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月梅上山看宗盛的畫展。以「日常的一天」為題,展出11幅風景畫,其中10幅從夜到夜,從台東加路蘭到台北嶺頭,是日常旅途的一天,也是宗盛牧師從小至今的人生路:台東孩子北上求學,成為台灣神學院的老師。10幅風景從台東、花蓮、宜蘭、九份到嶺頭,其中有一幅是是悠遊於大海之中與鯨共舞的想像圖。第11幅則是台神的教堂和錫蘭橄欖老樹的悄悄話。
2023年10月27日 星期五
曾宗盛畫展:日常的一天
2023年10月26日 星期四
渴望奇蹟
10月7日哈瑪斯發射五千枚火箭攻擊以色列,襲擊殺害以色列的軍事據點和平民住宅,並帶走包含許多國籍的人質,之後以色列連日轟炸加薩走廊的哈瑪斯據點,並切斷當地物資供給通路,揚言要徹底滅絕哈瑪斯。加薩走廊的傷亡人數不斷攀升,因物資不足醫院難以運作,生存條件極差。聯合國要求人道停火的決議始終未能成功(美俄互相否決),美國、埃及、卡達介入調停。
目前全世界因這場戰爭而爭辯對立,歐美國家內有很多示威活動,挺以色列自我防衛、要求釋放人質,或是挺巴勒斯坦人民、要求以色列停止轟炸與封鎖。雙方的輿論戰也是重要戰場。
很多人認為以色列應該以特種部隊奇襲的方式救人質,或是進行談判,而不是以威脅加薩一千五百萬居民生存的方式來逼哈瑪斯就範。但是人質高達224名,藏身地點不明,這次以色列被襲擊就是因為他們自傲的情報網可能出問題了,要找出人質藏身處且順利救出,難度實在非常高。
以色列已經準備派部隊進入加薩,宣稱只是要救人質及清剿哈瑪斯,並不會佔領。但是當地的治理該如何處理,會是棘手難題。
同情加薩居民的人很多,認為哈瑪斯是因為加薩長期被以色列隔離、迫害而發動襲擊,師出有名。這波的宣傳戰,哈瑪斯並不弱。歐洲和美國有很多支援巴勒斯坦的遊行集會。有些猶太人則認為這是全世界迫害猶太人歷史的一環,四處都有人仇視以色列。以巴對立,逼出世界各地的極端言論。
台灣的討論不多。觀察到以色列駐台辦事處非常努力想讓多一點台灣人同情以色列,剛上任的代表就去上鄭弘儀的節目談以色列的立場。前天還有新聞報導猶太社區中心的燭光祈禱會。但是沒有看到支援巴勒斯坦的聲音。
此戰對世界局勢的影響可能不小。美國支援烏克蘭戰爭,現在又要護住以色列、防止伊朗蠢動(哈瑪斯背後明顯是伊朗),深怕出現第三戰場(中國襲擊台灣,或北韓襲擊南韓)。美國最近正在設法改善和中國的關係,對台灣的態度可能也會有一點轉變。這點令人擔心。
2023年10月15日 星期日
中正紀念堂演講獨台會案
昨天應邀在中正紀念堂演講獨台會案,是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的一個推廣教育案,「友善平權」系列講座之一。去年底任育德和我聯繫,說我愛講甚麼都可以,所以我就選了這個題目:終結白色恐怖的獨台會案。
到達的時間正好趕上演講時間,主辦單位嚇出一身冷汗。我也意外竟然花那麼多時間在交通上。
來聽演講的人如意料不多,沒仔細算,但大概20人左右而已。不過有幾位出乎意料之外的朋友:大學同學美媛和嘉玲、喀飛和同。野百合同學會的楊嘉會也來。
