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知道有這齣紀錄片《費爾的旅程》,就很期待。今天進戲院看了,很感動。這故事本來就很動人,但把好題材拍得處處雷點的片子也不少,進戲院前還是有點擔心。出戲院的時候,眼睛濕濕,心滿滿,感覺被充電了,對人生、自然、宇宙、生死,有清新的看法,很療癒。
2022年6月1日 星期三
紀錄片《費爾的旅程》觀賞記
2022年5月22日 星期日
加州爾灣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槍擊案及後續
加州橙縣的Irvine爾灣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上禮拜日(美國5.15,台灣5.16)禮拜後,歡迎之前的牧師張宣信回來講道的聚會中,一名華裔人士將大門封鎖,拿出手槍看見人就射擊,一位第一次陪母親到這教會聚會的鄭達志醫師試圖阻止槍手,身中三槍,張宣信牧師趁兇手換彈夾時拿折椅將他打倒,幾位會友上前幫忙制伏兇手,有人報警。除鄭醫師不幸喪命,還有五人受到槍傷,都無生命危險。
事後查出兇手周文偉從拉斯維加斯開車來行兇,是在台灣出生長大的外省人第二代,無法接受台灣獨立,自認為反獨天使。檢警認為是出於政治動機的仇恨犯罪。
鄭達志醫師(John Cheng)是一位運動方面的專科醫師,他是職業美式足球員Johnny Stanton(效力Cleveland Browns)的醫生。美國職棒洛杉磯天使隊(LA Angels) 在上週末的比賽中有紀念鄭醫師。他也學習武術。台灣移民第二代,父親、兄長都是醫師。他在此事件後成為英雄,檢警稱許他的犧牲幫助阻止了一場屠殺。
此事引起台裔美國人社區和台灣社會的震盪。FAPA發表聲明要求美國政府將相關社團列為恐怖組織。5.18日在台灣台教會等社團也開記者會要求應針對中國代理人在台灣的惡行加以嚴懲。
美國時間5.18 南加州台灣教會聯合會舉行祈禱會。
台灣時間5.22晚上在濟南教會有追悼鄭達志醫師的祈禱會。張宣信牧師連線說明事件和他的感想,賴清德副總統最後致詞提到不管先來後到都是台灣人。
美國時間5.22的禮拜,台灣大使蕭美琴特地前去參加,代表蔡英文總統致意,譴責暴力。
台灣各地的長老教會,18日起都陸續接到警方的關心電話,或是警察直接到教會關心。22日的主日禮拜,幾乎每間教會都有警察特別巡邏。
我在5.17日的臉書貼文:
相關報導、評論蒐集如下:
美國之音:
5.17 台灣總統蔡英文譴責南加州台灣教會槍擊案,向罹難者家屬及傷者表示慰問
5.19 加州教會槍擊案:槍手犯案前寄出反台獨日記和統會與中國關係受檢視
德國之聲:
BBC:
5.20 美國加州台灣教會槍殺案:「政治動機仇殺」背後的五個問題
自由時報:
臉書:
轉角國際
5.18 追悼美國南加州教堂槍擊案:捨命救人的鄭達志醫師故事
兩場祈禱會的直播回放:
05.18.2022 - 南加州台灣人教會聯合禱告會 (SoCal TPC Joint Prayer Service)
為爾灣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遭受槍擊事件聯合禱告會
5.22 蕭美琴大使在爾灣教會的安慰與勉勵
走過政治仇恨與暴力創傷的死蔭幽谷 ——鄭達志醫師悼念祈禱會
時間:5月22日晚上8:00 地點:濟南教會
5.22 報導者:
5.21 新新聞:
5.22 自由評論網:
傅佩芬:我們都是台獨份子 ─ 寫在南加州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槍擊案之後
報導者:
2022年5月10日 星期二
貞文離世五年
