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學巨擘鍾肇政先生2020年5月17日去世,享嵩壽96歲。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中文寫作的第一代作家,著作非常豐富,又善於關心文友、團結本土作家、提攜後進。在台灣意識被打壓的年代,他默默透過文學創作介紹台灣歷史、闡明台灣人堅忍的抵抗精神。
以大河小說建構台灣歷史意識,他是第一人。從自傳意味濃厚的《濁流三部曲》,到反抗殖民統治的家族史詩《臺灣人三部曲》,再到以霧社事件為背景的《高山組曲》,人物躍動於台灣近現代的歷史舞台上。至今仍記得在大學圖書館裡捧讀這些小說時內心的激動。那時狼吞虎嚥讀著世界各國小說,透過書環遊世界、認識人性。讀到鍾肇政的小說時,感覺很不一樣,不再是觀光客,有回到家的感覺。即使結構和文字不夠精美,卻深深撼動我的靈魂。他說的是「我們的故事」,臺灣人共同的歷史經驗,被這塊土地和民族命運陶鑄的特有精神面貌。
他的第一本長篇小說《魯冰花》最為人所知,曾改編成很受歡迎的電影。這本小說以茶鄉為背景,「魯冰花」即羽扇豆,是茶園常見的綠肥植物,主角是小學的美術老師郭雲天,和有美術天分但家境貧窮的小學生古阿明,探討小學教育方式、貧富差距等問題。這本小說有許多鍾肇政真實生活的影子,他是小學老師,熱愛藝術,對社會不公的現象充滿義憤。
他的第一本長篇小說《魯冰花》最為人所知,曾改編成很受歡迎的電影。這本小說以茶鄉為背景,「魯冰花」即羽扇豆,是茶園常見的綠肥植物,主角是小學的美術老師郭雲天,和有美術天分但家境貧窮的小學生古阿明,探討小學教育方式、貧富差距等問題。這本小說有許多鍾肇政真實生活的影子,他是小學老師,熱愛藝術,對社會不公的現象充滿義憤。
這位為台灣精神定錨的大作家,出身長老教會家庭。雖然他在作品中不常提到宗教信仰,但在日常生活中保有祈禱的習慣,家族省墓儀式也是一起唱聖詩、禱告。可參考黃馨蓮牧師在《新使者》136期所寫的「台灣文學家鍾肇政和龍潭早期基督信仰」。
鍾肇政的小說《八角塔下》,寫的是1938年起5年在淡江中學的生活。在這本書中,他提到一些對基督教的看法。中學時代,他因為是客家人、鄉下人,又是基督徒,和大部分人格格不入。雖然不是熱心的教徒,可是基督教畢竟是他的家庭文化的一部份,他覺得這個宗教比起一般人的迷信要「進步」。同學們一如鄉下的孩子一樣取笑著他,讓他感到困擾。但後來結交了一位對基督教有好感的朋友,透過他,才重新審視自己從小習慣但不求甚解的基督教。這位同學還引導他發現八角塔上刻著「信、望、愛」,那是當時已經被軍國主義浸透的中學教育不會教導的校訓。「那教堂──我凝視著尖塔──有著比我前所想像的,更多奧妙的事物,那不只是張開嘴巴唱讚美歌,閉上眼睛禱告就能明白的。」基督教的存在,在本書中雖然僅是模糊的影子,然而,發現八角塔上的舊校訓「信望愛」,象徵在軍國主義意識形態籠罩下未能完全抹殺的精神光輝,仍然透過家族傳統的信仰根源、透過有心追尋真理的朋友的提醒,成為主角在極權環境中發展自我意識的力量之一。
鍾肇政的文學土壤是臺灣近代共同體的歷史、文化、藝術、族群,還有基督教。長老教會在台灣民族精神領域灑下的種子,不經意間長得很巨大。
(為教會公報的窗口專欄而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