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9日 星期四

Lamey島人的悲運

南平堤岸看海

一位年輕的藝術家對烏鬼洞的故事很有興趣,想以Lamey島原住民滅族的故事為題材創作新作品。有次相遇,談起這個題材,我對這個故事也有很深的感受,雖沒有深入研究,但樂於與他討論,交換心得。

Lamey島,就是現在稱為小琉球的島嶼。17世紀中葉,荷蘭人以島民妨礙航行安全為理由,兩度派軍隊去攻打,後來因為覬覦島上滿滿椰子樹的經濟利益,把所有的原住民殺的殺、抓的抓,然後把整個島租給漢人。島民面臨突如其來的外來侵略,先是躲在珊瑚礁岩洞中而大多逃過毒手,但第二次軍隊找到嚮導,知道他們躲在岩洞中,就以煙薰火攻,但多數男丁被熏死也不投降,老弱婦孺則跑出洞外被俘虜。這些被擄者,少數進入荷蘭人家中成為奴僕,其他人則被分配給新港社人,也有人寄居在小琉球對岸的放索社當中。被擄到新港社中的Lamey人整夜啼哭,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牧師聽得很不忍心,寫信給臺灣行政長官,請求讓這些人返家,他願意和他們住一陣子,感化他們、教育他們,保證不再危害航海安全。但是公司方面否決了這個提案。

Lamey島人被滅族的故事,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多層意義。小島居民原本遺世獨立,但當他們「被世界看見」時,就開始步上毀滅之路。從文獻上我們看不清他們的面貌,沒有民族誌書寫,只有征服者留下的零星紀錄。外來者來勢洶洶,理性計算著自身的利益,為了一點點蠅頭小利,毫不猶豫殺人、把人連根拔起,讓自由人成為奴隸。碾壓掉一個族群文化。Lamey人沒有機會、沒有力量逃過被滅族的命運,他們只能逃避或抵抗,沒有得到和談的機會。

在這事件中,荷蘭東印度公司是政策制定者,執行者包括公司職員、軍人(大多數來自歐洲更貧窮的地區,不一定是荷蘭人),被東印度公司控制的平埔族人(麻豆社、放索社、新港社),可能還有漢人海盜。他們各自會怎麼看這次的滅族事件?

Lamey島在原住民被滅絕之後,生態環境也遭遇極大變化。去探勘過該島的公司職員形容整個島從最高處到山谷到海邊,滿滿都是椰子樹,景色是罕見的優美。公司把島租給漢人承包商,原本是看中椰子的價值,但漢人移民增加後,開墾田園,砍掉很多椰子樹,把這塊島嶼很快變成農業和漁業為主的漢人社區,從綠油油的森林變成耕地、住家為主的地貌。今天,在小琉球看不到幾棵椰子樹。

現今的小琉球烏鬼洞解說牌,說的是一個變了形的故事,「烏鬼」不被認為是本地原住民,而是外來的黑奴,但都有被火薰死亡的情節。小琉球現居民似乎不大願意承認此地曾有原住民、整族被滅的事實。

這個故事,該怎樣被重新訴說?

王家祥的《鰓人》,胡長松的《金色島嶼之歌》,都以Lamey島人為主角。前者避開了滅族不幸,表現的是人與自然合一、物種和諧相處的精神;後者濃縮了相關歷史,但未能表達出這悲劇的深沈痛處。

與這故事相遇多年,震撼度始終不減。這小島居民的悲運,全世界弱小民族的悲哀,如何才有可能改變?


1 則留言:

  1. 板主您好,

    我是一個關注原住民文化與權益的平台 Mata Taiwan 的編輯,見信好!

    這篇文章提到一段小琉球原住民的軼聞,很希望可以分享給我的讀者看,不知是否能取得您的授權,讓我全文轉載至 Mata Taiwan?

    Mata Taiwan:http://www.pure-taiwan.info

    若同意,還想請問是否能提供簡短作者介紹,讓讀者認識作者。

    無論如何都向您說聲謝謝!

    Mata Taiwan 編輯 Benson
    版主回覆:(2015-12-23 20:56:11)
    歡迎使用。

    作者:
    王昭文
    台灣史研究者

    回覆刪除

韓國戒嚴又解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