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8日 星期一

《花蓮鳳林二二八》讀後

翻閱本書後,發現張依仁所透露的仍然很有限,可惜再也無法挖掘他的記憶。

新書發表會上,張依仁的大女兒上台致詞時說到全家逃到巴西、靠教會濟助的苦日子,張依仁的採訪記錄中對這段講得不多。為何被捕、又為何全家被抓者只有他一人逃過一死,他不清楚,也不想多猜測。他的太太說,曾把一張軍醫證明放在他的褲袋中,張宗仁的太太也提到此事,但他自己表示沒有記憶了。

1947年4月4日,制憲國民大會代表、花蓮縣長候選人張七郎和他的三個大兒子:宗仁、依仁、果仁在鳳林的仁壽醫院和家中分別被軍警帶走,當天晚上,除了依仁之外,父子三人被押往鳳林近郊公墓槍殺。依仁在被關押三個月後釋放。

雖然很難回顧那恐怖的時刻,但張依仁的回憶仍讓人唏噓。他倖存下來,但人生從此不同。他必須負起扶養栽培幼弟、姪兒的責任,又擺脫不了國民黨特務的監控、干擾,大半輩子擔驚受怕。他在1961年遠走南美洲,尋求自由生活的可能,但即使到了巴西,還是受到國民黨的迫害,不得不離家逃亡到亞瑪遜雨林深處,失蹤七、八年,後來回聖多斯和妻兒團聚,卻因為沒有執照無法行醫。雖然在兒女奉養下有安適晚年,但大半人生都在「不得已」當中,對國民黨的迫害始終憤怨難平。

在張家父子三人被殺害後,支撐張家的最主要力量,就是張七郎的太太詹金枝。從這些訪談紀錄看來,詹金枝實在是個嚴厲堅強到令人害怕的女人,全家人對她又敬又恨又愛。她用一種極度嚴厲、不斷罵人的方式來對待身邊最親的人,對待養女兼媳婦張玉蟬的方式,就是典型的厲害婆婆的模式。或許沒有二二八,她也會是一位霸道的婆婆,但二二八悲劇應該加強了她武裝自己的傾向。她對外人溫暖仁慈,對自家人卻是嚴厲到不近情理。二二八讓幾位寡婦變成不得不團結且相依,但這種相依實在很苦!

不過,張家因為這為堅強的家長,和柔韌異常的張玉蟬,終究還是維持整個家族的聲望和社會地位。這真的不容易。

張七郎家族是虔誠的長老教會家族,到現在也還有不少成員非常敬虔。信仰帶領他們走過漫長的苦難。可是該怎樣看待這樣的信仰?覺得一時之間也很難思考。以詹金枝來說,一個不斷談著愛與赦免、但對身邊人缺乏溫柔體諒的女家長,一個在外人面前堅強、只有在禱告時能夠宣泄心中難過的女人,她所認識的上帝是什麼樣的上帝?她所受的苦,的確非常人之所能擔,她的人生,就是二二八傷痕的化身。張玉蟬和她女兒陳惠操,則以溫柔的心、越來越深刻的信仰,以許多的眼淚澆灌痛苦,走過與這位嚴厲女性相處的日子,將傷痕化為諒解,示範什麼是忍耐、什麼是愛。這是讀這本書最令人感動的部份。

葉蘊玉(張宗仁妻)、許梅(張依仁妻)兩位女士,也各自有擔當艱苦、堅忍勇敢的故事。這幾位太太,從養尊處優的「醫生娘」到必須工作維生,葉蘊玉當教師,許梅隨夫遠走巴西的歲月,甚至當起街頭小販。她們還要母兼父職,忙裡忙外。在困境中她們撐起了這個家族的希望。這本口述歷史,有許多精采的女性生命史。

花蓮鳳林二二八 新書發表會
張炎憲教授在紀念禮拜中致詞。

花蓮鳳林二二八 新書發表會
禮拜後的茶會。從左至右:盧俊義牧師、張玉蟬女士、顏崑陽教授(張玉蟬女婿)。

延伸資料:

曾韋禎:張七郎父子三人遇害 遺族:不原諒國民黨

曾韋禎:張七郎案唯一倖存者 張依仁逝世「不會原諒國民黨」

TWIMI獨立媒體:《花蓮鳳林二二八》新書發表會暨 張氏父子、詹金枝女士紀念禮拜

吳鳴部落格:花蓮的二二八事件

璞石閣:《花蓮鳳林二二八》

1 則留言:

  1. 二二八當中的女性生命史,真的值得再去挖掘、探究。
    這些女性讓二二八的遺族活了下來,自己負傷、困苦。她們並非英雄,她們的傷也讓她們自己與別人受苦。但是她們是延續生命的人。有些人以「恐懼的奶水」餵養著下一代。有些人以沉默與堅毅的雙手把恐懼關在門外。
    張玉蟬、葉蘊玉、許梅,這些風暴吹不倒、充滿生命力的女人,在艱苦的歲月,撐起一片天。
    有人在馬冏的臉書上輕鬆冷血地說:二二八反正活下來的人比死的人多。
    但那是哪一種品質的活著?來看這些女人!來看她們的孩子!來看印在許多生命裡的烙印!還有整個社會的裂創!

    回覆刪除

韓國戒嚴又解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