5月6日台南神學院鄭世璋牧師的課堂上,介紹貞文的作品和神學思想。5月9日的早禱,也提到貞文。或許現在認識貞文的人已經不多,但仍有幾位在學的學生對貞文有興趣,已經很感動。
今天一早看到南神副院長林文哲牧師貼文,提到和貞文在牧育處同工,一齊頂過學校最險惡的時刻。記得貞文和文哲牧師等學校同工在處理艱困問題時所受的苦痛,感謝上帝安然度過。感謝林文哲牧師在貞文的追思禮拜上幫忙安排盆栽布置,意義重大。
台南神學院在貞文的生涯中的分量很重,她在此付出全部心力來教學,不分晝夜關懷學生,並擔任「禮拜組」的工作,盡心盡力安排好每場早禱和大禮拜。
在十多年的台南神學院教學生涯中,相遇的同工和學生,織成她生命中的重要篇章。
在貞文最後的日子照顧她的小喬,今天也貼出2017年追思禮拜南神詩班所唱的〈晨禱〉MV,一起懷念貞文。
這首詩歌是貞文所撰寫的祈禱文之一,由徐惟恩譜曲。特別為貞文的追思禮拜而作。
在貞文擔任「禮拜組」付出最多心力的南神禮拜堂,我們一起追思。當時許多人來參加,來幫忙,銘感於心。願大家都在自己的生命歷程上繼續努力前進。
2022年4月24日 星期日
掘光而行畫展──洪瑞麟畫展
昨天給自己一個奢侈的假日,去看了北美館的「掘光而行畫展──洪瑞麟畫展」。
得知有洪瑞麟畫展就很想去看。他畫的礦工,從很久已以前就是我們讚嘆的作品,但對這位畫家的了解甚少。這次的展覽,呈現了畫家一生繪畫的歷程,從跟隨石川欽一郎習畫,受自然主義影響,到日本進入帝國美術學校(後來的武藏野美術學校)的學習,跟著法國回來的老師們學習,接觸當時最先進的繪畫理論,奠定美學態度,回台後進入煤礦工作三十五年,以礦工為最主要的繪畫對象,退休後住洛杉磯,喜歡畫開闊的天空海景。
這個展覽規劃得很好,一共有六大主題:一、大稻埕的初心,二、自由的野武士,三、勞動者的感悟,四、礦工之頌,五、桃李春風,六、原鄉異鄉。每個主題展廳都有作品及作者該生命階段的相關資料的展示。作者的年表也做得很清晰。
入口布置了他的照片、自畫像、塑像(日本求學期間同學的作品),以及一張重要照片展現他繪畫生涯的開端:參加倪蔣懷創辦的自由洋畫研究社,在石川欽一郎的指導下畫石膏像。
一、大稻埕的初心
展出他畫父親的像,及其父的梅樹水墨畫。父親是茶行的經理。又展出他畫的陳植棋(帶領他到日本學畫的人)、以及影響他一生的重要人物倪蔣懷。倪蔣懷是台灣學習西畫的第一代傑出畫家,家族從事礦業,他在洪瑞麟求學面臨經濟困境時伸出援手,在他回國後又邀他進入礦場工作。洪所畫的倪蔣懷像,在底部畫上台灣的山景,上方則畫了兩個小天使,分別拿著十字鎬和畫筆調色盤,展現他的是礦主也是畫家。
二、自由的野武士
主要展出他1930年之後在日本求學習時的習作和畫作,他還是以大稻埕的人物和風土為主要創作題材。和同學的交遊,受到普羅文化運動的影響等等。他的色彩大膽,描繪梳妝、搖扇躺臥的女性,還有房屋、田園等,濃濃的台灣生活氣味。照片則呈現他與同學們一起出外寫生等活潑可愛場景。
三、勞動者的感悟
這是我最喜歡的展間,展出他求學期間到山形縣寫生的成果,他畫了很多在雪中的農民群像,和後來的礦工群像很類似。覺得他的美學主張在此時已經非常清楚。
四、礦工之頌
這部分作品最多,展間最大,作品也是最動人的。值得長久流連。他在礦場工作,可能主要是管理者,但也入礦工作。他到礦場工作,娶了礦長的女兒,全然投入這個圈子。經歷了煤礦榮景時代到沒落。他可以自由作畫,天天看著精采無比的人體,從他的礦工頌可以看出他對此行業的尊敬和熱情。
五、桃李春風
這部分主要是女性裸體畫,也是他在藝術學院教書時主要授課的內容:人體畫。
六、原鄉異鄉
這部分展出他所畫的台灣風景、原住民、美國的風景。以及一些和友人來往的明信片。
