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一群長輩一起觀賞這齣布袋戲。老人家們看得目不轉睛,連聲讚好。只是有人嫌布偶的眼睛不會眨、嘴巴不會開合,不夠生動。
看慣金光戲的人大概會覺得有點悶。不過若是喜歡欣賞傳統布袋戲的人,會很讚賞這齣戲。演出手法中規中矩,一板一眼,配合人物身分的口白、身段、動作都很恰如其分,還有用木偶耍特技的精采表演。
戲中的台語當然是相當道地,有趣味的俗語,也有文謅謅的成語,是很棒的台語教材。
我比較不能接受的是馬偕一開始就說台語,而且字正腔圓,未能傳達出西洋人學台語的腔調困難(雖然劇情中有特別強調出八音不辨的問題)。還有艋舺的街景不大對,看起來像1920年代之後的日式商街,而不像十九世紀的傳統市街。另外,對當時閨秀的描寫有點矛盾:劇中塔嫂的孫女一方面因不能拋頭露面所以不能和阿媽一起去聽福音,一方面卻在馬偕的家中和一位同鄉男性親暱談話,太奇怪了。
總而言之,這齣布袋戲比原先預期好看。並不是一齣宣教樣板戲,而是洋溢著深刻關懷之情的動人之作。從劇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林俊育)對台灣土地與台語文化的熱情,透過訴說馬偕的故事而自然流露。
雖然馬偕的故事實在是被講到快爛了,但是看到布袋戲最後一幕:生病的馬偕吟唱出「最後的住家」、充滿對台灣的愛與認同時,還是令人非常感動。
希望有更多人一起分享這樣的感動。
註:「黑鬚番」是台灣人為馬偕取的綽號,加拿大作家Mary Esther Miller MacGregor以此為書名,以小說體寫了一本通俗性的馬偕傳。不過,布袋戲「馬偕在台灣」並非取材自這本書。本文以此為標題,只是臨時想到馬偕之外號而已。
附錄:
馬偕所寫的「最後的住家」,翻譯成台語,由李奎然譜曲,旋律簡單優美,詞意感人,是北部教會常唱的詩歌。我第一次聽到是台神的學生們所唱的合唱曲。「馬偕在台灣」用這曲作為結尾,十分適切,可惜錄音效果不甚好,使得這配樂有點失色。
偕叡理: 最後的住家
我全心所疼惜的台灣啊!
我的青春攏總獻給你。
我全心所疼惜的台灣啊!
我一生的歡喜攏在此。
我在雲霧中看見山嶺,
從雲中隙孔觀望全地,
波瀾大海遙遠的對岸,
我意愛在此眺望無息。
我心未可割離的台灣啊!
我的人生攏總獻給你。
我心未可割離的台灣啊!
我一生的快樂攏在此。
盼望我人生的續尾站,
在大湧拍岸的響聲中,
在竹林搖動的蔭影裡,
找到一生最後的住家。
我們的ohmygod青少年網站也有連結哦!
回覆刪除我是覺得打台語字幕很怪
回覆刪除字幕不是給聽不懂台語的人看的嗎
會聽的人根本不用看呀
所以不是應該打中文字幕嗎?
