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從Hetero的文章得知這部回憶錄的,很好奇。
厚厚三本,一個禮拜內趁睡前快快翻完。
作者是得過獎的作家,但這部回憶錄在文學技巧上並不好,很多段落反反覆覆,有些話則一再重複出現。不過正因如此,感覺上是未雕琢的、素樸真誠的。他寫這回憶錄時已近70歲,相當急切地與自己的過去對話,不斷回到少年時代的心境。
雖說是回憶錄,重點是在30歲之前顛沛流離、高潮迭起的生命經驗,對往後的40年輕描淡寫。最令人震撼的,是他1949-1965年在台灣的白色恐怖經歷。一個冒齡考上海軍官校的青少年,只因思念母親寫信到廣東就被關起來,沒有審訊沒有判決,一處換過一處,生命如燭火般隨時可能熄滅。在獄中淪為長官、獄友的性玩物,身心受到嚴重摧殘。好不容易脫離監獄,卻仍擺脫不了軍隊和情報單位的掌控。靠著優異的外語能力成為翻譯官、寫作出了名、當選首屆十大傑出青年,卻又成為國民黨與美軍顧問團之間諜對諜戰爭中的可憐小卒子,最後不得不逃到加拿大。
他在30歲左右就寫過長篇自傳體小說《微曦》,皇冠出版社分為4本出版,賣了20版,在當時算是難得的暢銷小說。我沒看過《微曦》,但從該書介紹中可以猜想和《霧航》所描寫的事件有很多重疊,重心卻很不相同。兩者若能一起閱讀比對,一定可以讀出更多重要訊息。
搜尋到一些人對馮馮的看法,以及他的紀念網站上的資料,發現真是難以建構出這個人的真實圖像。到加拿大後,他繼續寫作,本來以文學創作為主,後來則寫了很多佛教相關書籍,自修譜寫交響樂和歌曲,還有「天眼通」,和宣化上人萬佛城的建立很有關係,也是慈濟在北美的重要義工,對慈濟捐助甚多,但始終沒有皈依證嚴。
或許因為這種宗教屬性,他的紀念網站上,對他的白色恐怖經歷輕描淡寫;透過佛教散文而認識他的人,恐怕很難接受《霧航》這樣誠實描寫自己難堪尷尬的性生活、同性戀者心理的內容。
看到那些對馮馮吹捧不已的宗教人文章,才體會到這部我起先認為寫得並不好的回憶錄是多麼寶貴。書裡面呈現的並非一位得解脫之覺者,而是被壓碎了的、不斷自我懷疑的痛苦心靈。很多事實可能仍是扭曲變形的。作者是想解決困擾自己一生的問題,包括父親是誰、為何會是同性戀者、為何如此受苦辱……。他所描寫的經歷實在很多地方不大像真實的,但他的感受和痛苦是非常真實的。
這本回憶錄不算好,是因為很多史實交代不清,連他的本名都諱莫如深。到底姓馮?封?范?張?他到加拿大後,否認父親的存在,似乎選擇母姓張。得到青商會的傑出青年時,是叫做馮士雄。不過,史實交代不清,其實也沒甚麼奇怪,人的記憶本來就不可靠,這樣的呈現,反而讓人覺得這些真的就是他的回憶,而不是後來找資料的重建回憶。
這本回憶錄的史料價值,主要在心態史上。不過在目前台灣歷史學的實證主義主流下,這部份的重要性比較難以凸顯。
本書對實證派歷史研究的幫助:
他見證了國府遷台後的海軍整肅。Hetero說過,海軍白色恐怖範圍相當大,而我們目前只能模糊得知。本書描寫到軍人監獄短期間突然爆滿,以及其他受害者的故事,為了解這部份的歷史提供了一些線索。
此外,他的經歷讓我們清楚看到情報單位如何成為迫害者,白色恐怖如何形成。
1950年代的美國與蔣政權的關係,從這部回憶錄中也可看到一些有趣的切入點。美軍和蔣政權的情報鬥法、美軍在台的特權與限制、雙方彼此的不滿……
他也略為提到白色恐怖時期文人之間的傾軋,國民黨藉文壇打手逼迫人。可惜他這部分寫得太保留。
從這部回憶錄裡,看到一個在惡劣大環境中掙扎的柔弱生命,每遇轉機就有陰魂不散的破壞力隨之而至,然而卻也一次又一次地逃過,活了下來。他在宗教與藝術裡找到了寄託,但從晚年仍寫這樣一部充滿傷痛、充滿年輕的血氣與夢想的回憶錄來看,那段白色恐怖的經驗深深改變了他的生命,壓在心靈深處的疑惑與刻痕,並未隨歲月、隨修道而消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