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9日 星期二

關於「學運」成敗的簡短感想及一則禱告

 10年前的4月10日,太陽花運動的結束佔領,臉書回顧看到的舊文,放在這裡做紀錄。

【關於「學運」成敗的簡短感想】
1990年3月22日野百合從廣場撤退那天,我所認識的人大都很悲憤、很失望,覺得只得到一紙空泛的結論,被摸摸頭後退散。
當時沒有人想到,兩個月後,1990年5月,因為「反軍人干政」,大家就又回到了廣場。再一年後,1991年5月,因為獨台會案,試圖回廣場卻被國家暴力驅離、轉為更宏大的佔領台北火車站和「反白色恐怖」全民運動。然後是1991年520的「反白色恐怖」大遊行,規模空前。這些行動搶救了獨台會案四人,但並沒有成功廢除惡法。後來是醫界、學界人士站出來,發動「廢除刑法一百條運動」,好幾個月的艱辛奮鬥,才取得修法成果。
後來的人回顧1990年的野百合,常把往後十年的諸多政治改革歸功於此次學運,但是在當時,沒有人預見這樣的未來,特別是在當年5月郝柏村開始當政,真的讓人落入民主倒退的恐懼、失望當中。事後看,野百合所呼喚出來的公民意識,終究開花結果。可是,這絕不是只有學生運動的功勞,而是野百合之後各種社會力、政治力的會合努力。
2008年11月6日,為了向中國特使陳雲林表達台灣人的心聲,許多自發的公民行動受阻、被警察限制行動甚至打傷。學生集結抗議「集遊惡法」,訴求「廢除集會遊行法、還人民表達的自由」。後來演變成在自由廣場一角長期靜坐抗爭的「野草莓學運」,影響全國各地的大學生,很多地方響應。但是在社會支持不足、國家毫不回應的情況下,集遊法至今不動如山,靜坐的人們也在隔年轉化為各校的學運社團。
就訴求來看,野草莓沒有成功。但是,在這幾年內,我們看到一股清新有力的青年運動,在各種不公義的議題上奮力出擊。因為這場被認為沒有成功的學運,聚合一批有熱血、有膽識的青年,充滿使命感,奮鬥不懈。沒有野草莓,就沒有太陽花。太陽花,是野草莓繼續前進的一個高潮,而不是終結。
從野草莓到太陽花,深化民主、捍衛台灣主權,是核心議題。雖然太陽花從反服貿出發,但不能只以服貿協議的攻防來論成敗。太陽花清楚向世界傳達:台灣人不想被總統隨便賣給中國,台灣人要繼續改革、深化民主。這樣的訊息,讓周遭強權不得不正視,也打醒了灰心失望很久的台灣人。
結束佔領、退出立法院,只是角力過程的一個動作,還沒有結束,還無法論輸贏。但這幾個禮拜,絕對不會是一場空。
那些被太陽花感動的老老小小,蘊積繼續推動改革的力量。「好國好民」的自信,會持續。

【反服貿運動退出立法院之後的祈禱】
在向日葵們退出立法院之際,心中似乎空了一大塊,疲憊、心痛、憐惜、不捨......
感謝主,讓我們看見一場超乎想像、充滿秩序感和青春力量的社會行動;讓我們看到單純的正義感可以發揮的力量;讓我們看到真正的大愛;讓我們重新看到台灣前途的曙光。
今晚,1500名警察在街頭等待,準備修理不甘心不放手的人們。主,求祢看顧這些勇士,不要再讓警察的棍棒打在他們頭上,不要再有血染在此處的地上。我們為這夜的平安而迫切禱告,也為學運參與者未來可能遭遇的司法迫害、輿論攻擊代禱。在溫暖相聚之後,許多人要面對排山倒海的壓力、隱藏於暗處的迫害,求主為他們預備陪伴和後盾,讓他們被挑戰卻不至於跌倒,不被碾碎,繼續成長為大能勇士。
主啊,求祢保守台灣的年輕人,保守台灣的未來!