除非 這是要當成學台語的教材
打台語字幕的確比較特別。製作人林俊育先生 (也是長老教會的長老) 一直在從
回覆刪除事台語文運動 (漢羅書寫)﹐所以我想他是有感當今能講和能寫福佬台語的人不多﹐
所以把這布袋戲也當成是語言教材。流傳範圍限定在聽的懂台語的人而已。
這一直是從事台語文字化教學的限制﹐把教育目標限定在能聽的人而已﹐希望這些
人也能寫。比較沒有想如何把教材推廣到用文字來教人聽和說﹐去教不是用台語做
母語的人。雖然說拯救台灣的母語教育有階段性﹐但是教材沒有多元化﹐就限制了
語言的學習流通。英語之所以能大量流通變成強勢﹐都是原本不是以英文做母語的
人學習的結果 (English as the second language, ESL)。目前中國也積極對其他
國家的人推廣中文漢語拼音教育( 漢語拼音也是中國在其國內採用的“注音符號”
)﹐出很多英語版的教材。要跟中國做生意﹐很多英美人士在學中文。但是語言教材﹐
跟這布袋戲一樣﹐都夾雜歷史觀點。所以學中文的英美人士﹐學到的盡是中國人的
史觀。語言教育和歷史教材﹐有著難分難解的關係。
我想這個馬偕布袋戲一定很精彩。訴說著加拿大長老教會和台灣多元歷史的長久淵
源﹐是一般非基督教朋友比較少知道的。最近幾年開始有用歌仔戲﹑布袋戲﹑和後
現代舞台演出歷史﹑重新解釋歷史的文化運動。不過我看到的大都是用台灣的戲曲
演出國外的歷史。比方用布袋戲演出改編自希伯來聖經的本土化路德記。還有後現
代歌仔戲版的希臘史詩特洛伊城。反而較少看到用新的詮釋去演台灣的歷史大事﹐
比方台灣民主國﹑林爽文﹑朱一貴﹑霧社事件等等。
也許是布袋戲和歌仔戲受到儒教思維很深的影響﹐以前寫劇本的人很難對舊歷史有新看
法﹔要創新﹐就只在形式上下功夫﹐不敢在劇本內容上有顛覆性的嘗試﹐怕得罪守
舊觀眾自絕票房。
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同鄉會在十年前曾經邀請過竹山小西園布袋戲團去演鴨母王
朱一貴起義的故事。我有機會在那裡看到那場演出。對朱一貴人格的描寫雖然還是
依照傳統說他夢想要做皇帝的說法。但是對起義的動機卻有新的解釋﹐不再照說是
反清復明﹐而是用全島團結﹐對抗從中土來的清國壓迫和侵略做基調。也誠實的描
訴到閩客後裔之間的內訌﹐導致事件的失敗﹐用這樣來教導族群和解和諧對臺灣未
來的重要。我對這演出有著很深的印象﹐可惜後來幾乎沒有再看到類似的創作劇本。
我期待我們的民間藝術碰觸到解釋台灣多元歷史的眾多可能性﹐使傳統的表演
形式有新的劇本內容﹐而不是只有相反而已。
我剛剛注意到馬偕布袋戲其實有英語字幕版。對那些聽不懂台語但是會看中文的人﹐
回覆刪除就練習看英文吧。對歷史多元化的台灣來說﹐中文不應該是唯一的選擇。
引言"我是覺得打台語字幕很怪
回覆刪除字幕不是給聽不懂台語的人看的嗎
會聽的人根本不用看呀
所以不是應該打中文字幕嗎?
除非 這是要當成學台語的教材"引言
上面那段話若將台語與中文對調, 就可以了解其中的奧妙
我是覺得打"中文"字幕很怪
字幕不是給聽不懂"中文"的人看的嗎
會聽的人根本不用看呀
所以不是應該打"台語"字幕嗎?
除非 這是要當成學"中文"的教材
所以這齣布袋戲打台語字幕是對的, 它就是要當成台語教材. 台語發音中文字幕的節目太多了, 不差這一片; 台語發音台語字幕的節目太少了, 正需要這一片.
字幕,在台灣,有種很奇怪的作用。
回覆刪除我的朋友告訴我,在國外,字幕是可選擇要不要的。若出現同種語言相應的字幕,是為了幫助聽障者。ㄧ般人看本國語的節目不太用字幕。
在台灣,電視上一堆華語對應的中文字幕,是為了教化台灣人學習國語文的。一直延續到現在,害我每次看華語發音的戲劇,如果有字幕,為了看字幕常常漏了鏡頭中的細節;沒字幕,又常常擔心聽不清楚劇中的對白。
如果純以推廣戲劇內容著眼,再多配中文字幕就好了。不過說到中文字幕,現在租DVD,中文字幕有兩三種,每次都要試ㄧ試才知道哪一個才看得懂,雖然累了點,至少也有區隔。不像台灣的爛媒體,一堆用詞都唯北京是從!「水準」都不見了;指方位的「後面」都變成指人死後的「身後」了。
「反而較少看到用新的詮釋去演台灣的歷史大事﹐
回覆刪除比方台灣民主國﹑林爽文﹑朱一貴﹑霧社事件等等」
我看過河洛歌仔戲《竹塹林占梅》和《東寧王國》的DVD
或許有些和你提的有關吧
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