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5日 星期四

西海岸重工業開發又起

中國時報 2007.03.16 
台塑鋼廠19日環評台西鄉民針鋒相對
周麗蘭/斗六報導

台塑大煉鋼廠設廠一案,十九日將召開環評審查會,環保署十五日先於縣府大禮堂舉行座談會,預定地台西鄉持贊成、反對意見居民,昨天都發動大批人馬到場,持紅、白布條分庭抗禮,場內則針鋒相對炮聲隆隆,叫罵聲一度導致座談會中斷。

台塑鋼鐵公司簡報指出,該公司將投資1373億元建大煉鋼廠,預計年產量750萬噸鋼鐵。該公司強調,為使增加地方稅收,台鋼股份有限公司將設籍於雲林縣台西鄉,預計每年可繳房屋稅8000萬元、地價稅2600萬元給雲縣府。

隨後開放民眾發言,雲林縣工業策進會副總幹事蘇金淼表示,常有鄉親拜託他找工作,台鋼建廠可帶來就業機會,台鋼建廠是地方事,應該由地方人決定,環保人士不要插手,除非有能力幫鄉親找工作。

此話引起環保人士張子見反譏,台塑六輕建廠也沒有解決當地就業問題,引發蘇金淼極度不滿大聲反擊,台西鄉公所秘書蘇金禎叫罵:「他是哪裡人?他是哪裡人?」由於場面混亂,環評委員動怒,座談會一度中斷。

座談會恢復後,民間團體、個人慷慨激昂發表贊成、反對理由。漁民認為,台鋼建廠後把海域封起來,將有1500公頃魚塭遭殃,堅決反對建廠。贊成者則表示,台鋼設廠沿海經濟翻身的機會,質疑反對者「是要顧佛祖,還是要顧巴度(肚子)?」

台灣永續聯盟理事長張恆嘉,則呼籲縣長蘇治芬繼續堅持年來對於環保的關注,不要為了縣府財庫進帳而模糊焦點。

中國時報 2007.03.16 
環評委員強烈質疑汙染
周麗蘭/斗六報導

對於台塑大煉鋼廠落腳雲縣一事,正反意見都有,倒是環評委員罕見口徑一致,不約而同聚焦在台塑六輕廠,語重心長說明汙染情節重大;5位環評委員也認為,大煉鋼廠「創造就業機會」一說,似非環評考慮重點。

環評委員文魯賓表示,就業的問題很重要,但應是「政府」要解決的事,大煉鋼廠只是一個解決方案,有尊嚴的工作、有生活品質也很重要。

環評委員李根政則愷切表示,六輕對環境衝擊那麼多,「台塑六輕廠這筆帳不先算清楚,環評委員不敢做任何決定」,他強烈建議民眾詢問五輕、小港附近居民的心聲。

李根政說,做這個案子壓力很大,有人罵環評委員是經濟發展的絆腳石,但他來就是要說幾句有關公害的真相。

環評委員周晉城則針對「健康」一事,呼籲六輕附近民眾到長庚做健檢,讓醫師說話。

環評委員郭鴻鈞表示,他對沿海地區是否還能容納台鋼存疑,他關切大煉鋼廠建廠後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增加,若當局無法解決,未來將衝擊台灣出口貿易。

環評委員徐光蓉則說,政府開發工業用水1度的成本是20元,以六輕為例,政府1年就花了20億元,照算也該相對補助雲林縣20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彰化海岸保護行動主要關注彰化縣政府大城工業開發案,因彰縣也向台塑拋媚眼,同樣是迷信重工業會帶來經濟發展。

以下是彰化海岸保護行動大城工業開發案的意見:

大城工業區是完全沒有環境正義的開發,政客的邏輯相當簡單,「因 為大城的地層下陷土地閒置、經濟發展遲緩、社會貧窮老化,所以要 開發工業區來解決所有的問題。」

這完全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從前縣長翁金珠到現任卓伯源完全是一 貫的思考模式,由此也可以看出政客炒短線的態度。

大城鄉的發展不是經濟問題而是社會問題,首先:
(1)地層下陷的原因是長期以來水資源不當利用的結果,應該從 如何補注地下水、減緩地下水使用的角度來下手。

(2)為了開發大城工業區,政府需要編列7500萬來規劃進行 環境影響評估,如果為了要振興大城鄉的經濟,為什麼看不到政府編 列同樣的預算,來提升大城鄉現有產業的升級和精緻化?大城鄉的黃 金蜆、馬蚵蛤、西瓜、花生、羊肉爐等養殖和生產業,都可以透過包 裝和行銷,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為什麼政府不做?

(3)政府只有想要開發工業區才會想到要解決大城鄉的經濟問題 ,但是問題的根本不是經濟,而是政府對大城鄉發展所關注的投資。 人口老化、貧窮的問題才會更顯著。

而開發工業區更是加速大城鄉貧富差距加大的元兇!可以預見土地 、空氣和水的污染,原本的產業受到工業區的開發而沒落。南彰化海 岸和濁水溪口生態也隨著大城工業區開發而徹底瓦解!

楊玉珍副縣長說:「縣政府反污染,但是不反開發!」這句話有相 當大的矛盾,因為你引進高污染、高耗能的產業,污染和自然資源的 消耗是不可避免的,怎麼能說反污染又不反開發呢?

我才要說:「環保不是反商,而是反污染、反不符環境正義的開發 !」如果彰化縣政府要在大城開發生技花卉園區、甚至是迪士尼樂園 ,我們可能都不會如此反彈。如今政府唯一的思考就是要給石化、煉 鋼廠,更侈言要開發成生態化的工業區?彰濱工業區先做成功再說吧 !

我們痛恨政府完全向財團傾斜,欺騙大城鄉民、隱瞞污染的真相, 違背公平正義和土地倫理。這場仗是保護彰化海岸的最後一役,未來這一兩年將是重要的關鍵。

走入大城的計畫已經啟動,我們要從下而上去反對大城工業區的開 發,我不相信公平正義換不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環保人士長期以來的努力,令人感動。雖然很難撼動政商交相利的結構,不過,只要有更多人關注,人民的環境權意識提昇,政客財團就無法繼續橫霸。

保護台灣中南部西海岸,不只是當地人的責任。

4 則留言:

  1. 還好環評委員看來還能先守著
    設廠能不能帶來就業機會姑且不論
    帶來的環境污染所要付出的成本倒是驚人得高
    而那些都是全民買單,當地人受苦.

    上次去麥寮看到海岸嚇了一跳,那地方能住人嗎?
    工業的污染真是台灣最為巨大的陰影.

    回覆刪除
  2. 我一個朋友是台塑員工,本來在高雄,可是據他說以後可能會被調到麥寮去,他心中非常害怕,他說他曾經去那裡出差,空氣很差,而且還要住在廠裡附近的宿舍之類的。我跟他說最好是不要去,他說不接受調職只有辭職一途。不過他說短期內應該不會去,等到那時可能會辭職吧。

    我只是要說,照他的說法,麥寮那裡的工廠污染真的是非常之恐怖!!

    回覆刪除
  3. 大投資,大汙染,台灣亮起來??

    電火球再這樣暴衝下去
    小心破裂...

    回覆刪除
  4. 昨天晚上到劍湖山王子飯店,在電梯裡遇到一些台塑麥寮廠員工,正在奇怪說。不知道跟昨天的公聽會有沒有關係。

    電火球,越來越不喜歡他,尤其最近超多政府的宣導廣告都軋一腳,腳本又不怎麼好,疲勞轟炸。

    回覆刪除

好哭好笑好看又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