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3日 星期日

關於電影《羅馬》

錄自2019年2月24日臉書

終於看了電影「羅馬」。
每個場景的內容和訊息都那麼豐富,覺得得慢慢消化。如果知道更多社會、政治背景就好了。但是完全無知也不妨礙欣賞這部電影。
是日常生活切片,一切如流水般進行著。沒有煽情,甚至故意低調,連襯底音樂都沒有。平穩寫實的策略,意外力道十足。場景調度、長鏡頭的使用,都令人驚歎。
主角的溫和善良,非常動人。
但讓我落下眼淚的,是影片近尾聲,女主人和主角帶著四個孩子在海鮮餐廳外吃著冰淇淋那幕。女主人終於面對丈夫離去的現實、決心展開一場新的冒險。她在自己的生活破碎之際,仍想辦法鼓舞另一個元氣盡失的女性。各自有各自的傷,同時各自有各自的力量,於是相撐而行。
應該真的會在奧斯卡得大獎吧?

電影資訊:
Rome
艾方索柯朗返回家鄉墨西哥拍攝照顧他童年的家庭女幫傭的故事,以西班牙語創作,入選2018威尼斯影展主競賽,榮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最佳導演、攝影。

潔嵐在我那裡留的感言:
這片帶來的餘韻很強。我兩個月前就看了,至今想到影片一些片段時,連帶個人記憶所帶出的情緒,强度依然不減。記憶和歷史,不就是這樣,跟著我們每個人一輩子。
透過教育、宣傳、情緒性的訴求,要灌進腦袋的意識形態,跟這種私人回溯的感情領域相較之下,是全然的可笑,完全沒有效用。記不記得片裏在主人翁家前,偶爾有政府的“鼓吹隊” 經過,用很制式卻又不怎麽整齊的步伐在 “宣導表示” 些什麽。我覺得就是這樣的象徵。這片裏有不少隱寓,需要慢慢瞭解吸收。
沒有配樂,不代表沒有音樂。這片刻意精心錄了墨西哥市巷弄街井的聲音和小販的叫賣聲。連飛機跨空飛越的聲音都錄(墨西哥市是美洲國家之間最繁忙的飛航交匯點)。錄的是杜比身歷聲環場音效。如果在戲院或是家裏有環場喇叭放送,聼起來就是身歷其境。
身歷其境。每個地方的街角,都有一個沒有被訴説的故事。說這個故事的時候,就開放讓事件任人感受和詮釋,無需透過一個既有文化的認同角度、某種歷史或其他等等特定的説法。Alfonso Cuaron 即使用隱寓,其實是要加大這種文化詮釋的開放度。我覺得他和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有類似的風格。中國和臺灣的導演似乎都沒 “單純” 到像他們的地步,滿腦框架滿身包袱,不是要强調它,就是急著要打破它。
執意要在複雜的世界裏做溫和善良的人,的確是需要很高超的自信。
片中那些在70年代熱鬧的街頭、十字路口、Metropolitan 戲院的街景。在現代化的墨西哥市已不存在。是導演還原做出來的。攝影機架在軌道上跟著演員跑。拍閙街能美到那種地步,最佳運鏡攝影獎非本片莫屬。
Roma女主角 Cleo 講的原住民語是 Mixteco。重現在電影裏的示威和暴動是1971年墨西哥市的 Corpus Christi massacr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韓國戒嚴又解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