這次展覽還有兩個紀錄片,一個是1979年畫展時,中視的六十分鐘節目採訪製作了他在礦場工作和作畫,一個是彭春夫做的專訪,像口述歷史,全部只有他自己用台語講述,談了自己的繪畫歷程和理想,非常非常好看!我坐在那裏大約看了三次。
洪瑞麟最早受教育是在稻江義塾,受到稻垣藤兵衛的啟蒙。人道主義,基督教社會主義的精神,貫穿他的一生。在洪瑞麟的自述中,談到他最初受教於石川欽一郎,深受他的自然主義影響。之後他很喜歡米勒、杜米埃、梵谷。他說梵谷非常真。另外他非常敬佩並喜愛盧奧 Georges Rouault,特別提到他畫十架上的基督,也畫性工作者(他用台語說賺食查某)和小丑,他覺得後兩者也同樣是受苦而偉大的。他談到的自己畫礦工,看到他們自然原始的身體,每天面對生死交關,看似嘻笑怒罵卻無比嚴肅。
他畫礦工,用鉛筆、炭筆、粉蠟筆、水墨等等。他說原精一在戰場上繪畫,甚麼材料都沒有,紙菸盒都拆開來畫,只為搶下生死交關的形象,他在礦坑也抱著同樣的心情,用甚麼材料紙張不重要,在礦坑環境,只能用最簡單便捷的方式來作紀錄。他常帶著軟筆,用底片盒裝墨汁,這樣畫。礦坑溫度高達36度以上,不必做什麼就會一直流汗,他說沒有水可用,就用汗水來塗抹修飾圖畫。
從山形縣冬日農民的寫生,到三十多年以礦工為對象作畫,他的藝術家生命有堅定的核心。台灣有這樣的畫家,實在非常感動!
他是憨直樸實的人,說沒有真善不是美,這樣的人格特質是我們喜歡的。
想知道更多他和周邊的人相處情況。從展場照片看來,他和同學、朋友、礦工們相處都是非常自然愉快的。看到一張他和蔣瑞坑合照的照片,查了一下,才知道他是礦主姪子,在洪瑞麟影響下成為畫家,專畫礦工生活和九份。
一邊看畫,一邊在心裡和貞文對話。貞文最喜歡表現主義的畫家,盧奧也是她心目中排名很前面的畫家。我們很早就很喜歡洪瑞麟的畫,她若能看到這個展該多好,一定有更深刻的感受和啟發。
充實、感動,很讚的畫展經驗。若時間許可,還想再去看幾次。
更多圖片請看相簿:
https://photos.app.goo.gl/a8SDiuXX3RNztwGV8
2022年4月21日 星期四
春山的時代革命演講
從Hong Kong 到Hongkonger ── 一個歷史性的回答 ── 《時代革命》電影訪談錄
演講者:吳叡人
台灣的發問者,則問到在台灣的香港人要求選舉權之事。
俄烏戰爭:東線戰事開始
4月18日,俄國在烏克蘭東部的戰線全面開打,目標是全面控制盧甘斯克和頓內次克。烏國總統稱之為頓巴斯戰爭,俄烏戰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之前幾個禮拜,基輔附近的俄軍撤離,各城鎮傳出平民被屠殺的狀況。4月初最早傳出的布查事件,數百平民在日常生活場景中遭到殺害的照片傳遍全世界,被稱為布查大屠殺,此事造成俄烏和談無法繼續。4月7日聯合國大會緊急會議,通過暫停俄羅斯在人權理事會資格,俄國則宣布退出人權理事會。
西方國家和東歐國家紛紛表達對烏克蘭的支持。英國首相強生4月9日突襲式訪問基輔,允諾提供更多武器。之後各國領袖拜訪基輔蔚為風潮,連美國總統都被問何時訪問基輔。美國撥款和提供武器給烏克蘭再加碼。
戰役的實際狀況,資訊片段,暫時難以了解。但前幾天俄國黑海艦隊的旗艦莫斯科號沉沒是事實。好幾位將領在前線陣亡也是事實。沒能拿下基輔,俄國改變戰爭目標。無論如何,俄國在軍事上的進展顯然並不如原先預想的順利。
烏東重要城市馬里烏波爾的戰鬥,從戰爭一開始就進行到現在。這是俄國鎖定一定要拿下的目標,烏軍利用防護設施很強的鋼鐵廠負隅頑抗,撐到現在,但可能會是慘烈收場。畢竟普丁若沒有任何成果,是不會收手的。
國際制裁在各方面進行,前所未有的規模和範圍,除了經濟、產業,甚至文化、藝術也開始和俄國劃清界線。感覺新冷戰結構正在誕生。應該不是冷戰,而是壁壘分明的兩大陣營再度出現。全球化的時代告終?
