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文的文章自去年四月起在日本基督教團的月刊《信徒之友》刊出,由高井由紀推薦,多田惠翻譯。今年的三月號是最後一篇。
每期都有寄給我,我又將刊出的文章掃描後收藏,並提供給呂美親,因為美親說要用以日文發表貞文的研究。
雲端硬碟分享連結: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1w2u7Z7A6l33wpLvgr4v6h_qGHePV9ts?usp=sharing
貞文的文章自去年四月起在日本基督教團的月刊《信徒之友》刊出,由高井由紀推薦,多田惠翻譯。今年的三月號是最後一篇。
每期都有寄給我,我又將刊出的文章掃描後收藏,並提供給呂美親,因為美親說要用以日文發表貞文的研究。
雲端硬碟分享連結: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1w2u7Z7A6l33wpLvgr4v6h_qGHePV9ts?usp=sharing
賴永祥文集出版分享會,2月27日在台南的教會公報社舉行。
很高興賴永祥教授文集能在台灣歷史博物館的協助下出版。
賴永祥教授的重大貢獻:1.圖書館學的先驅、修訂中國圖書分類法,2.台灣史研究的先驅,3.台灣基督教史的柱石。
賴長老在教會史上的貢獻:1.第一屆教會歷史委員1957,2.為了百年史他製作了〈基督教台灣宣教史文獻目錄〉,3.增訂《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年譜》,4.1988年起在台灣教會公報撰寫「教會史話」專欄,5.設立賴長老線上史料庫,6.收藏教會史料做研究,將大部分資料捐給長老教會總會檔案館。
教會歷史委員會與出版的關聯:2016年委員阮宗興提議出版賴長老文集,透過台灣文學館林佩蓉和我本人的介紹,台史博的劉維瑛表示可以將此案納入台史博出版計畫內,執行上則期待能交給教會公報社。2016年9月7日三方預備會議,2017年3月簽訂合作備忘錄,2017年6月賴長老和歷史委員會簽訂授權書,2017年年底台史博、歷史委員會和教會公報社正式達成協議,隨即展開賴永祥文集編輯出版工作。2018出版教會篇第一二冊、2019出版教會篇第三四冊,2020出版歷史研究五六七冊。
感謝台史博三年來在邀請導讀及經費上的支援,教會公報社的執行。許多專家學者投入,導讀、校對、審訂,甚欣慰。
期待今年回憶錄能出版。
賴長老,今天下午的文集出版分享會,我會代表總會歷史委員會致詞,說明您對教會史研究的貢獻。另外還會在座談會中談談您對小輩們的關心、指導、啟發,還有您的治學與信仰追求的態度。 讀到您在台北高等學校時期寫的論文,欽佩不已,非常感動。從那時候起,您就一路關注教會、信仰與歷史。那位少年的亮光,越來越大越亮,持續影響,不斷擴大。 初心不忘,堅實建造,美麗人生,上帝賜福。
賴長老,今天大家提到對您的回憶錄的期待。 期待今年能順利出版。 真希望您在場啊。
長期使用方濟會思高讀經推廣中心的資料,但也有一陣子沒翻查了。今年四旬期開始,想說應該要恢復讀經靈修,所以又回到這個網頁,看見林思川神父的查經班有開在南港聖心堂,就很高興報名。
昨天第一次去。表定時間7:20開始,但不到7點教室就坐得快滿,林神父也已經準備好,和大家先聊一些他關心的話題。他提到美國舊金山開始整併教區,這是不得不的趨勢,台灣也應該開始做。台灣很多教堂只有十幾人,彼此的距離也不遠,如果能合併成一個,才會有力量,也不會讓神父疲於奔命。但是教友們都不願意放棄自己的教堂,由主教出面來處理是比較理想的,不過目前顯然很難。我想到台東森永教會那位來自印度的神父,每個主日要跑五間教會,距離也不算近,非常勞累。林神父說,聖召太少,神父太少,這是全球趨勢,他認為聖召不可能多,這是天主的旨意,但在此時的我們就得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他在一小時上課時間內,講了一:40-三:6,分析馬可福音的結構、行文方式特點。他說馬可福音的寫法是素樸的,作者將收集到的話語、故事,用一些簡單的橋段(地點、時間)串起來,用故事帶出耶穌所講的話,是希臘文化常用的方式。這段時間耶穌活動的地點在加利利的迦百農(葛法翁),這是在加利利湖(海)邊的大城市,位於兩個分封王的交界處,所以有稅關。以前我沒有特別注意過迦百農這城市對耶穌傳教生涯的重要性。
林神父說,馬可福音的寫法像驚悚小說,耶穌一登場,就不斷和法利賽人發生衝突,第三章的第一段,已經指出耶穌的結局。思高本的分段,確實很能幫助人看清整本福音書的結構。
林神父的課程、彌撒講道,都有錄音檔在網頁上可以利用。昨天才知道也有youtube頻道,但我還沒找到。南港聖心堂是座剛落成不久的大樓,設備還在整飭中,他希望可以把教室弄成直播間。
林神父一個人就可以做這麼好的聖經教育傳播工作,一直很欽佩。長老教會這麼多能幹的牧師,但都被牧會工作綁得很死,或是有能力講論者沒有人協助做更好的傳播,或是有能力做好傳播者提供的內容卻是很糟。林神父的方濟各讀經推廣中心,用的是最簡單的、不花俏的網頁,提供紮實的內涵。很值得學習。
聽了周善祥的「聖桑的良師益友」鋼琴獨奏會,非常讚嘆。
今天的《聖詩神學》課裡,最感動的時刻是,唱:We shall overcome!
昨天去看了大島渚的俘虜(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年輕時候看這齣,很震撼,但太多不明白。知道這齣要重映,就很關心地找了解說、片段、配樂,複習一遍,再去看。依然震撼驚嘆,但還是覺得有很多地方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