和2020年在蘇瑞鏘課堂上的演講一樣,徘徊在親歷者和歷史學者的身分之間,有時講自己的經驗,有時候講整個事件的發展。最後補充交大抓爪耙仔的故事,並引用吳俊瑩的最新研究,就是李登輝從頭到尾知情,並未阻止。
講完有人問問題,卻是關於楊照批評台灣人四百年史,認為立場偏頗且情緒化。我只能溫和地說,每個台灣史著作都有其目的性和特定立場,台灣人四百年史最早成書於1960年代,有其知識限制,也有其建構台灣民族主義的目的,但這並不妨礙其重要性。另外是林宜瑩問說當時李登輝很為難吧?他可能以比較曲折的方式在處理。
講完有這些回應其實有點沮喪。但幾組好友跑來合拍照片,又高興起來。
然後剛剛在臉書看到喀飛和楊嘉會貼出的照片和感想,不禁覺得安慰。
收錄如下:
喀飛:
1991年5月9日清晨,調查局闖入清大學生宿舍抓人,帶走歷史所研究生廖偉程。後來又抓了陳正然(後來的蕃薯藤創辦人)、社運人士王秀惠、原民傳教師林銀福。這就是後來造成社會譁然、引發強烈反彈的獨台會案。
昨天和同哥一起到中正廟,聽王昭文老師演講,談「終結白色恐怖的獨台會案」。
調查局逮人當下,昭文老師正是清大研究生,學弟闖入女生宿舍,叫她趕快逃。
這是蔣經國宣布解嚴4年後、野百合學運後1年、李登輝才剛以總統身分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白色恐怖的陰影仍深深烙印在人民身上。
做為經歴這段歷史的人,我完全理解昭文老師生動回顧的這些歷史情境。才一年前,6000個學生在中正廟抗議老國代草山群魔亂無,成為推倒萬年國會的臨門一腳。
做為當年曾是野百合參與者,33年後在同一個地點聽這些相關歷史的回顧,特別有感觸。
獨台會引起各界關注,集結推倒箝制言論自由的「二條一唯一死刑」(懲治叛亂條例、刑法100條)惡法,成為台灣長期白色恐怖的最後一案。
佩服昭文老師做為史家的修養和視野!
楊嘉會:
「獨台會案」回顧演講結束後,與王昭文博士合照。
能平安回顧這件事真好。
記得在事隔許多年後,我印象中是中國時報,當年的調查局局長吳東明脫離公務體系,接受報紙做了一個自傳式專訪,提到「獨台會案」,他說這是調查局當時偵辦很久的案件,只是正好在 1991 年五月當時的調查局決策主管們認為該收尾了,沒有人特別授意。
這點與王昭文博士提出的台灣歷史學界最新判讀,正好相符。
附註:對於「獨台會案」,因為巧合,我在當時交大台灣研究社揭發調查局滲透的那個時刻,正好與幾位交通大學教授站在外面談事情,真的沒想到我可以目擊到歷史。
坦白講,我自己當時一直都是學運單幫客,但是我記得當時我聽到『獨台會案』的時候,我真的有一點害怕。我怕說,國民黨如果發動第二波或是第三波的逮捕行動,那麼我有可能會中獎!
或者我真的是用恐懼在思考,也沒有細想,但是依據國民黨早年處理二二八事件、清鄉、美麗島事件的做法,按照前一批被捕者的口供,透過人際關係往下株連,泡製理由,等到第三批,甚至第四批逮捕,那我就有可能中獎。
第二個因素,也有一些叛逆吧。前一年野百合學運才結束,第二年我四年級準備碩士班入學考試,念物理專業科目雖然辛苦,卻也不乏味,所以某種程度也不太想管業外閒事,但是碰上這一攤調查局直接到清華大學學生宿舍抓人!當時隱約有個感覺:我們當學生的不想惹事,但是國民黨卻侵門踏戶惹到我們大學生的頭上了!這算什麼?
依稀記得當時有句口號:今天不站出來,明天站不出來!
