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的夢想有:
一、遠離台北,還是可以用都會的技藝求生存,還發光發亮。(阿嘉)
二、回鄉者和外來客,自我疏離,卻被在地社會無條件擁抱接納。(阿嘉和友子)
三、有責任感、有擔當、為地方公共事務盡心盡力的地方領袖。(電影中的鄉代和一般人印象中的地方政客形象類似、行為卻相反)
四、真心疼愛「前人子」的後父(鄉代)。可以把心碎的孩子安插在身邊工作、隨時關心的父親(原住民警察父子)。
五、認真打拼的年輕人,願意拼就會贏的工作場域。(第一名業務員馬拉桑,真的是年輕人的楷模,竟然表現勤奮就可以得到好業績)
六、單親媽媽的孩子自信、勇敢,受到大家疼愛、也會疼愛人。(大大)
七、沒有族群矛盾的社會。
八、堅強能幹女主動向弱男投懷送抱的愛情。(友子對阿嘉)
九、國寶不是敬而不用,傳統音樂進入現代舞台。
十、隨時可以在海邊吹風、睡覺、游泳的自由天地。(沒有海防的干涉)
一切都只可能發生在電影中,就像好萊塢電影所提供的夢,虛假,但總是擊中某些甜蜜點,說出人們心中的希望。所以我們看得很快樂,也流下感動的淚水。
二、台灣民族主義觀點的觀影心得
我知道這題目無聊。不過,當有統派大老亂罵這電影媚日時,忍不住會想要從這觀點解讀一下這部其實沒有那麼深刻也沒那麼愛背負民族重擔的電影。
台灣民族主義萌芽於日本時代,因抵抗日本殖民統治而形成台灣認同,被統治的各族群產生共同感,團結於「台灣人」名下。戰爭時期與日本人共同抵禦英美帝國主義的經驗,以及戰後中國政府在台灣的「再次殖民統治」,讓台灣民族主義的對抗目標轉變,由對抗日本轉而對抗中國,因此和日本人之間出現一種奇妙的共同立場。特別是同情台灣人處境、與台灣人友好的日本人,往往得到台灣民族主義者的感激。
海角七號反映了這樣的台灣民族主義。
戰後被遣返(引揚)的教師在海船上寫著充滿痛悔之情的信。有著戰敗的恥辱與悲傷,以及對台灣的虧欠。他的負心是時代的悲劇,因為失去對台灣的權利,即使想要愛也不可能愛,日本根本無法補償台灣人在戰爭中的損失,因為台灣已屬戰勝國的一部分。
可是,這只是日本教師一廂情願的心情。這種心情,是戰後台灣人對戰前在台日本人充滿同情的想像,也代表目前某些「有良心的日本人」的心態。有些日本人到台灣都要表演一下「為過去殖民道歉」的戲碼,但是台灣人似乎對此並沒有太多的要求。
日本教師當初無法帶著友子走,也未能在回日本後立刻寄出這些情書。六十年後的舊事重提,到底有何意義?友子在事過境遷的六十年後收到這些情書,可能覺得很囧吧。當初是愛不是愛又怎樣?已經不可能重來。所以這一條線的鋪陳,是要表現這些過時的愛與仇恨,其實是沒有力量的。台灣民族主義如果建立在過期的仇日或親日情感上,只會變成虛幻無力的教條。
