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0日 星期二
綠蔭中的歷史情懷——嘉義市歷史資料館
嘉義古稱諸羅山,原為平埔族聚落,漢人移民湧入台灣之後,很快成為一個位於交通要道上的商業聚落,至今號稱建城已三百年。這個城市,日本時代因為開發阿里山森林而興盛,做木材生意的人紛紛湧入,因此日本居民不少。神道教是日本人普遍的信仰,也是國家宗教,台灣很多地方的神社都是1930年代因應皇民化運動興起而設,但是嘉義神社在1915年就設了,屬於「國幣小社」,在台灣社格僅次於台灣神社、台南神社,由政府出錢來聘任神官、運作維護。嘉義神社在1940年再度重建,包括附屬建築,1944年完工。不久,日本戰敗,日本人被迫離開台灣。
戰後,這些還很嶄新的建築,被換了方式利用。神社被中華民國政府改為忠烈祠,幾年後,原本黑瓦素色的神社,被漆成大紅和乳白,但建築的樣式並未改變。齋館和社務所,則交給軍醫院運用。
隨著台灣政治的自由化、民主化,臺灣人開始希望能找回自己的歷史、建立台灣認同,而不是一直隨從國民政府的大中國觀點。於是在1990年代初,嘉義市有人主張應該另立忠烈祠,還原神社原貌,作為歷史紀念館。沒想到這個主張在市議會提出後,隔天清晨神社就被人放火燒掉了!至今未能找出縱火者。
幸好社務所和齋館雖然破敗,但沒有被火波及,神社範圍內的其他設施也都還在。雖然神社焚毀,熱心人士繼續努力爭取,把社務所和齋館從軍方移交給市政府,按照原來的工法整修,作為嘉義市史蹟資料館。神社原址,則蓋了 「射日塔」,成為嘉義的新地標。
參道上的燈籠,也曾經被惡意破壞。上面的字刻得好深好深,好像打算保存千年。但是在戰後的仇日風氣中,這些字都被水泥糊上。
神社旁邊有兩座高臺,原本可能有一對銅馬,不知何時也不見了。母親說可能是戰爭末期被徵收去製作武器。
被改成「忠烈祠」的神社建築還在的時候,到公園遊玩時頗喜歡到這一帶,很幽靜,很陰涼。有時候一大早有人在那裡鍛鍊劍道,大部分時間都是安靜的。現在,這裡總是很熱鬧。嘉義公園、植物園、孔廟和神社,已經連成一片,是嘉義市民最喜歡的晨運地點。台灣人的晨間運動,就是把音樂放很大聲來做體操、跳舞,運動完了,再大聲唱卡拉OK。
走過這一帶,還是浮起許許多多的歷史感慨。公園裡有林爽文事件之後,征服者福康安留下的記功碑、紀念王得祿的太保樓(已拆);孔廟是國民政府重建的;神社已經不在,但史蹟資料館留住日本統治的歷史記憶。
神社曾經所在的丘頂,在歐洲的話,一定會是一座古老教堂,不管政權怎麼變,都在那裡護衛人民。台灣這善變之島,幾十年間就可以完全變樣。但願這一代的歷史情懷可以化為更強的動力,保存我們共同的記憶、不被輕易抹消或取代。
(刊登於台灣教會公報)
更多照片
2011年9月16日 星期五
故事說不完的雲林故事館
近年日治時期舊建築整修再利用的例子不少。我們嘉義市的史蹟館,是原來神社的社務所,在神社遭到意外火焚之後,很難得地保留下來,建設成史蹟館,可能是最早這樣利用日治時期建築的例子。我也參觀過宜蘭設治紀念館,原先是噶瑪蘭廳長宿舍,長期作為歷任的地方首長宿舍,現在是收藏、展示宜蘭歷史的地方。我很以我們嘉義的史蹟館為傲,但是看了宜蘭設治紀念館後,不得不承認人家做得更好,不管是建築的整修、展示的方式、收藏的內容,都進步得多。
因為之前看過的這類舊建築都是主要做歷史展示使用,所以起先也以為「雲林故事館」是在講雲林的故事,一處特別的歷史展示場。直到親自去了,才知道並非如此。
今年寒假時,有一次返家途中,突然心動,就下了高速公路,往虎尾前去。「布袋戲館」的名氣似乎比較大,路上處處可以看見指標。記得朋友說「故事館」就在「布袋戲館」旁邊,所以就放心跟著指標走。
原來,「布袋戲館」就是虎尾鎮的舊警察局,日治時期的虎尾郡役所。建築本身相當氣派美麗,門前有一棵漂亮的茄苳樹。隔一條街與「布袋戲館」並列的「故事館」,最早是郡守(郡的首長)的官舍。整個街區的舊建築都保留下來了,對街的消防局,也保留舊建築,改為展演空間。沒想到雲林縣的舊建築保存再生做得這麼好!