或者是為了自利吧,我想,當時為了這個案件很多人願意出面遊行示威,多少是因為唇亡齒寒。
2023年10月14日 星期六
逃難的夢
夢見逃難。
風和日麗好天氣,一條日光大道。似乎參加甚麼慶典,只背著簡單的背包和水杯。有人說,必須趕快離開這裡,但是持槍的人已經來到。下個鏡頭,穿著紅色上衣的人們沿著開滿紅色仙丹花的矮籬快速行進,男女老幼都有,沒有大呼小叫,而是憂愁低語。跟在前面慢慢走的人後面,我竟然把腳上的鞋換成拖鞋,覺得這樣比較好走。在溪邊聽到槍聲,隊伍暫時停止,不久又繼續前進。恐懼的心沒有停過。繼續前進,沒多久看見溪畔坐著或躺著一些人,呻吟著,是受到槍傷的人。前面有人說:繼續趕快走,救護人員等一下就會來。在恐懼感加劇的時候,醒來了。
可能因為睡前看了新聞:以色列要加薩走廊居民24小時內撤離,一般認為接下來要展開全面的地面戰,在此地攻擊哈瑪斯。24小時撤離,怎麼可能辦得到?聯合國估計,要撤離當地的一百多萬人,至少要一個月的時間。哈瑪斯則要求人們不要離開,因為離開可能就回不來了,巴勒斯坦人將再度失去家園。以色列的計畫是要巴勒斯坦人逃亡到埃及,但是埃及似乎也沒有要開放邊界。
在要求居民撤離之前,以色列已經轟炸加薩六天,且斷水斷電。
這些事件的起因是,10月7日哈瑪斯突破封鎖,襲擊至少8個以色列軍事基地和15處城市及奇布茲,發射五千枚火箭彈(以色列軍方稱只有二千多枚)。媒體最先暴露的場面是一個音樂節,人們注視著天上飛過的飛彈,之後是一些人被擄走時的哭喊。哈瑪斯在城市和奇布茲入侵民宅,殺害或俘虜人,一些試圖離開的車輛也被攻擊。以色列官方宣布死亡人數最初是900人後來增加到超過1300人,巴勒斯坦則至少2200人。以色列之後轟炸迦薩,至少已有40萬人無家可歸,現在則進一步要推進地面戰,並要求巴勒斯坦人撤離迦薩。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宣稱要「殺光每一個哈瑪斯成員」。
這場戰事會蔓延到何種程度?黎巴嫩的真主黨已發動攻擊,敘利亞也向戈蘭高地射飛彈,但是其他的阿拉伯國家目前按兵不動。躲在哈瑪斯幕後的伊朗,是否會動手?美國派出兩艘航空母艦示警威嚇。
16日傳來的消息,聯合國、歐盟、美國設法在迦薩建立人道通道,讓居民可以撤離,並要求埃及有限度開放關口,讓救援物資可以進入,以及讓各國可以撤僑。以色列在過了24小時的期限之後,也沒有真的派部隊進入迦薩,但仍繼續空襲,斷水斷電。目前可能在南迦薩會成立暫時的難民庇護點。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問題無法有簡單的解決方案,各種暴力帶來的痛苦難以言喻。
以色列建國後,被迫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人,一次又一次被趕逐,這次又不知道有少人失去家園,難再回家。
觀看遠方的戰火,只能迫切祈禱,求上帝憐憫,求賜領導人智慧處理。願被害者安息,傷者得醫治。
這次哈瑪斯能發動攻擊,據說已經籌畫兩年,順利騙過以色列情報單位的監控,製造儲存大量火箭彈,掌握攻擊目標。恨意滿滿,針對2021年阿克薩清真寺遭以色列軍隊入侵做報復。可是號稱滴水不漏的以色列情報單位,真的被誤導而下錯判斷嗎?忍不住懷疑以色列的右派政府,是否故意放任哈瑪斯行動,以戰爭凝聚民心,維護搖搖欲墜的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