六十年後日本女孩友子,在台灣這塊土地上討生活,失去過去身為殖民者的特權優勢,體會孤立無援的痛苦,反而產生弱者才有的受害意識:”為什麼你要欺負我?” 台日雙方的角色似乎倒轉了。 日方其實還是占優勢的(經濟帝國、文化帝國),友子比阿嘉強太多(一份還不錯的工作、責任感、主動性)。但在互動過程中,雙方從仇敵轉為愛情對手,顯示出一種跳出僵化民族主義框架的表現,界線開始流動,一種新的認同或許會出現。(友子與阿嘉,若我們不拘泥於台灣、日本的符碼,擴大想像為外來統治族群與在地社會的關係,應該可看出更多有趣的現實呼應)。台灣民族主義不必建立在僵化的疆界與仇恨上,而是以愛與理解為基礎,進行一種動態的拉鋸(你留下來,或我跟你走)。
電影總結於「野玫瑰」一曲,問很多人到底是什麼意思,多數人覺得電影的主題和歌曲的內容無關,只是藉此耳熟能詳的世界名曲,將不同國家的歌者、不同族群的文化串聯起來。我總覺得選用此曲仍然有特殊意義。「野玫瑰」是典型的弱小民族主義命運悲歌。玫瑰代表被欺壓的一方,不放棄抵抗,但是終究抵抗還是難敵採花手。就像台灣不由自主的命運,一次又一次被外來統治者玩弄摧殘,雖不甘心憤而抵抗,卻總是在強力鎮壓下不敵。這首歌,其實已經代表了台灣的命運,展現出如「母親的名叫台灣」的悲情憤怒,只是包裝在甜蜜童話故事裡。
而台灣人對此命運的回應,一是阿嘉總算想到的愛情告白:在現實情況中討論一種雙方可接受的繼續往下走的路(以現在的情勢而言,或許就是繼續深化民主鞏固主權、尋求與中國和平相處);一是水蛙聽天由命的包容:即使與人共妻、幫別人養孩子也無所謂(日本時代接受日本統治、戰後接受中華民國統治、未來......,只想保有愛這塊土地的機會和原有生活方式。)
還有一種踏實的回應,就是馬拉桑式的勤奮打拼,不管什麼樣的情況,抓到機會就要把台灣行銷出去。他和櫃台小姐的地盤之爭,原本可能變成內耗惡鬥,但是他不去計較。他不怕對方澆冷水,厚著臉皮盡力去做,必要時展現實力讓人不得不正視他的存在(他是最後一個加入樂隊的,而且不是主動爭取)。他的勤奮可以感化原先澆他冷水的鎮代、沒好臉色的小姐對他由厭轉愛。馬拉桑,是台灣精神最正面的代表啦!像他這樣就對了!
三、彩虹愛情
海角七號用了幸運數字、彩虹等庸俗象徵。但這庸俗卻不令人討厭,反而親切可喜,聳擱有力。
彩虹,代表希望、美麗新世界。是這個台灣現代童話的總結。走上彩虹橋,實現夢想。這電影大賣,證明現實的台灣人還是愛夢、有夢,並不真的都cynical 。
彩虹也代表多樣性、多元文化。在同一社會中並存的各族群,還有各式各樣的愛情。
海角七號裡的愛情故事,不是尚未開始或是已經結束,不然就是注定沒有結果,可是也有令人期待繼續發展的。
六十年前的老師和友子被時代拆散的戀情,警察馬勞對出走妻子的懸念、飯店清潔女工顯然剛結束一段傷痛感情、水蛙對老闆娘的癡戀不會有結果、阿嘉和友子雖進入互相承認愛意的階段但仍然前途茫茫。
比較有希望的,反而是馬拉桑和櫃台小姐,他們的感情發展是本片處理得最合情入理又討喜的部分。
第七段愛情,是鎮民代表和阿嘉母親的黃昏之戀,鋪陳不多,但卻是片中唯一成熟的愛情。
忘了一段:還有彈琴的大大和茂伯的孫子(?),兩小無猜的戀情,好可愛啊。
令人失望的是,國寶茂伯竟然沒有愛情故事!
看完電影後,和朋友討論電影故事時,覺得60年後送達情書的梗一點都不浪漫,反而很殘忍。如果我們收到這種情書,大概很想踹對方一腳,或大罵一聲:「幹!」。
於是我們編了其他版本的故事,有關茂伯與友子阿嬤:
版本1.
