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3日 星期二

失去家園之痛

 陳致曉召開記者會,原本是要提出一個和解方案,他要把他家的房子捐給政府,以公共藝術的項目保留下來。我覺得是承認敗戰,但期待一個光榮離場的方式。但是鐵路局卻在他們記者會前一天突襲拆屋,而且把人都架離、請出後,先允諾只拆圍牆,然後封存房屋,他們還可以回來拿東西。沒想到大家離開後,怪手進場,把屋子全拆了。

很多影像流傳。陳媽媽離開前向房子鞠躬道別,眼淚直下。

陳家戰鬥到最後,即使戰敗,仍沒能得到一個漂亮的和解儀式。

民進黨政府雖然處在民意支持很高點,但這件事的負面觀感可能影響將來的投票。

我想起我們搬離崇文街175巷1-21號的心痛。是哪一年我都忘了。2000年之前?記得是竹君在家,幾乎所有打包整理的工作都落在他頭上。

房屋被法拍,竹君提出借錢把房子買回來的想法,她說如果我們離開這個家,家就會散了。可是爹爹頭也不回,說房子舊了,處理掉也好。那陣子我似乎都不在家,沒有辦法幫上甚麼忙,只有打包了自己的東西。所有的回憶成為一箱箱雜物,塞進新買的房子。

忠孝路的新家,媽咪非常不能適應。火車聲、汽車聲,附近沒有走路可及的菜市場,要到市中心也得搭車或騎車。住幾個月而已吧?爹爹有機會買下崇文天下一間大樓裡坪數不大的房子,和媽咪搬了過去。竹君也無法忍受忠孝路的家,住一天就決定不住。買了這麼多年,只有我真正住在這個房子幾年。那些老屋記憶的東西,都堆放在此。還有我們在外生活多年後運回家的東西。這滿滿的倉庫,整理也不知從何整理起。

對我而言仍是崇文街的家是家。雖然記憶已經很模糊,但記得爹爹第一次帶我們進到這屋子的驚喜。結實的水泥樓梯,樓上的陽台、明亮的採光,真是喜歡。還有三樓頂,我們的快樂天地。看雲看夕陽,拿別人家的廢料來搭房子(被責罵),在水泥牆上用蠟筆畫畫,營造小花園等等。

陳致曉的家是他父母親自設計起造的,那種用心和不捨,絕對比我們大很多。

他們最後的訴求是留存作紀念物給大眾,可是竟然未能如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韓國戒嚴又解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