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2010年的巴宰族過新年

大會舞 鯉魚潭教會

活動由潘大州長老主持,潘哲雄牧師禱告開場,鯉魚潭教會全體吟唱巴宰歌謠、教會青年以母語演講「祖先的話」。來賓致詞之後,以銅鑼舞迎接各地族親和所有來參加的各族群朋友。鯉魚潭教會和愛蘭教會一起跳大會舞,接著是一連串的歌舞表演:包括阿美族、泰雅族、賽夏族、道卡斯族、客家族群等,節目非常精彩。「走鏢」活動是圍繞鯉魚潭社區跑一圈,大約五公里的長度,分成少年、青年、壯年和女子組進行比賽,選出總冠軍和每組前三名。參加者很踴躍。13日整天下雨,但參加活動的人們不減熱情,仍然賣力地賽跑、唱歌跳舞,以熱烈掌聲給予各團體最大的肯定。

有趣的人形板

除了動態活動,鯉魚潭教會和位於潘大州長老家的「巴宰族文化聚會所」,有史蹟文物展覽,內容包括傳統漁獵農耕器具、古地契、台鐵舊山線的老照片及文書資料、早期的稅單見證「萬萬稅」的時代、母語教學資料、有關巴宰族的出版品、鯉魚潭教會歷史等等,潘大州親自為來訪的學者及貴賓作解說,說明巴宰文化在這個社區的傳承和發展。 教會青年負責場地佈置,特地製作巴宰傳統服裝的人形板,供來賓合影,深受歡迎。

潘大州

巴宰過年活動亦是教會聯誼活動,因為至今仍有巴宰認同的族親多是基督徒,每年除了鯉魚潭教會全教會投入,愛蘭教會(烏牛欄社)、三重的仁義教會(岸裡大社旅北僑),都有很多族親前來參與。

潘大州長老說巴宰過年活動是為了榮耀上帝而舉辦, 鯉魚潭教會出身的潘哲雄牧師說:「巴宰族群得到上帝的祝福,族親在四散各地後因為共同的信仰而繼續團結、記住自己的身份。」鯉魚潭教會現任牧師王芳舟在《新使者》120期介紹鯉魚潭教會,指出:「 百餘年來,基督教已是鯉魚潭巴宰族人的信仰傳統,藉由文化活動,不僅讓社區居民認識巴宰文化,也通過此文化來認識我們的信仰。」

巴宰族群分布於台灣中部,屬於平埔族,是台灣最早接觸基督教的族群之一,1870年代已建立教會。隨著平埔族復振運動興起,巴宰族群亦重新找回族群認同,重新學習母語、唱傳統歌謠、整理歷史資料、訴說自己的故事。其中,每年十一月中旬舉行巴宰族的傳統過年,是團結族人的重要活動。自1999年首度在埔里舉行以後,就由鯉魚潭教會的會友為主組成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接辦。今年11月6日埔里烏牛欄社(愛蘭教會)先舉辦巴宰過年活動,13日內社(三義鯉魚潭)再辦,熱鬧加倍。

大會舞 愛蘭教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韓國戒嚴又解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