茂伯其實長年以來暗戀(或深愛)友子阿嬤,觀察著她的生活,知道不應該把信送到。白癡阿嘉卻硬把信送去,讓友子阿嬤罵幹,然後茂伯追過去罵幹。茂伯彈起月琴唱野玫瑰,那是他和友子在小學時代熟悉的歌,他與友子同唱此歌以勝千言萬語。
版本2.
話說阿嘉找到海角七號時,發現正是茂伯的家。原來他老婆就是友子!她從來沒有向純情的茂伯說過60年前有那麼一段情。鏡頭停在茂伯臉上的表情,畫外響起「野玫瑰」的音樂聲。結束。
版本3.
(歡迎大家編編看)
我不知道導演安排60年後送達情書是不是要賣弄浪漫的梗,因為我看到的也不是浪漫。但我必須說,這一段卻是我全片看完最感動的點了。我們看不到友子阿嬤的表情,但我卻能想像她看完信後流下的淚,即使罵一聲「幹」,也是帶著淚水吧!因為,背負了60年,對於被「放捨」的不解與怨恨,終於在看到信的這一刻獲得解脫了。
回覆刪除這篇「心得」才是目下最佳影評。
回覆刪除片子首尾船的離岸,敘說的應是「創傷」、「傷痕」——民族的,愛情的——是兩代(阿嬤與明珠)或世代感情的背叛、斷裂與逃逸。
觀影者故意忽視「時間」的流動——或許導演有意誤導——將私情從時空抽離,1廂情願地凍結住師生情,保鮮地將其視為魂牽1生的浪漫,天真地懸置其中的背叛斷裂跟滄桑。
所以我很訝異導演1方面讓老師縮頭畏尾,卻隨即讓他抒寫甜言蜜語………
所以閣下的論述力道十足:『六十年後的舊事重提,到底有何意義?友子在事過境遷的六十年後收到這些情書,可能覺得很囧吧。當初是愛不是愛又怎樣?已經不可能重來。所以這一條線的鋪陳,是要表現這些過時的愛與仇恨,其實是沒有力量的。台灣民族主義如果建立在過期的仇日或親日情感上,只會變成虛幻無力的教條。』
我參酌創傷人性的看法卻是:背叛、斷裂的戀情老早逃逸於師生的生命與記憶之外。
是導演誤導觀眾將其重新補綴,陷溺其中。
友子阿嬤展讀第1封信之後,應會全部扔進火爐的罷
我也覺得這篇的心得是看到目前最棒的,雖然我沒電影可看,不知道有沒有資格評論影評。
回覆刪除確實看到有人說海角一片不寫實,認為實際上的台灣沒有這麼可愛。不過,有感染力跟說服力的美化,就算不真實,也是有力量的,也就會產生積極的意義。寫實不是唯一的價值。侯孝賢的「南國,再見南國」,裡面的描繪的嘉義議員警察黑道的勾結與腐敗,比海角一片的台灣圖像寫實許多,但是看完只能讓人心頭沉重而已,實際上也不知道能做什麼,甚至十分絕望。
我看了兩次,並沒有甚麼心得,只是覺得這電影讓我很滿足
回覆刪除充滿自己熟悉的台灣人語言與互動內容的人物
有笑有淚
自己喪失的年輕人熱情,由劇中人物代為實現
海角真的是目前這個鬱卒時代的解悶良劑
看完後在網路上看到太太太多的迴響
覺得這部電影的效應還在一直觀眾間發展著
真是有趣
因為我聽不懂日文
螢幕上念著信,畫面中還有劇情在進行
結果根本無法在看電影的時間裡完全吸收到電影中的訊息
變成需要再看,再看...
這可能也是很多人去看這電影好幾次的原因
哈
你跟妳朋友們提到友子阿嬤收到信之後的梗,我在youtube 看到黃國倫的異想世界裡也有提到
(黃想像說阿嬤打開信,然後說出 ano..,日文都忘光了)
http://tw.youtube.com/watch?v=Wo6YBWQ5JUw&feature=related
我向來偏好喜劇
這部穿插有遺憾與感傷的喜劇,我真的是很喜歡就對了^^
其實我還蠻喜歡那個六十年後寄到的情書呢。
回覆刪除我想那個日本老師之所以到死前都還沒有寄出去,一定就是覺得寄出去也只是徒增對方困擾。所以劇情的安排是由他的孫女在他死後擅自寄出。
要是我是那個友子阿媽,我會想收到那些信的。
過往被愛人拋下的心痛,始終沒有得到一個解釋,變成心中一個梗住的既苦又酸的硬櫛子。我想,友子阿媽的女兒之所以跟她吵翻,可能也是因為友子阿媽不贊成她與日本人交往吧,而這,也許也就是友子阿媽年輕時被拋下後自傲的她一心想否認的痛楚。
那些信,只是一個解釋。那個日本老師,說自己是個懦弱的人,說是怎麼愛上她的,說是如何真誠地希望她幸福。這些信中言語的光芒,就像黃昏的霞光,讓人倍感溫暖、甜美,卻又心傷其消逝。
我想,因為很多心痛都在面對之後才會慢慢融化,所以,友子阿媽看到那些信,可能第一時間會想罵人,可是過一段時間之後回頭,應該還是會感謝把這些信送到她手中的這些人。
沒有人是堅強的。在過了半世紀之後,曾經敞開心扉的兩個人又能夠再次透過文字交心。這樣的緣分應該是要珍惜的 ^^
還有,我最喜歡的是茂伯啦 ^^ 該做的工作負得起責任,想做的事情也會不擇手段(?)去追求,需要讓更有能力的人做的時候也能放手(貝斯),雖然放的下身段去做自己不愛做的事情(搖鈴鼓?),可是還是很清楚自己想要做的是什麼(彈月琴)。雖然年紀差一大截,可是還真是想拍他的肩膀叫他一聲「鄉親」呢~
版本1.2 都很有趣,可是似乎不太合理耶,如果友子是茂伯的老婆或小學朋友或暗戀的對象,以茂伯對恆春住址的熟悉程度,不至於對那個地址毫不知情,且劇本設定上,茂伯比友子年輕幾歲,大概是友子小學六年級,茂伯可能才小二的程度。
回覆刪除當然改編不用看得太嚴肅,只是求趣味啦,我想了一個版本3:
友子看完信後雖然罵了幹,卻還是很想去日本看看老情人的女兒,及他回日本娶的老婆。年邁的友子不想自己去,也不想讓女兒孫女陪著去,就找老郵差茂伯鬥陣。茂伯看友子這麼執著,也想起自己年輕時代的戀情...畫面轉到梁文音所在的碼頭,鏡頭從梁文音移到碼頭後方的街道,青少年茂伯正躲在柱子後面偷看自己暗戀的另一位如野玫瑰般的女生(音樂響起,男孩看見野玫瑰)...
我想,去予怹老師放sak个友子阿婆,應該會因為遐个批信,敁開鬱佇心內幾十年个結才對。被侮辱者佮被損害者,所向望个,不過就是一个解釋而已。軟汫个查甫人實在予人真生氣、真傷心,但是閣真無伊个辦法。
回覆刪除我倒是比較好奇單親媽媽和友子阿嬤之間到底發生了甚麼事?
回覆刪除已經有人猜測單親媽媽(明珠)與友子阿嬤的事
回覆刪除明珠不顧阿嬤反對
與愛上的日本人生下大大
(不知道有沒有到日本去)
一直不得阿嬤諒解
很多人質疑阿嘉跟友子居然就隨隨便便的對上了,兩個死對頭居然可以在一夜之間變成愛人,而友子居然隨便的讓阿嘉「欺負」,其實海角七號初剪版是160分鐘,後來因為整個電影的緊湊度跟長度的關係,剪掉了2個段落,友子跟阿嘉有一段大約10多分鐘的『關鍵對話』被剪掉,主要是敘述阿嘉與友子在台北的不如意跟挫折,也描述了他們怎麼互相了解和和解;另外一段被剪掉的是阿嘉與友子的床戲,原本應該更精彩喔。
回覆刪除http://blog.yam.com/kiroro9930/article/17693535
因為我並非影評人,因此對於電影內容我也不便評論,不過對於電影本身的背景,倒是我的專業,所以我寫了一篇,提供作為參考。
回覆刪除http://blog.xuite.net/jin.ishin/train/19521050
至於阿嘉與友子之間,大概算是唯一有所感觸的,因為以前曾經跟日本妹交往過,但因為回台灣,所以分手了。
謝謝jinishin到訪。
回覆刪除jin兄的「旅的火車頭」是非常棒的優質資訊部落格,推薦大家一定要去瞧瞧。
這篇關於海角七號的種種歷史考證,更是讓人佩服,關心這部電影者都該讀的。其實之前也已經看過多次。包括留言的繼續討論,都有很多一般人不大知道的歷史知識。大推!
看完了海角七號時我是滿懷感動的,但是看完了這篇評論,卻像被戳破了美好的夢,逼你面對現實的殘酷。
回覆刪除的確,評論者尖銳的點出十點海角之夢的荒謬性,不過我想補充一個對我來說最大的荒謬,就是這幾個非專業的雜牌軍,在相互的衝突中,居然能夠成功表演,並大受歡迎,圓了每一個團員的音樂夢,非常好萊塢式的結局。
這整部電影充滿了追求夢想的精神,但是它感動我的不是這點,而是這些小人物的悲歡離合,每人背後都有各自的生命故事,導演雖然沒法詳訴,但是觀者可以自己揣摩,一部充滿人性的電影(雖然只是善的部份)。
當然我們可以從更高的層次來討論,就像這篇評論從國族主義的觀點來看,文中剖析日本教師對友子的感情:「有著戰敗的恥辱與悲傷,以及對台灣的虧欠。他的負心是時代的悲劇,因為失去對台灣的權利,即使想要愛也不可能愛,日本根本無法補償台灣人在戰爭中的損失,因為台灣已屬戰勝國的一部分。」日本教師也許真的認為自己的負心只是一個時代的悲劇,但若說他認為是因為失去對台灣的權利,以致想愛也不可能,這樣的解讀會不會太嚴苛?對於日本教師的負心,我寧願只解讀為一個時代壓力下男子的懦弱,他終身把一段感情埋藏在心底(也許其實後來淡忘了,畢竟信只是在船上寫的),始終未寄出這封信,尋求完成一段感情(美國片就會這樣),留下一段殘缺的愛。
我並不否定從國族主義觀點來談這部電影,只是這麼大的觀照點,是不是超出了導演想處理的問題,以致影片的瑕疵一一呈現。其實,如果從宏觀的角度,導演在處理族群、本土文化、環境、城鄉、傳統與現代等議題都點到為止,稱不上深刻,但是他呈現的台灣精神與對本土的愛卻貫穿全片。
最後我對這部片的雙線發展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很有興趣。剛看完時,覺得這樣的安排增加了電影的厚度,但再細想,這雙線到底起了什麼對照、象徵或呼應的作用,似乎又不是很能明確說出,除了一個是沒有勇氣實現自己的夢想,留下遺憾(過去的日本教師與友子),另一個則追求了自己的夢想(阿嘉與友子),但是這樣的對照似乎又太薄弱,也許有人會有更好的解讀。
chuadai出手,才知道高手在哪裡!
回覆刪除我也不喜歡用國族觀點去看這部片,因為那不是導演的思考方式。會這樣寫,只是為了回應某些用國族觀點和意識型態來做的評論。
的確這部片最感動我的,就是個個人物悲歡離合的故事,令人意猶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