戰爭以來難民人數不斷增加,兩個禮拜前據稱已有一千萬人離開家園,其中至少四百萬人離開烏克蘭。波蘭宣稱接收的難民已達三百萬人。西方國家這次對接收難民表現出難得的大度,很多人樂意提供自己的家來接納難民,真是特別。但難民的安置及往後的安排,仍給這些接受難民的國家帶來很大的壓力。
俄烏戰爭是美國為首的國際聯盟和俄國加中國及其盟友的戰爭。某種角度來看,烏克蘭成為戰場非常倒楣,在這早已形成的結構中所能選擇的路並不多。但是這近兩個月來,烏克蘭卻不斷贏得世界的尊敬。戰場的實際表現出人意料,抵抗住俄國強大軍事力量的打擊,在宣傳上更是強大無比。烏國總統澤連斯基透過視訊錄影的方式,到各國的國會演講,甚至出現在美國的電視艾美獎頒獎典禮上,每個演講大多得到很熱烈的正面回應。他們的公民社會表現出強大的韌性,即使遇到很慘烈的狀況,仍努力有尊嚴的求生存。
這場戰爭到底是誰引起的?普丁進犯烏克蘭的事實非常明顯,入侵主權國家無論如何都是不對的。但是俄國和中國的論述則將戰爭的責任推給烏克蘭,聲稱烏克蘭政府偏向西方、爭取加入北約,威脅俄國的生存。兩陣營的支持者都有妖魔化對方的現象。
很多謬說在各種宣傳之下形成。澤連斯基的表現太搶眼,引發的反感也不少。竟然有人指他是敵基督、是新的希特勒,說他竟然可以指揮全世界那麼多國家領袖,一定是魔鬼。確實很少有被侵略國家的領袖向全世界募款、募武器時姿態那麼高,但那也是因為此時烏克蘭是防衛俄中勢力擴散的第一線,若非結構如此,他再會說又有何用?
台灣媒體名嘴和網路上的華語評論者,對這戰爭的分析可參考者不多。台灣唯一的烏克蘭專家,大概是中興大學的楊三億,但他發表的言論不太多。
這場戰爭對台灣的啟發很多。如果不看那些基於意識形態和統獨立場的垃圾言論,還是有一些正面資訊值得注意學習。特別是身為公民如何面對戰爭、找到可做的事。
廖美藉由閱讀西方媒體的好品質報導,整理系列「平民如何抵抗」,是觀察戰爭比較有意思的觀點和素材,讀她系列文章,很受啟發,也對台灣公民社會的力量有期待。另外還有一些人在此之前就在推國民防衛,俄烏戰爭後更加活躍。推特上的#民防搞什麼,值得繼續觀察。
另外,這次不少媒體有人前往戰地附近採訪,實地了解情況。一些深度報導值得注意。如報導者的俄烏戰爭日記。德國之聲、法國廣播公司、BBC等,也都有貼近現場的報導。德國之聲和BBC都常有內容豐富的短片。
2022年4月17日 星期日
2022復活節的禱告
梁哲懋牧師在鹽行教會2022復活節禮拜的代禱: