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8日 星期日

王育德選集

《漂泊的民族——王育德選集》新書發表會,用心的翻譯者呂美親邀我在座談會中與談。美親很認真地介紹了這本選集所選錄的、一些新出土的作品,要我補充,談談王育德這個人。
其實我對王育德先生沒有深入研究,僅僅簡單分享幾點:
一是從《苦悶的台灣》,看見兼有史識和文采的王育德。他有文學家的感性浪漫,但對歷史的認識是理性、務實的。他寫史是為了團結台灣人、建構獨立意識,但對史實並不做虛妄的詮釋,而是深入探討影響台灣發展的種種因素、反省台灣人自身的缺點。自由主義、法治主義的思想,貫穿其中。
二是時代考驗下的王育德及其他40年代文青。王育德屬於台灣人中最頂尖的少數,一路考上最好的學校,是整個日本帝國的佼佼者,原本應該一帆風順,當上高官,輕易得到榮華富貴之類的。但是經歷戰爭、政權更替、二二八事件......,他們這些本該成為台灣人領袖的青年,卻不得不走上各式各樣、原先可能沒有想到過的路途,在特別的領域做出對台灣的貢獻。而令人感動的是,他們所受的教養,讓他們即使面對與之前所想完全不同的命運,卻都保持一種紳士之風,克己復禮,體貼周邊的人。
三是從他的作品中看見他的真情至性。在自傳中他提到對阿兄王育霖的敬佩、依賴之情,失去兄長的痛苦遺憾;還有難以忘懷的初戀(他很體貼地隱去真實的姓名)。也真實寫下封建家庭所帶來的痛苦。
他提倡台灣獨立,不是為了恨(某些人如此認為),而是為了愛。是為了起造一個國家,能夠維護個人人格的獨立、讓人人可以自由發展。
1940年代的文青,經歷時代的播弄,所受的苦是我們難以想像的。但他們因此而踏出新的路,值得我們欽敬,必須好好去了解。
【延伸】
陳萬益老師在新書發表會的發言:
https://www.facebook.com/wanyi.chen.54/posts/10202812333905006?pnref=story
呂美親的新書發表會紀錄、感想:
https://www.facebook.com/libichhin/posts/10202774685925394?pnref=story

錄自2017年3月9日的臉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韓國戒嚴又解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