踏進故事館的範圍,有個小小的前庭。一角有座很小的很可愛的房子,像售票亭,以前應該是門房,目前是個小店,主要賣書籍和紀念品。當天入口處有放一個稻草人,立刻讓人感覺進入童話般的世界。
開始進入屋內參觀。整棟房子規模不大,只有幾個房間,但可以看得東西真多,處處讓人感動。房子的另一面是一大片空地,以前應該是花木扶疏、有小池塘的庭園吧?現在整片鋪設木板,設計成室外展演空間,也可以放電影。少人出沒的時刻在此安靜閒坐,感覺真好。在這裡,也發現了故事館給人的一個驚喜:許多小朋友自製的晴天娃娃掛在屋簷下,館內志工說:「每個晴天娃娃都有故事喔!」
有個房間收藏繪本,館員介紹說是雲林在地自創的繪本,這才知道雲林縣政府出版了一系列精美的繪本,內容非常好,有介紹當地史蹟故事的,有生活性的,還有台語創作童謠。印象最深的是一本《媽媽的一百件新衣裳》,女兒紀錄母親出嫁時的故事,外祖父準備了一百件新衣陪嫁,但婚後因為忙於農事和家務,大部分新衣母親根本沒機會穿。還有以台語寫成的詩歌集《水黃皮》,內容很有童趣,又保存許多快要失傳的語詞。這些繪本,讓我對雲林縣的文化政績有了更高的平價。
看了相關介紹才知道,故事館活動非常多,志工熱心得很,整個空間充滿活力。正如故事館網站上的介紹,「這裡是故事的家, 是集合在地生活、藝術、教育、文化的空間,也是與社區對話的一個窗口,也成為雲林在地故事文化的核心據點。 」特別喜歡這一句:「說故事就像是在送禮,故事中承載的隱喻與智慧在聽說讀寫故事的過程中,不著痕跡的影響著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每一個人。」
我們拜訪此處時,很可惜並未看到說故事、創作故事的活動現場,但從所展示的種種,已可得知確實有一群懷抱理想的人在此努力耕耘。他們的用心,讓這小小的空間發揮無比的感染力,讓踏進來的人分享童心的純美與故事的神奇。
照片集:虎尾雲林故事館和布袋戲館
(文字內容及部分照片發表於《台灣教會公報》3107期)
2011年9月3日 星期六
台南忠義國小和孔廟
為了獲得較好的光線,隔天上午又冒著30多度的高溫,跑來這一帶流連。
這條小溪及其周邊的動植物很豐富,令人流連忘返。
校園裡有一棵漂亮的大榕樹。可是仔細觀察後,發現它可能和不遠處的孔廟大榕樹一樣,罹患樹癌(褐根病),葉子開始稀疏。
忠義國小內還有日本時代的武德殿,現在被當成禮堂使用。2007年整修完成。
說明:
1. 台南武德殿建於昭和十一年(1936),日治時期作為武道場使用,其室內設有柔道及劍道場,室外設有一弓道場及其他附屬建物,緊鄰原台南神社外苑,戰後作為忠義國小學校禮堂使用。
2. 台南忠義國小,前身為1940年創設的「汐見公學校」,戰後遷校址,名稱改為玉泉、逢甲,最後落腳此處,並更名為忠義國小。
幾年前忠義國小整個翻新,成為沒有圍牆的學校,和孔廟文化園區融為一體,相當特別。
這條小溪及其周邊的動植物很豐富,令人流連忘返。
校園裡有一棵漂亮的大榕樹。可是仔細觀察後,發現它可能和不遠處的孔廟大榕樹一樣,罹患樹癌(褐根病),葉子開始稀疏。