2024年4月8日 星期一

潘霍華殉道日

 看到羅頌恩的貼文,才意識到今天是潘霍華殉道日。

很久沒有想起潘霍華。大學時代知道他、找了所有能找到的中文譯作來看,後來在蘇南洲的鼓勵支持下,貞文和我一起編了《潘霍華的心靈世界》,算是台灣比較早介紹潘霍華的書。雖然掛名編者,但我好像什麼都沒做。可能有寫一篇文章?那本書主要都是貞文翻譯和寫的文章。

三月去高雄聽音樂會、看表演,禮拜天早上和鎮群一起去鳳山衛理堂做禮拜,看起來很年輕的女牧師問我是不是《潘霍華的心靈世界》的作者?我非常驚訝!她說在聖光神學院就讀時,讀過這本書,印象很深刻。

搜尋了一下,這本書至今在幾個基督教的網路書店都還看得到。可能隨著潘霍華在華人教會圈的影響力增加,這本書仍有被看見的機會。

潘霍華對我最大的啟示,是《追隨基督》裡提到的「重價的恩典」概念,他說:「當耶穌呼召一個人,是呼召他一同死。」明明聖經說恩典是白白給我們的,因信稱義就可以得救,可是潘霍華卻說恩典是重價的。信仰不是上帝對你予取予求,而是你加入耶穌的救世事業,走上與他相同的十字架道路。潘霍華自己實踐這樣的信仰,參與認信教會和地下神學院,牽連進阻擋希特勒暴政的行動,而付出生命代價。是我們心目中的典範人物。

他最令人感動的著作,應該是《獄中書簡》。非嚴謹學術文字,呈現原初、誠懇的想法,在個人受苦當中體會上帝的受苦,並直率提出對當代基督教的各種看法。裡面還有許多很美的禱文、詩,成為20世紀的信仰文學寶庫。



太魯閣封閉

 後知後覺,今天才突然意識到,太魯閣風景區已毀!

4月3日的規模7.2花蓮大地震,原本以為會是921等級的慘況,雖然至今餘震不斷,但倒塌建物和人命損失都不算多,覺得台灣真是幸運,而921之後的建築法規改進、各種防震應對措施,應該也有所幫助。全世界都關注台積電及其他電子產業的產能是否會受影響,但也比預期影響小。

過幾天才慢慢關心地震災損,原來太魯閣風景區許多步道嚴重毀損,必須封閉。可能持續幾年都無法對外開放。

好幾年不曾去過。最近的一次是2011年貞文去花蓮請安報告,順路和月梅一起去探訪哈尤尤道。

希望十年後有機會再訪。


2024年4月7日 星期日

電影:老橡樹酒館

 假期最後一天,上電影院看了肯洛區的「老橡樹酒館」。據說是老導演息影之作。

沒落礦區,加上敘利亞難民,題材像人權團體宣傳品或教科書,但肯洛區就是有辦法讓你看哭。一切是那麼日常,可以發生在每處。但又那麼英國,酒館文化、團結罷工的歷史、慈善事工、千年大教堂、社區意識…..
覺得老導演還是對英國懷抱著希望,也對人類的善有所寄望。
仇恨無所不在,欺負弱者是常態,但也總有人不放棄,努力以愛代替恨,即使無資源、很弱勢,還是要行動。
改變會發生在何時?何處?
不知道。做就是了。
****
本片有許多精彩之處。特別喜歡他對黑白紀實平面攝影的禮讚。
主角之一是敘利亞難民女孩,帶著一台相機拍個不停。影片一開始就是她的作品。然後她透過礦工的罷工行動照片,認識這個社區,也受到啟發,發起讓社區和解、互相認識的「一起吃飯」活動。然後她拍這個社區人們的照片,也促進互相的理解。
老橡樹是酒館的名稱,電影裡面沒有出現實體的老橡樹,但是敘利亞人製作了一面布旗給酒館,那棵樹長得很像中東文化中常見的生命樹,好有意義。
音樂也超讚。教堂裡唱的拉丁文歌,聽起來與和平有關,因為不斷聽到Pace。在酒館後廳裡放映女孩的攝影作品時,有人彈著吉他,是中東的音樂,美到不行。
食物在本片的作用,宛如「芭比的盛宴」,但沒有那麼童話式的和解,而是實實在在改變難民與貧民的痛苦。民以食為天,吃飯問題真的最大! **** 今天上班路上,一直想到片中的小狗瑪拉。兩隻拉都拉不住的巨大惡犬,一下子就把小狗咬死了。象徵世界強權控制不了獨裁者的胡作非為,自以為能管理它們事實上無法,於是無辜的人民在暴力下犧牲。
犧牲換來覺悟。這世界必須改變。無論局勢多麼糟,還是盡一己之力去改變。
覺得冷血有被燒熱。

龍珠慈仁的西藏奶茶音樂會

參加了一場很有意思的活動:西藏奶茶音樂會。主角西藏歌手台灣女婿龍珠慈仁,帶來七首歌、三碗奶茶,以及他自己的故事。
主辦是「新疆辦桌」的烏魯木齊先生,也是節目主持人。他是新疆人,台灣女婿。
第一碗茶是核桃茶,代表龍珠的家鄉,有森林、產核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在龍珠講述自己18歲離家、越過喜馬拉雅山的冒險旅程後奉上第二碗茶,是藏族最重要的酥油茶配糌粑。印度流亡生活則搭配第三碗印度香料奶茶,和創意馬鈴薯泥,搭配油醋漬番茄、羊肝菌和藏地辣椒。
龍珠奏著到印度才認識的西藏民族樂器,唱自己寫的歌,雖不知歌詞內容,歌聲仍令人感動。
現在住在花蓮的龍珠,在地震後仍如約趕到台北,做了這場演唱會。
20人就滿額的場地,分享的既是個人生命故事,也承載整個民族的想望。沒有政治談論,沒有口號,只有人的普同性與共同感。透過音樂和食物,交流超越語言。
我在臉書轉貼此活動訊息後,兩位朋友和我都報了名。她們彼此不認識,因此而結識,也是意外收穫。
主辦者計畫每個月都辦兩場西藏奶茶音樂會,而原本就在進行的新疆辦桌也會持續。希望有更多人藉此接觸體驗西藏和新疆的文化,聽聽他們的故事。

2024年4月5日 星期五

瓊拜雅的榮耀與傷痛

 去看了 Joan Baez: I Am a Noise《瓊拜雅:三重人格》,這位傳奇歌手回顧自己生涯的紀錄片。看完心情複雜,她回顧自己的一生,談到傷痛與遺憾,事實如何並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她的感受和對這些事件的評價。唱了六十年,終於要告別巡迴演唱的舞台生涯。影片中她依然跑步健身、和聲樂老師上課、隨樂起舞、熟練地彈奏吉他......。一位健康自得、卓有成就的女性,可是她卻告訴大家,她從青少女時代就接受精神醫學的治療,有情緒障礙,恐慌症不時發作,經常在全力以赴、興高采烈之後崩潰,一輩子都這樣循環著。

她最自豪的是參與了民權運動、反戰運動,一輩子都是革命者。她以歌聲來提倡和平,關心人權。她不怕面對群眾,可以和幾千人交流,但卻很難維持親密關係。

影片中透露的三段感情,只有提到令她愛的理由,沒有清楚交代怎樣結束。第一段是和女友,身心都非常喜悅的一段,第二段是出名的和狄論,因欣賞他的才華而全心投入,但對方卻從不承認這段情,第三段是和反戰運動的青年領袖哈里斯,有婚姻有小孩,他是她政治理想的化身。

最令人震撼的是她所透露的原生家庭。她父親是墨西哥裔的重要物理學家,母系則是蘇格蘭血統,貴格會背景,很有平權意識,是人權運動的行動者。她是三姊妹的老二,三姊妹都非常美麗,才華橫溢。但她透過心理諮商追索自己為何那麼不快樂、自我貶抑、有情緒障礙,透過妹妹提供的經驗和自己模糊的記憶,她認為父親對她們可能做過不好的事情,可是父母對這樣的指控感到非常驚訝,認為是心理師捏造出來的。

這電影帶我們快速回顧了1960年代至今美國文化的一些重點:民權運動、反戰運動、用藥文化、憤怒青年、心理分析的影響力、演唱會。

瓊拜雅是我認識的第一位美國歌星。她年紀和媽咪差不多,媽咪喜歡她的歌,據說我們剛出生時,她會一邊唱瓊拜雅的歌一邊照顧我們。記得很多年前,我也有過另一齣有關他的紀錄片的DVD:Jaon Baez :How Sweet the Sound(2009),在美國的朋友送的。



2024年4月2日 星期二

芮氏規模7.2大地震在花蓮

清晨三點多被一陣抖動驚醒,還好未持續。繼續睡。

早上天氣變得燠熱,買完早餐走到河邊時,突然搖到站不住,以為是暈眩,十分驚嚇。見路旁汽車也在搖,接著附近的建築出現很大的聲音。好大的地震!

走到辦公室,電梯不能用,整棟停電,只有保留部分緊急用電。柴油發電機發出臭味和聲響。爬八樓上來,累死。
同事們似乎不少人到一樓戶外避難。可是我不想再上下八層樓。且先待在辦公室。

查資料,震央在花蓮附近,規模7.2。趕緊打電話問小舟情況,她說沒事,但中會各教會陸續回報災情。不久就傳來花蓮有大樓傾斜。

打電話給爹爹,他說地震時正在讀經,嚇到,禱告求主赦免他這個罪人。

台北捷運停駛。通勤人改搭公車。情況混亂。同辦公室的助理們都遲到,因為必須改搭公車。
外國人室友說來台灣第一次經歷這麼大地震,有點嚇到。我拜託他把瓦斯關好,但他說已經出門,最後還是決定走回去關瓦斯。感謝他。

很多人說這是921之後最大的地震。但兩個小時後還沒看到有嚴重傷亡的消息。電力和交通也陸續恢復。目前看到的是宜蘭龜山島的龜頭部分有崩塌一部分,龜鼻沒了。不知道山區是否有崩塌、走山、路斷。

希望不要出現921的慘況。

目前餘震不斷。助理們都嚇得很。



2024年4月1日 星期一

日劇《春暖花開的那一天》

日劇《春暖花開的那一天》,近年少數當季追完的影集。平實日常,處處用心卻不會讓人因為窺見其用心而起(不舒服的)雞皮疙瘩的好劇。

看完第一集就推薦給不少朋友,看完最後一集覺得還是值得推薦。
主線講的是人在知道生命將盡時,會怎樣規劃剩下的日子。主角是發現自己已是癌末的父親,和身為助產士、正準備結婚的女兒。沒有無解的衝突、沒有壞人,只有越來越多的互相成全與體諒。
劇中人很像真的活在我們身邊的人們,沒有什麼令人意外的發展,卻還是有令人期待的轉折。
當然,憤世嫉俗者會覺得哪可能有這麼坦然接受終局的病人?病痛的折磨描寫得似乎太輕鬆。畢竟是戲啊!塑造一種理想型。
安寧療護的醫師要病人寫自己的人生筆記,回顧快樂與痛苦的記憶,病人真的認真寫。另外還有死前要完成的願望清單,真的一一實現。這實在太理想太美好。劇中人有頑強又樂觀的個性,是理想病人。在現實中,這實在很難。
喜歡戲中描寫的父女關係,很多對對方的關心和了解盡在不言中。看的時候常常浮起:「看到這段我爸一定會大哭」的OS。
配樂很好。主要採用鋼琴和大提琴,就那幾個旋律,很老派很動人。福山雅治的片尾曲,劇中父女對唱的插入曲,都扣人心弦。
總之,這是很好的生命教育材料,推薦給所有終須與親人告別的人。

韓國戒嚴又解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