、客、原三族其實沒有什麼罣礙,唯獨外省族群特別敏感,可見這當中的蹊蹺。

    回覆刪除
  24. 二二八事件相當複雜,當中當然有族群衝突,但是比族群衝突更為核心的是官逼民反和政府的不當鎮壓。

    如果我們認為二二八是族群衝突,那政府的責任就減輕了。二二八的衝突和閩客、漳泉械鬥的性質不同,並非是兩個族群生存競爭而引發衝突,而是外來政權不當統治引起,後來又以殖民者姿態鎮壓人民。

    外來政權和外來族群雖有重疊,卻不能混為一談,仍應該細緻分開來看。

    個人覺得二二八事件中的衝突也好、誰保護誰的情況也好,都不需要用族群來區分。有些人希望藉武裝鬥爭來爭取政治改革,有些人判斷應該要息事寧人追求安定,如此而已。

    二二八之後,外來政權更為鞏固,殖民性更強,外來族群的優越感持續獲得鼓勵,恐怕才是今日族群問題難解的原因。

    KMT一直說二二八不是族群衝突,但事實上還是朝這個方向在做解釋。可以說,他們認為當時不是族群衝突,但現在是。

    回覆刪除
  25. 我當然不是說二二八主因就是族群衝突,只是為了反駁國民黨的「非族群衝突」而舉例說明二二八有台灣向來並不鮮見的族群衝突,以打破他們口口聲聲辯稱的「非族群衝突」。官逼民反是主因,而「官逼」的背後,其實也是不同語言的族群突然碰撞之後因利益起了衝突所衍生的後果。國民黨軍隊以數萬、數十萬計從基隆港上岸,狼狽的逃難模樣不但澆熄了當時剛從日本帝國主義掙脫的台灣百姓的希望,接下來的爭地搶房舍,大量地安插外省人職位,本地人因為語言等等因素求職無門,加上戰後物價飛騰,生存不易,遂累積了可觀的民怨,釀成怒火。這當中既有「官逼」的因素,也有外來族群優先得利而使本地人失落的癥結。為什麼如今軍公教、媒體、演藝圈仍然多數擁護國民黨,其實是從一開始的族群權益分配不公已經埋下基礎。

    回覆刪除
  26. 我昨晚看到前國民黨立委吳梓參加談話性節目,口口聲聲「英九」、「秦公」(秦孝儀)等等肉麻用語,不禁大嘆完了,我們曾經最厭惡的那一票國民黨文化,隨著舊政權的復辟,又將重回我們的耳目。所謂「一黨獨大」的制度性事小,整個國民黨文化的尾大不掉,加上與中國崛起的結合,才是使這種中國式封建文化春風吹又生的可怖現象。國民黨「選贏了再說」的口頭禪,代表目前國會的表面無事只是暫時的抑制,一旦整龐人馬進駐中央地方,那結果才是可觀。學者或有以「單一選區兩票制」模擬日本而舉日本政壇的現象來安慰國人,但要注意台灣的整個國家體制與社會現況和日本相去甚遠,「國家認同」的矛盾也非日本所有,所以不能相提並論。周邊朋友只能以「日子還是要過」來自我安慰,但心情其實是淒楚的。

    回覆刪除
  27. 國民黨文化復辟,的確令人擔憂。不過,國民黨文化已經浸透台灣人啦!現在那些拼命要保住國民黨江山的,大部分是台灣人。

    族群問題現在已經不是「統治族群/被統致族群」這種簡單邏輯可以解釋的,也不能把族群認同和國家認同粗糙畫成等號。

    這問題解釋起來又要長篇大論。看來今年二二八還是寫篇文來談談好了。但不一定有時間寫。

    回覆刪除
  28. 我想大部分人都承認,本省、外省的區分在二、三十歲這一代已經模糊,再下一代更別提了。但即使如此,在解析政治現象或作社會學分析時,「族群」還是不得不面對的實相,這當中沒有什麼仇恨的問題,而是就事論事,不迴避的坦然。譬如軍公教、媒體、演藝圈的外省族群現象,如今已經不存在了嗎?如果誠實一點捫心自問,一定不能別過臉去不提。以此衍生的更大層面的存在,其實隱藏在許多可見與不可見的角落裡。為什麼提「外省人」會被指為仇恨,提「原住民」則表示尊重?凡此種種都有值得細忖之處。

    回覆刪除

韓國戒嚴又解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