忠義國小內還有日本時代的武德殿,現在被當成禮堂使用。2007年整修完成。
說明:
1. 台南武德殿建於昭和十一年(1936),日治時期作為武道場使用,其室內設有柔道及劍道場,室外設有一弓道場及其他附屬建物,緊鄰原台南神社外苑,戰後作為忠義國小學校禮堂使用。
2. 台南忠義國小,前身為1940年創設的「汐見公學校」,戰後遷校址,名稱改為玉泉、逢甲,最後落腳此處,並更名為忠義國小。
幾年前忠義國小整個翻新,成為沒有圍牆的學校,和孔廟文化園區融為一體,相當特別。
2011年9月1日 星期四
識歷史、疼土地——從少女Sayun的故事談起
或許我們的第一反應是像排灣族的盲詩人莫那能,抱持1980年代養成的民族大義,大聲指責:「所謂沙韻的故事,是虛構的,只不過是當時的日本軍國主義,為塑造全民總動員的氣氛,編造的皇民化宣傳。根本就是另一個日軍虛構出來的吳鳳神話。」(聯合報2011年8月14日言論版)是的,歷史事件永遠有被政權利用的一面。但是,歷史故事不會只有這一面。這位少女的死亡,不也同樣映照出日本政府(以及其他外來政權)「吃人夠夠」的面貌?利用年輕人的熱忱純真,在其犧牲之後還要再大加利用。再換一個角度,沙韻落水的事件,亦顯示出當時交通條件之惡劣、原住民生活之困難,這種處境,當時的政府難辭其咎。對照今日交通建設如此發達,可是八八風災兩年後,那瑪夏原住民仍然無路可回家, 大多數遭災的部落都因為倉促的「永久屋」政策而分裂、而永離故園,政府對原住民有比較盡責嗎?
和許多台灣歷史記憶一樣,沙韻的故事被日本政府利用、被中華民國政府抹消,這種情況是台灣歷史的特色之一,可以看出本地社會如何在外來統治者手中隨意揉搓、任人宰制。隨著台灣意識的進展,很多故事被挖掘、研究、再詮釋,層次越來越豐富,說故事的角度也該越來越多。看歷史可以有很多方式。我比較喜歡的是:拋棄固定的意識形態,跟隨心中最初的浪漫,深入現實脈絡去體會歷史人物的處境、悲喜、選擇,摸索土地留存的遺跡,與古人對話,以求面對當下。信仰之路也是一樣。何妨先撇下護教的姿勢,認真了解聖經的文化脈絡,謙卑尋求真實的愛與公義。
(刊登於《台灣教會公報》3105期)
延伸資料:
林克孝找路殉山
「莎韻之鐘」相關
和許多台灣歷史記憶一樣,沙韻的故事被日本政府利用、被中華民國政府抹消,這種情況是台灣歷史的特色之一,可以看出本地社會如何在外來統治者手中隨意揉搓、任人宰制。隨著台灣意識的進展,很多故事被挖掘、研究、再詮釋,層次越來越豐富,說故事的角度也該越來越多。看歷史可以有很多方式。我比較喜歡的是:拋棄固定的意識形態,跟隨心中最初的浪漫,深入現實脈絡去體會歷史人物的處境、悲喜、選擇,摸索土地留存的遺跡,與古人對話,以求面對當下。信仰之路也是一樣。何妨先撇下護教的姿勢,認真了解聖經的文化脈絡,謙卑尋求真實的愛與公義。
(刊登於《台灣教會公報》3105期)
延伸資料:
林克孝找路殉山
「莎韻之鐘」相關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